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出发,一路向西,怀揣诗和远方的向往,西宁-青海湖-茶卡盐湖-祁连-门源,展开一幅多彩的色卷:在塔尔寺的红里感受藏传佛教文化,在青海湖的蓝里静静等待落日,茶卡盐湖的白映出最干净的天空,卓尔山上的绿染出连绵的画卷,门源大快朵颐的黄点缀出五彩之旅。
塔尔寺的红
红,是塔尔寺的主题色,不同于常见到的汉传佛寺的黄,藏传佛教在我们眼中一直都保留了一层神秘感。塔尔寺,是中国西北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是为纪念宗喀巴而建的。宗喀巴是何许人?或许我们比较陌生,但提起达赖和班禅,相信就耳熟能详了。达赖和班禅,一个代表着观世音菩萨在人间的化身,另一个代表着阿弥陀佛在人间的化身,在藏传佛教里是至高无上的两大活佛。而宗喀巴,正是这两大活佛的老师。因为宗喀巴极高的地位,所以历代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
一路向西:怀揣诗和远方的向往领略了塔尔寺的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华丽而精湛。尤其酥油花的栩栩如生,想到是由僧人们冒着严寒在冰水里捏制而成,不免肃然起敬,看着寺院里长跪的信徒,感叹信仰的强大。
但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带我们一路参观塔尔寺的那名向导。据导游说,那位向导是他师兄,在寺里做向导已经几十年了。黝黑,是当地人特有的肤色;谦和,却是他最感染我的地方。那种谦和,不是彬彬有礼的谦让,也不是面带笑容的友善,更不是深暖人心的热情,是一种从未感受过的平静。是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让我感受到的是他内心的平静,难以言表,却很舒服。都说修佛修心,或许就是这种感觉吧。
青海湖的蓝
到达青海湖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六点钟了,但由于这里日照时间比较长,天竟然仍旧是大亮的。刚到的时候,天是有点阴的,厚厚的云层下的湖水有点黑压压的。吃过了晚饭,天却突然放晴起来,太阳从云层中霎然穿出,一下子便衬出了青海湖的蓝,一望无际的。
一路向西:怀揣诗和远方的向往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所以站在湖边,竟有种海边的感觉,浪并不大,但层次感很强,延到远处,与天边的云层交织在了一起。虽然已是七点多钟,但天色尚早,孩子们在湖边追逐嬉戏,时而停下来注视天空的飞鸟,时而将手中的石子丢向最远的远方。
一路向西:怀揣诗和远方的向往因为天晴,所以有幸能够感受落日。这里的昼夜温差大,一阵阵风吹来,是有点寒冷的感觉的。站在寒风里等待落日,直到最后一抹亮光被湖水吞噬,也别有一番韵味。
一路向西:怀揣诗和远方的向往茶卡盐湖的白
以“天空之镜”而著称的茶卡盐湖,是此行的一大向往。也或许是因为期待太高的缘故,亲临其境的时候,是有些小小落差的。
一路向西:怀揣诗和远方的向往印象中的茶卡盐湖,一望空境,满眼的白,偶有人伫立于上,一袭白衣,湖里衬出绝美的身段。但到了盐湖最里面的下水处的时候,却见人头攒动,湖里泛着的是灰,似是盐水混着泥沙。人们租了鞋套,在湖水里穿行,一眼看去,却不觉得是美了。我一开始是赤脚下湖的,未到水里,岸边的盐粒硌着脚底,那股疼劲儿绝不亚于指压板。但到了湖里,便缓了许多,不过没走多久,还是觉得穿上鞋套会好些,虽然那些鞋套是会灌入水的,可别想着能干爽地从水里出来。
一路向西:怀揣诗和远方的向往进去的时候,是坐着小火车的;出来的时候,因为排队太长,我们选择了步行。倒不想步行的选择,却看到了一路的茶卡美景。沿路出来的湖是不能让游客下水的,所以湖水便尤为地干净,特别是对比了前面的色差,才看到了真正的天空之镜。一路出来,还能经过小小的盐山和几辆废弃的卡车和火车头,感受大把的盐粒从指缝间穿过,或抓一把盐向天空挥洒,都是极好的体验。
卓尔山的绿
从茶卡盐湖出来已是下午三点多了,一路向卓尔山开去。遭遇了高速封路,不得已绕行一大段山路。没有路灯,在黑的山路里穿行,路旁偶尔能隐约感觉到当地牧民的羊群,但更多的,就是焦急的黑。捏了一把汗,终于在晚上十一点多,到了卓尔山下的酒店。冷,一大碗热腾腾的面成了最可口的晚餐。
一夜好眠,第二天一早便上了卓尔山。卓尔山是丹霞地貌,红色的山岩披着绿色的植被,是极其美妙的搭配。从山顶向下望去,在光的衬映下,近处的山像铺了一道绿毯,远处的山却似覆了一层绿账,再远处,便是云端,云里竟露出了雪顶的山峰。
一路向西:怀揣诗和远方的向往沿着山路前行,路边的围栏,山下的羊群,竟有种置身瑞士小镇的错觉。其实何须远赴国外,我祖国江山,更有别样美景。
门源的黄
来时正是七月的下旬,赶上了门源的油菜花期,开得正旺。因为身处江南,看多了油菜花,而且要赶下午的火车,所以便没有亲赴门源的核心看花处。
一路向西:怀揣诗和远方的向往但一路车行,沿途都是大片大片的黄。于是在一处花海驻足,农家很有心地在花海里拉起了一串串五彩斑斓的风车,供来人拍照嬉戏。
一路向西:怀揣诗和远方的向往这是一段以颜色为主题的精彩旅程,彼时竟未有记录的冲动,却不想今日返来回忆,反有意犹未尽之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