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做估算(做估算不是做预算)

如何做估算(做估算不是做预算)

作者: 海生国学智慧 | 来源:发表于2020-12-07 08:09 被阅读0次

    估算:为什么不需要太精确?

    估算,你肯定不陌生,就是对事物的数量做大概估计或者推断。

    当然,这种估算不是文学性的。这里所讲的估算,是一个数据思维的议题,我们得回到现实生活和工作的场景中。

    现实中,数据经常被看成是严谨的代表。比如,一米是多少呢?从2019年5月20日起,米的定义变成了“当真空中光速c以m/s为单位表达时,选取固定数值299792458”。科学家是一帮严谨狂人,严谨起来六亲不认,把数据的精度玩儿到了极致。

    但你注意到没有,把精度玩儿到极致,是一个极度消耗时间和金钱的事情。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极限精度的制造成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项目。

    这是美国宇航局史上最复杂的项目之一,任务是观测宇宙的初期状态。据报道,这个望远镜的镜面加工精度是10纳米,也就是几十个原子的宽度。到现在,这个项目已经花了100亿美元以上,最近消息说它将在2021年3月发射。

    当然,花这么大的代价一定是值得的。但我要说的是,我们不能因为数据精确有好处,就对数据精度过于痴迷,不惜代价地追求越精确越好。

    这并不是数据思维。数据思维的真正含义是,目的决定精度。

    什么意思呢?就是先决定怎么解决问题、设定好我们解决问题的目的,再匹配相应的精度的数据。

    敢于不精确,不能太离谱。

    我们来做一个练习。

    请问:一家星巴克咖啡店一年能卖出去多少杯咖啡?需要你在5分钟之内给出答案。怎么办呢?

    5分钟给出答案,很明显,这个问题只是让你对一家咖啡店的规模有个大致的认识,而不是要精确到个位数。

    所以,靠估算就能解决。

    不过,这又暴露出一个新问题:虽然是大致估计,但很多同学说,还是不知道怎么入手。还有人说,这个问题不会有答案。因为城市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档次不同,这么多不确定的条件,怎么可能有答案呢?

    别着急,我们试着估算一下。要知道一家星巴克店一年能卖出去多少咖啡,我们先要知道,如果每一分钟都火力全开,一家店一年能做出多少杯咖啡呢?也就是从供给端看它的最大供应量,然后考虑平时、周末这些调整因素,最后就能得出结果。

    思路确定了,接下来就是计算。

    我们按一年有400天计算。有位同学说了,等等,一年不是只有365天吗?我当然知道一年有365天,我还知道每4年就会有一年是366天呢。但是,5分钟要估计出来,你是用400好算,还是用365好算呢?这里敲黑板强调一下——要敢于不精确。

    好,一年有400天,接下来就是估计每一天的最大供应量。一天一家店营业15个小时。有位同学又说了,等等,我们家附近的星巴克不是一天营业15个小时。你看,刚说完就忘了,要敢于不精确!

    好,一天营业15个小时,那一个小时能做出多少杯咖啡呢?

    星巴克的运作方式是这样的,做一杯咖啡,要有三个环节——点单、收银、制作。点单加收银,平均时间算1分钟,制作咖啡平均算2分钟。假如店员不缺,那么瓶颈就在咖啡机上。一般的星巴克单店会配备2台咖啡机,一台咖啡机能同时做2杯咖啡。这样2分钟的极限生产量就是4杯。

    这样就能心算了。2分钟4杯,一个小时就是120杯,十个小时就是1200杯。5个小时就是600杯。营业15个小时,1200加600,就是1800杯。

    现实中,这个极限一般不会出现,那就打个折。大致来看,平日量少,周末量大,一天内忙的时候少,闲的时候多。这样里里外外算下来,就打四折吧。一折是180杯,算200杯,四折就是二四得八,800杯。

    800杯乘以400天。800杯有2个0,400天有2个0,一共4个0,所以乘起来就是万。这样就好算了,四八三十二,一共32万杯。

    交卷。一家星巴克单店,一年大约能卖出32万杯咖啡。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有什么收获呢?

    收获就是一句话——敢于不精确,但不能太离谱。

    上半句“敢于不精确”说的是,答案要是精确,就需要付出资源、时间和金钱。

    但是大多数问题不需要那么精确,够用就好。

    问,从北京飞新加坡多长时间?答,6小时。

    问,东方明珠塔有多高?答,500米。这些答案足够用了,不必那么精确。

    下半句“不能太离谱”说的是,数据虽然是估算的,但是要有依据。只要估算结果在准确值的10倍范围内,就是合理的。

    为什么是10倍?因为这是同一个量级的。“量级”是什么意思?在《傅骏·美食鉴赏15讲》中有一个例子,说的是大黄鱼,以一斤为标准:普通养殖10-20元,深海养殖(半野生)100-200元,纯正野生1000-2000元。每高一个等级,价格差一个零。这就是量级的意思。

    当然,要保证外推估计的结果不会太离谱,还有一个要注意的点——条件不能有重大变化。

    比如,一段高速公路上有100辆车的时候,车的时速可以达到120千米;有1000辆车的时候呢?估计时速达到120也大差不差。但是到了10000辆车的时候,你就不能估计时速还能达到120了,拥堵才是最可能的情况。

    芯片也是这样。一个指甲大小的芯片上,你不能无限制地估计晶体管的数量会以指数级的增加。到后来,散热、功耗、量子效应等问题都会登场,导致你估算失败。

    两点额外收获

    从星巴克这个例子,我们还能有什么收获呢?至少有两点。

    第一,我们可以知道解决这类问题的通用套路。这个套路就是,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把小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再把这些小问题组合起来,就解决了大问题。

    星巴克这样的题型是一些大公司的面试官特别爱出的,目的不是要知道正确答案,而是要看你在答题中展现了什么样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二,星巴克的问题是一个典型的询问市场规模的问题。现在这个解答,方向是从供给端进行推理。聪明的你肯定会意识到,从需求端也可以是一个方向。

    比如,我们可以算算这道题:北京市一年用过的快餐盒,一件一件地铺在地上,能铺多大的地方呢?

    有了之前的铺垫,现在听见这道题,也没有那么恐惧了吧?这道题的关键点就在于,怎么估计北京市人口一天的快餐消费量。这就是典型的从需求角度解决问题的案例。这也是我们这一讲的作业,你可以算一下,把思考过程贴在留言区,大家一起讨论。

    两个估算技巧

    总之,估算能让我们在知道很少信息的情况下,得出相对靠谱的数据,从而指导我们的行动。具体的估算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再介绍两个常见的。

    技巧一:二八法则

    这个法则很有名,你肯定听说过。这次提到它,是要理解它是一个非常好的估算法则,特别是在非线性的情况下。非线性,就是很少的东西会产生很大效果的那些事情。比如,传媒业产值的80%来自设备,只有20%来自内容。而在内容这一块,产值的80%来自娱乐内容,只有20%来自新闻。

    如果公司80%的利润来自20%的客户,那么找到这20%的客户并且理解他们、服务好他们就很重要。如果20%的公司占有80%的市场份额,那么盯住这20%的公司,就会让你省很多力气。

    技巧二:1%法则

    它说的是,你进行决策分析的花费应该约为决策价值的1%。比如,如果你要买一幢价值1000万的房子,那就花10万左右去研究它。

    如果价值和花费不能用价格衡量,那就用时间。

    如果10万元没有感觉,那就算一下你工作一个小时的税后收入,然后用10万去除,得出的结果就是你应该在这件事情上花的时间。再比如,要是你接受了一个工作,将花费你50个小时的时间,你就用50小时的1%,也就是半个小时,思考一下这件事值得不值得做。

    理解了数据因人而异、目标决定精度,知道了从不同背景中挖掘不同的信息之后,我们就可以面对这一模块最重要也最本质的问题了——究竟什么是数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做估算(做估算不是做预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rz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