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前天下午,我又一次亲眼目睹了教育的怪状,让我印象深刻,至今仍忿忿难平。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第七节课是七、八年级校本课,老公班上的几名学生无故逃课,在宿舍里逗留。这几名学生都是平时的“违纪大王”,加之他所任教的这个班级街道学生占一半以上,大多数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平时自由散漫,不求上进,难以管教,让所有任课老师头疼不已。老公想以此事为契机,寻求各位家长的支持,形成合力教育孩子,于是一一给他们家长打了电话。

不一会儿,XXX同学的父母双双来到学校,该同学的父亲是我们镇上"高等学府”的一名老师,他询问了自己孩子所犯的错误,然后道:"噢!是没上校本课,那不就是一节活动课吗?我以为是逃了正课不去上。”
“校本课也是学校课表安排的。正因为分散在各个教室,出现了管理死角,才容易发生不安全事故,咱们都是同行,我想你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万一他们摔了或打架了,这个责任难担呀!"老公想获得他的认同,详细解释了逃避校本课的后果。
“我刚跟他说了,他以后不会犯这个错误了,还有其他事吗?”语气中夹杂着些许不耐烦。
“你这个孩子这学期表现不好,抽烟、利用通宿之便贩烟给其他同学、不缴作业、上课不听讲看小说,这学期退步厉害,班上快四十名了。”老公列举了他的"斑斑劣迹”。
“这些情况我都知道,那你究竟还要怎么样?”
“这样吧!今天很晚了,天气也不好。我想你把他带回去,做一下思想工作,写个保证书,家长签个字,明早晨送来吧!”
"什么?让我接回去,你让我孩子站在门口不上课,就已经违犯了《教育法》,还让我带回家去,你依据的是哪条法律,你拿出来我看看。”他顿时火冒三丈。
"你看,我们都是为了教育孩子。你家孩子就在考高中边缘,我们共同教育一下,努力让他后年考上你任教的高中,还是大有希望的。”

"哦,我明白了,你的教育理念就是谁不听话把谁赶回坐家里,你就轻省了,对吧?哼!我就问你哪条法规规定孩子可以这么教育?"他的语气中充满不屑和挖苦。
“哎!话不能这么说吧!我好心替你着想,天黑路滑,反正孩子通宿,明早要送的。那我想请教一下,孩子应该怎么教育?"老公也有点来气。
"我刚才就说了几句话,孩子就听了,而且保证以后不会逃课了。”
"正因为你教育效果好,我才请你来的呀!再说现在国家出台了学生惩戒办法,其中有一条就是孩子有了重大违纪事件可以回家反省,和家长共同教育"
"反正我不知道,没见过。说实话,我忍你这个老师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一天把我娃抠的太紧,我觉得你事事故意针对我家孩子,给他找茬,老惩罚我家孩子。”
"哦,我明白了。以后我就少管,你现在可以走了。”
“不管不行,我又没说不让你管。作为老师,我们对每个学生要负责任……”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大概从师德和责任两个方面讲了大半天“仁义道德”。

“那我到底是管紧点呢?还是管松点呢?”
“管学生就是要宽严有度。”
"这个度是多少?用厘米还是毫米作单位的?能否请教一、二?”
“这个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承受能力、具体事件来掌握,您也有孩子,对吧?”他用手指着我的儿子,拉开了要长篇大论的架式。
“时间关系,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先不讨论了吧。就针对今天的事,既然你不愿意把孩子领回,那就让孩子写个保证书,你签个字就可以走了!”一向能言善辩的老公也是百口莫辩,只好"缴械投降”了。
不一会,这位家长又进来了:"老师,我还是把孩子带回去写吧,反正就两节晚自习,耽误不了多少。"
"我们费了半天口舌,好不容易达成一致,怎么又变卦了?”
“我忙,要回学校上晚自习,等不了了。”
"那不好吧。其他有几个家长可能今天来不了,你又说我专门针对你家孩子,要不,你先回去忙,让孩子妈妈留下来等签个字就可以了。我实在无能,没有把握教育的‘度',把您家孩子没教好,实在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在老公的连连致歉声中,该家长心满意足,扬长而去,留下来孩子的母亲“收拾残局”

从下午五点一直到快七点,亲眼目睹这位貌似很懂教育的家长,满口仁义道德、出尔反尔、极尽说理、打击、挖苦、讽刺之能事。我心中义愤填膺,久久难以平息。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今人又云"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我终于明白了这个孩子身上存在的劣根性问题,真可谓"渊源流长”了。
对目前教育方面存在的几个怪状,我百思却不得其解:其一、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教育好孩子,家长和老师应该是"拴在同一条船上的蚂蚱”,站在同一条线上,为何个别家长非要站在对立面,把正常的教育认为老师在给自己孩子"穿小鞋”?把家校关系搞得剑拔弩张,逼得老师管也不是,不管也不行,简直无所适从。
其二、有些家长为帮助孩子“闹赢”了老师或学校而自豪不已,甚至不惜宣扬自己的"丰功伟绩",向他人传授经验,我想知道:您将来能帮孩子闹赢整个社会吗?殊不知,每个学生对老师来说,只是成千上万分之一,而对于家长则是唯一。
其三、就这座自视“高人一等”的学府里的个别老师,认为自己孩子学习好是基因好,孩子学习差全是老师的过错。仗着对教育法规略知一、二,经常不考虑全局,因个人利益对我们指手划脚,无视我们的辛勤付出,甚至侮辱老师人格,拿教育上存在的普遍社会问题去评判老师,屡次将本可以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的小问题“上解”,令学校苦不堪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前天的事情看,其他几位家长都是农民朋友,反倒配合较好)
我们是一群怀揣梦想的人,为了教育的发展,坚守山村,情系教育,我们为了您的孩子的发展呕心沥血,奉献青春,愿意竭诚为您服务。老师不是完人,更不是圣人,希望各位多家长理解我们,尊重我们,善待我们!在此,我代表全体老师感谢您的支持和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