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肃南启创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作者: 文静的一二三 | 来源:发表于2019-06-26 16:06 被阅读0次

          从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得知:学段越低,对学生形成习惯越重要,所以,当下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相当重要。我们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时刻不能放松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他们的家长往往素质和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学习和培养不够重视,他们的不良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习惯养成。那么,我们面对着这样的环境,身为小学教师,如何把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的工作做好呢?

          一、时时处处进行养成训练

            一个人的习惯都是一点点形成的,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了好的习惯和坏的习惯。那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学生的养成进行培养呢?毫无疑问,就是要通过平时的训练来培养。我们作为班主任的,要时刻对学生进行观察,督促,引导。当班主任顾及不过来的时候,可以调动学生互相帮助的积极性,让学生之间进行监督和相互影响。比如,让他们从小养成爱卫生,能够洗脸刷牙,及时理发,不留怪头型,能够及时剪指甲,注重仪表,讲究装束,不穿奇装异服;在语言上,要文明、文雅,不说脏话,不骂人和打架;要尊老爱幼,尊敬师长,懂得贤孝感恩;热爱班级集体,爱护花草树木,不做影响环境的事情;能够团结同学,对他人有爱心,能够互相帮助,助人为乐;要认真学习,明确学习态度,肯于钻研,从小立志努力学习。因此,孩子们的习惯养成体现在很多方方面面,需要老师进行细微的周全的研究和制定,并且要付诸以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做好监督的工作

          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他们自控力比较弱势,自然会出现“反复”的现象,我们在培养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上要坚持持之以恒的态度,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并且要常抓不懈,反复经常抓,坚持经常化,最后使学生的良好习惯得到培养。老师是和学生整天生活在一起的,也就是学习中的父母一样,孩子们的良好习惯,与老师的时刻监督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老师要时刻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体现在学生在校的每个时间里。

          三、教师要率先垂范

          小学生的最大特点是善于模仿,往往他们在生活中去模仿一些自己想学的例子,他们好的也学模仿,不好的也会去学习模仿。作为老师每天都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学生自然模仿最多的是老师了。因此,教师一定要考虑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模仿效果。老师要考虑自己的行为会使学生时刻在模仿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给孩子们做一个好模范,特别是语言的文明表达,表情的情态,在范读课文的时候,要有表情地朗读;讲课的时候,要声情并茂地演讲;生活交流中,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如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一是给学生提供阅读的空间,二是能够倡导捐书活动。所有这些都给孩子们留下了好的习惯养成。

          四、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作为学校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而作为家庭同样要肩负着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任。因为,孩子们在学校学习是一部分时间,而另一部分时间则是在家里度过。这就需要家长要和老师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的良好习惯培养做出最大的努力。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家庭和学校联手共创学生良好习惯的优越环境。教师要叮嘱家长多关照孩子的养成,让他们监督好孩子的行为,发现理由及时和老师沟通,研究管理的策略。

          总之,学生习惯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我们作为教师要付出最大的努力,深入研究孩子们的成长规律和策略,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gc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