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家乡之怪状

作者: 老幺来了 | 来源:发表于2017-08-24 21:54 被阅读114次

前两天回了一趟老家,听说了一些奇怪的现象,真的让人长了见识。

怪象一:现在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买房买车,大家都有所耳闻,已经见怪不怪了,我们村的大部分人都在县城买了房,原来我以为是家里有儿子到了婚龄,不得不买,因为这是女方要求的基本条件之一,现在看来不是,它只是一种标配,不然在村里头都抬不起来。可怜我今年才买房,跟邻里说起时,看他们反应平淡的样子,一点炫耀的心情都没有,就好像我说我刚买了两斤萝卜,他们只是“哦”的一声,就没了下文,没有问下去的兴趣。

这其中有个笑话:村里有个人,做事总比别人慢一拍,看别人都在村里盖了新房,他也想盖,等他盖好后,好多人已在镇上买了房,他心里又不平衡了,咬咬牙,攒钱,终于也在镇上买了房,还没来得及装修,别人已纷纷在县城买了房,他欲哭无泪,死的心都有了,镇上的房子也懒得装修了,一天没住过,卖也卖不出去,降价又不甘心,干脆荒废在那里,现在还在存钱,准备到县城买房,只是这一次会不会让他失望呢?

隔壁大婶马上要搬到城里去住了,我问她,到了城里又不认识几个人,能习惯吗?她说,习惯!本村的、邻村的,房子喜欢买在一块,一出门都是熟人,就好像还在自己村里一样,只不过挪了个地方,哪能不习惯呢?

怪象二:结婚新添一要素。我知道前两年结婚,要求男方有房(县城有房)有车(自行车不算),现在还要求男方有工作,特别强调:打工不算。这我就好奇了,什么样的工作才算有工作呢?国企?还是公务员?有这样的工作,还要你女儿干嘛?再者,连公务员都是打工的,你们是皇家吧?你女儿是公主还是格格?选驸马呢?!

我侄儿今年27,在农村属于大龄青年,至今还是剥了皮的柳树枝——光棍一条,不仅本人着急,父母更是慌了神,是个母的就想拉过来配配对儿,连我小姨子也盯上了(辈分不同),我们只好撮合,无奈只是剃头的担子——一头热,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小伙子虽然只有高中文化,但一表人才,性格也好,在省城打工,家里有房无车,相亲人数够得着一个排的编制了,往往人家对他第一印象还不错,但一听说硬件设施不达标,顿时就没了兴趣,也有个别明理的姑娘说出了实情:即使我同意,我家里人也不会答应的。

这哪是在找对象,分明是在卖身!或自卖或被卖,这种不正之风愈演愈烈,是对爱情和婚姻的亵渎,对道德伦理的拷问!也为将来埋下了隐患,试问,一个靠物质牵线所组成的家庭,能经得起风浪?能患难与共?

一个没有爱的家庭,伤害的可不止一个人。

近年来离婚率暴涨,有人说是社会向前发展的结果,是民主和文明的产物,我却不这样看,金钱至上的理念势必会冲击到整个社会,乃至所有的人,影响到每个年轻人的择偶观。父母一时的冲动,受伤害最大的是孩子,我想,单亲家庭的孩子最有资格来评论,一个破碎的家庭带来的影响,会波及几代人。

社会上层出不穷的极端事件,追根索源,一定有家庭的原因在里面。家庭对人的影响,远胜于社会和其他因素对人的影响,无爱婚姻中出来的孩子,冷漠、自私、冲动、畸形或不健全人格的概率远大于正常家庭。

国家是由无数个小家庭组成的大家庭,势必会互相影响,若不狠刹这股歪风,任由他蔓延,等于是埋下了无数颗定时炸弹,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怪象三:很多东西都不敢吃。回到家,母亲做了一桌子菜,却还在抱怨菜少了,说很多菜不敢买,大白菜有毒,黄鳝只敢买野生的,猪肉也不能吃,添加剂太多;又说,调料也有毒,吃多了会得癌症,搞得她炒菜时不敢多放,以至于菜没味遭家人埋怨;还说,饮料不能喝,方便面不能吃,这是日本人在里面下了毒的,要过20年才会发作。

看她煞有介事的样子,我听完不禁哑然,有些我也认同,有些是夸张了。母亲不读书、不看报、不听新闻,显然是听楼下的一群老头老太太说的,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只说明一个问题:食品作假的触角伸得越来越远了。

我常年在外,时常会惦念家乡的美食,但近年来发现,很多东西已不是原来的味道,越来越不好吃,把胃口的因素排除外,农村那种绿色无污染的食品确实越来越少了,连农村都吃不到放心食品,那我们还能去哪儿?

听我哥说,镇上有个六岁的小孩得了胃癌,晚期,医生诊断是长期吃零食的原因,搞得我两个小侄女连喝瓶饮料都不准。前两天看了一个新闻,某地区征兵,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人体检不合格,年纪轻轻的就有各种不符年龄的疾病,倘若哪天打起仗来,没有兵源,可如何是好?

没有安全食品,怎么保证身体健康?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家强!”若少年都是病歪歪的,还怎么强得起来?食品危机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关乎着民族的生死存亡,拔掉这颗毒瘤,刻不容缓!

老家的怪象挺多,不一一列举,它只是农村的一个缩影,是社会发展的负面产物,有些已成了国家的隐患和绊脚石,应该重视起来,防患于未然。

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文章

  • 目睹家乡之怪状

    前两天回了一趟老家,听说了一些奇怪的现象,真的让人长了见识。 怪象一:现在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买房买车,...

  • 目睹医诊之怪状

    有段时间,“小儿难养”这个词在网络上特别热,电视电影网络报刊随处可见。个人觉得小儿确实难养,尤其是头三年,那真的是...

  • 乡村之怪状

    月夜闲游杏巷间 三三两两坐门边 村中老少搓麻将 屋內孺童掷色欢 未雨绸缪多忧患 世风日下不从前 上行下效歪风起 蚁...

  • 副职经

    副 职 经 顾 冰 在官场几十年,目睹种种怪状,然未谙为官之道,因而,...

  • 《1024》 二十年目睹朋友圈之怪状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 蜉蝣的寿命只有一天 我们都身在其中 也只能被朋友圈圈养 01 有个App3 年不鸣一鸣惊人脚踩...

  • 怪状

    人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有时候脑子里会蹦出很多很多的想法与念头。但此时此刻的我,脑子里却一片空白,感觉自己就像个躯壳存...

  • 20220511《二十年目睹之现怪状》读后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为吴趼人所著,带有自传体性质。 作者以“我”(九死一生)为主线,虽年...

  • 当代教育之怪状

    曾几何时,说起学校教育,就是学校,学生,老师三者直间的某种特定关系。换言之,就是学生在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

  • 小议教育之怪状

    就在前天下午,我又一次亲眼目睹了教育的怪状,让我印象深刻,至今仍忿忿难平。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第...

  • 晚清京城之怪状

    义和团史料 西库围攻计妙哉,佛门弟子是奇才。龙刀一柄经全部,函请神僧下五台。 尚书启秀函请五台山僧普净来京攻西什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目睹家乡之怪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oe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