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顾你过去所看过的人,去觉察一下,你跟交往这个人他们正在过什么生活?如果他们的生活不是你想过的,那么你要开始减少跟他们的交往。
作业:
在有孩子之前我过于幼稚的思考对全职妈妈有些误解,我无法想象没有工作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全职妈妈,等自己孩子出生后我才发现一个人甘心在家整天围着孩子转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的职位。老公说“你是学教育的,以后孩子的教育大任交给你了”(其实我学的是教中学政治的,跟这幼儿教育没啥关系),我的家人也都认为我的第一任务就是带娃,在孩子面前其他都不重要。于是从孩子满月开始我就开始了丧偶式的一个人带娃之路。有孩子后自己的生活圈交际圈也都逐渐缩小了,身边联系最多的也就是带娃的妈妈们。刚开始我们都是同病相怜走在一起,后来我们建了群,在一起聊的最多的就是孩子,对婆婆和老公的不满,有时我们经常带着孩子聚聚聊聊相互慰藉相互鼓励走过了产后抑郁最困难的那段日子。后来有的妈妈已经上班了有的和我一样依旧在家带娃,但是不变的是每天群里都有几百条的聊天记录,聊家长里短吃喝玩乐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在医疗和教育资源都严重匮乏的十八线城市我深知这肯定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这样看起来很知足很美满的生活其实对娃和自己都不负责任,后来渐渐的我减少了聊天参与,只是偶尔聚会的时候参加下。
2、刻意有意的去选择一些人,那些他们正在过着你想过的生活的人,要跟他讲们相处,成为他们的社交圈中的一员。
作业:我觉得我很幸运,两次的大转变都是有个贵人的引导,从此他们也成为了我的方向。
一次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了徇证医学儿科群,(至今非常感谢那位我不认识的群友---小葫芦(很厉害的医学从业者))讲究科学徇证的医学知识打开了我全新的视野,颠覆了很多我曾经以为是正确的观点和经验,从此开启了自己科学育儿之路。后来我微博微信关注从各种鸡汤慢慢变成了各种儿科医生,各专业科医生。虽然我这辈子不可能成为医生了,但是跟着他们学习我学会了全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所有的结论都是需要理论和科学的支持(不管是医学还是教育,还是别人说的某件事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在这小城市里医疗资源还是很缺乏的,孩子若生病了在看医生之前我现在会有一个大致的判断和正确的处理方法,我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医生给孩子看病,不会出现病急烂投医的情况,对于医生的诊断治疗方案我也会有自己的科学判断。
另一次的幸运是感谢一个外地的朋友,她双胞胎儿子比我儿子大一个月,所以我们也有共同语言,虽然我们没有机会见面一起聊,但是我能深深感受到她身上正能量对我的冲击。她一人带俩娃,难度可能是我的两倍,但是她一直是很正能量的形象出现在我面前,她每天都会记录如何陪孩子玩,从数学,英语,国学,逻辑,艺术,运动等各方面,我觉得如一束阳光般温暖照进我这带娃路上迷茫的渴求解救的老母亲的心。在育娃路上我就把她树成我的榜样,努力靠近她。后来她介绍了更多优秀的妈妈与我认识,与他们相比,我这之前的这带娃时光真的是耽误娃了。再后来各社交平台也是有方向的关注了更多优秀的早教工作者和厉害的妈妈们。
3、对你所看的文章保持一个觉察,对你所看的书保持觉察,去看那些正在过着你想过的生活的人的书、他们的文章、他们的作品,如此一来,你的思想会被他们影响,慢慢你也会过上他们正在过的生活。
作业:目前关注最多的也是育儿方面的,以徇证的方法去思考,只要自己缺少的我都想去学习。这次参加实修也是想着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内心和在育儿方面找到更多的理论支持。能参加也是我的幸运,很少能刷全朋友圈的(广告太多)我居然看到杨柳老师发的心理陪伴群,于是很幸运的抓住了这个学习机会。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的心更宽敞,未来将一直在学习的路上。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54847/2f235852fc22ac6a.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