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多人都喜欢听一些精英总结的成功经验,想从他们的身上学到许多可以直接用的方法,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人。
可经过一些事情后,我才明白从精英身上学东西,前提是我自己就是一个精英,否则就会出现东施效颦的窘境。
这就好比,我认为看一个学霸的学习笔记,就能成为学霸一样。我忽略了一个前提,学霸智商160,而我的智商却只有99。这样的结果就是,我看他的学习笔记跟看霍金写的《时间简史》差不多,没看两页就打瞌睡。
后来,我选择学习那些刚开始资质很低,但后期慢慢逆袭成功的伟人。
比如,我与一般渴望成功的人一样,都喜欢看《富兰克林自传》《曾国藩传》等成功类的书籍。
没看之前,我还幻想着,自己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点经验,可当自己了解之后,不禁直呼坑爹,这与那些精英的分享没啥区别。
比如,富兰克林虽然家境贫寒没有上过几天正规学校,但是人家从小热爱读书。
《富兰克林自传》中,他是这样描写自己嗜书如命:
从小我就喜欢读书,为了买喜爱的书,我全部的零用钱几乎都花在上面了。我非常喜爱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从第一部开始,我就收集这书的每一本小册子,后来我把它们卖了,用这笔钱我买了柏顿的《历史文集》。这些是开本很小的书,小贩的摊上一般都买得到,价格便宜,全集共有四五十册。
这里有一个细节,这时的富兰克林不满12岁。看到此处,我反思自己,我12岁的时候对书是什么态度呢?
那时的我看见纸上的字就想睡觉!
这就好比,一群叫花子用朱元璋来鼓励自己,妄想通过研究朱元璋的发家史,从而让自己逆袭成为一代帝王一般,这样的胜算率与小行星撞地球一样。
成功人士的经验与方法是基于当时所处环境下的一种解题思路而已,虽然具有参考性,但不能直接生搬硬套。
02
看人物传记也有好处,就是提炼共同点。
这些成功人士无一例外都有相同的特点,就是具有一个好习惯。所以让自己成长就从习惯入手,慢慢地塑造自己。
分享我对习惯的几点认知:
第一,如果想养成一个好习惯,最好是以年为统计周期
现在网上总是强调21天养成一个习惯,以我个人经历来看,这个时间太短,对习惯的养成收效甚微。
笔者前三十年以前,最讨厌的就是运动,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懒癌晚期患者说的就是我。
自从19年我发生了一些事情后,深刻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于是从19年开始,日复一日坚持每周5次以上地撸铁,慢慢地这样的习惯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到了中午,就算自己身体不舒服,潜意识都会指挥自己的身体去健身房。
即便这样的频率,我都不敢拍胸脯说,我养成了运动的习惯!
第二,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预期低一点往往走得更远
刚开始做一件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时,很多人往往对自己要求很大。
比如从前不爱看书的人开始读书,读第一遍时就要求自己必须把书中所有知识点全部掌握,这样的高要求,往往会让自己看两页就放弃。
对于基础低,底子薄的人来讲,能够坚持做下去是最重要的。
这类型的人刚开始给自己一点信心和鼓励就是坚持的动力。人生本来就如此痛苦,我们又何必刚开始就为难自己呢?
第三,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和对手
为什么我能坚持3年的健身,主要是源于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寻找老师或者教练,通过与他们沟通,我了解自己自身的不足,同时也提升了自己技能,此外我积极参加健美比基尼备赛,希望通过比赛促进成长。
当自己身处于这个环境中时,坚持就变得更有意义,同时也成为鞭策自己的武器。一旦我想要放弃,别人就会鼓励你,让你坚持走下去。
同样,当我想要将写作进行到底的时候,我就必须找到,这条路上的同行者和标杆,每天跟随他们,从他们身上汲取坚持的能力。
03
生活的真谛从来都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一点一滴地奋斗里。坚持一个良好的习惯,才能让我们离成功更进一步。
即使我们不是天才,无法拥有他们异于常人的智商,但我们能选择坚持,一个门槛很低,收益很大的行动,在时间的加持下,奇迹也许会悄无声息地降临到你的身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