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转变

作者: 自在的蜗牛 | 来源:发表于2018-04-15 23:50 被阅读0次

    写在开头

    在完成《辅导,有点难》的第二天,团队里的一个新来的小伙伴决定离开了,官方的理由是:这部分工作难度太大,和自己之前想得不太一样,感觉自己很难胜任。其实,自己也早就意识到了他完成这部分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也给了他比较大的压力,本想及时调整一下方法,但也为时已晚。

    后来,无意之中找到了俞敏洪老师在2013年的一次演讲材料,在演讲之中,他提到“做成事情有三个要素:意愿、能力和资源”;心中又是泛起了无限的感慨,对于管理者的身份和要求又重新进行了思考。

    管理者的转变

    之前在《利益,你得想清楚(企业与员工)》、《和职场保持联系》等文中,我提到过,当下这个时代,企业的平均寿命短于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一个人一生只服务于一家企业的概率极低,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传统的雇佣关系,在逐渐向着“联盟”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大环境的变化,对于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工作的第一家单位是一个央企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我的领导曾经这样说过,“管理,就是管人、理事”。我想这也就是上一个时代对于管理者的要求,管理者以“指挥”和“控制”为主要工作。在以这样的管理者为主体的企业之中,存在了鲜明、森严的等级制度,管理者和下属之间存在着身份的差距。在这样的企业之中,要求员工高度的服从,不鼓励创新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样的环境,对于能力强的员工激励不足,能力偏弱的员工,反而乐得其所,造成了一种“劣币逐良币”的生态环境。我的老东家也是这样的情况,人一茬接一茬的走,一茬接一茬的近,但人员总体能力在逐步下降。

    出现这样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联盟关系求的是双赢,传统的“指挥+控制”式的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双赢的目标。但是,如果管理者完全站在员工的角度上,也是不合适的,毕竟企业才是出钱的金主。因此,管理者成为企业的代理人,来和劳动者谈合作,来落地双赢。

    企业能给劳动者提供三样东西:收入人文环境发展空间。这三者也是管理者手中的主要筹码。就像俞敏洪老师说的那样,管理者通过使用手中的筹码,来提供劳动者必要的资源、提高劳动者的能力、提升劳动者的意愿,最终让劳动者和企业一起做成事情。有句老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劳动者而言,解决了眼下的生存问题之后,自然会更关注未来的发展。因此,对于管理者而言,短期收入可以用于和劳动者达成最初的合作,而发展空间才是长期合作的筹码。做到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发展,才是双赢。而要为劳动者创造发展空间,除了为其争取资源,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培养他们的能力。对于管理者而言,为了发展和培养劳动者的能力,则需要提升自身的辅导能力,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则转变为教练关系,这也导致了企业的人文环境随之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导致了管理者与劳动者关系的变化。管理者依旧是企业的代理人,管理者与劳动者的关系不再是“指挥+控制”,而是是“培养+教练”。由于管理者和劳动者的关系是企业的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发展空间提供了支撑,所以,只有管理者率先完成转变,才能使得企业的三大筹码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只注重结果的绩效管理,都是耍流氓!

    写在最后

    又没有储备话题了……

    第34篇(34/1000),2018年4月15日,于北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理者的转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mj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