01
清晨起床,女儿似乎还没有太清醒,趴在我身上不愿意下来。我轻抚后背对她说,该起床啦,你今天是想穿毛毛虫还是穿你漂亮的公主鞋呢。她不回答。
我又继续说,你昨晚有没有做梦啊。女儿转过头来看着我说,妈妈你的话太多了,可以不要说话吗。
那一刻我突然征住了,目瞪口呆,无言以对。我不知道三岁的她还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记得女儿三四个月大时,我和孩子爸爸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抱着她把我们看见的事物一一讲给她听:宝宝你看,湖里面游泳的是鸭子哦。现在马路上的信号灯变成黄色了。这是你最喜欢的小马,它会跑得很快。这里还有一个机器人,它会唱歌哦。
也是因为从小的交谈对话,女儿的语言发育运能力较快,一岁多时她已经会完整的讲故事,说出自己的需求,心里的想法。
从前我一直引以为傲的养育方式,今天却被她叫停了。在此之前我从未反省过自己在孩子面前是否说得太多,是否传递的都是有意义的信息。
02
《孩子是个哲学家》的作者皮耶罗·费鲁奇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某天早上他在孩子埃米利奥快要醒来时,躺到了孩子身边。看他慢慢恢复意识开始思考。
费鲁奇忍不住想问孩子,你感觉怎样,睡得好吗,做了什么梦,这些几乎是所有父母都喜欢问的问题。然而他什么也没问,只是沉默地等着。
埃米利奥醒来后,眼睛盯着天花板看。从他呼吸的节奏可以判断,他正在思考。整整一个小时过去了,他才开口问道:“爸爸,或许和也许的区别是什么?”
那一个小时里,埃米利奥究竟思考了些什么,没人知道。而中途即使问他,我们也不会明白。费鲁奇形容“那种方式只会让饼干变成碎渣”。饼干变成碎渣,这是我看到的关于沉默最生动和艺术的的解释。
我们习惯在孩子哭泣的时候,问ta发生了什么感受是什么。习惯了早上起床时问孩子睡得可好,做了什么梦。潜意识里希望孩子向我们倾诉,说出内心的想法。
实际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时一些想法不愿意表露于人,是太正常不过的事。即便面对最亲密的父母,孩子也有权保持沉默,给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一段独处的时间。
三岁的孩子需要独处,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研究幼儿的发现表明,无论多大的孩子,ta都需要自我空间去学习发现,去思考探索,去总结回味。而不是我们大人所理解的,等孩子长大,明辨是非时,才需要放手给他们空间。
03
做父母的我们,语言上学不会沉默,到后来成长中更留不足空间,才让无数的孩子面对家庭又逃避又无法舍弃。
《零零后》里面有一个孩子叫锡坤,从两岁时爱搞恶作剧的小调皮到十多岁时淡漠寡欢的小少年。只用了十年时间。
锡坤的成长中,父亲缺席,母亲越位,这种养育模式下的焦虑纠结状态让逐渐长大的锡坤少了应有的风华和锐气,反而有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沉默和疏离。
锡坤的父亲因为生计远走他乡,锡坤的妈妈为了照顾锡坤辞职在家,全心全意陪伴孩子。
小时候妈妈给锡坤足够的空间让他发挥自己活泼好动爱研究的天性,慢慢长大后,妈妈对这种“顺其自然”的模式却产生了怀疑,担心锡坤的将来。
看到锡坤时常沉默,妈妈给他报了夏令营扩大交际。在夏令营中,妈妈却“百般呵护”,甚至连锡坤第二天穿什么衣服也要在电话里一一告知。
在去参加特长生考试的车上,妈妈试图鼓励锡坤,而锡坤只是闭上眼,没有任何表情和回应。
之后用英文在车窗上写着“不想去考试”的字句,才是锡坤内心的真实想法。
绝望而挣扎,渴望逃离又无力挣脱,是被捆绑少年的内心独白。
04
因为对孩子巨大的爱,我们恨不得把最好的一切都交付给孩子,让他们少走弯路,不受伤害,不被打击。
就像王菲在《人间》里唱到的,“但愿你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但愿你流下每一滴泪都让人感动。但愿你以后每一个梦不会一场空。”
可我们都忘了,我们所灌输的并不一定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我们更忘了,我们自以为正确的经验只是从我们有限的人生阅历出发,而孩子现在所面临的时代,跟我们当初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给孩子独处的空间,试错的机会,孩子才会真正习得让ta受益终身的宝贵经验。否则ta就永远是我们身边一个长不大的小孩。既希望安心享受父母照顾,又觉得父母干涉太多压抑徘徊。
成长是一场巨大的马拉松,我很庆幸,在女儿三岁时就这样给我发出警告,让我知道有时候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为孩子做很多事情,其实并无有意义。
沉默的价值,只有真正会利用它的人才能体会。
文/月如悠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