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戈拉》是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它写于1907—1909年,最初是在《侨民》杂志上连续刊载,1910年印成单行本出版。被认为是一部描绘19世纪七八十年代孟加拉社会生活的巍巍史诗。
印度的泰戈尔研究家S.C.圣笈多说:“即使泰戈尔只写了《戈拉》这一部作品,没有创作其他的长篇和短篇小说,他作为印度首屈一指的的小说家的地位也是无可置疑的。”
批评家维西瓦那特.S.纳拉万也给予《戈拉》以较高的评价:这部小说可以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媲美。
01
主人公戈拉作为爱国者协会的主席,是新印度教的灵魂人物。他有着严重的宗教偏见,严格遵守新印度派的一切教条法规,热情地坚守新印度派的立场,保护着与其身份、地位相符的婆罗门种姓的高贵与纯洁。
他始终坚信自己身份的崇高性,并为此做出了很多与情感相悖的事情。当他最好的朋友比诺耶寄情于一个梵社家庭,爱上了一个梵社女孩,并决心要娶她为妻时,戈拉对此冷嘲热讽,任由孤独无助的比诺耶遭受众人攻击。
为了维护自己印度教徒的身份和传统,他对自己也同样残忍,当他也爱上了一个梵社女孩时,也是因为教派有别,而轻易选择了放弃。
他甚至不同母亲一起吃饭,只是因为她不肯辞退基督教女仆洛乔米娅。
“戈拉甚至提出这样一种观点——目前要保卫这个社会免遭当时公开的和隐蔽的攻击,有必要对饮食、种姓等问题,保持高度警惕。”
为了表明自己对种姓制度的忠诚,戈拉在坐牢期间因和贱民(种姓最低等级)在同一监狱,便自认为受到了玷污,出狱后要举行赎罪仪式来消除这种玷污。
02
此外,种族制度在文中随处可见:女主角和妹妹开办的优良师资学校,因为教派成见而无人问津。
而苏查丽妲的姨妈霍里莫希妮的小叔子是个贪图钱财的猥琐之徒,却因为身属显赫的婆罗门,苏查丽妲便被姨妈认为如果能嫁给他简直是高攀。
文中此类描写随处可见,也反映出了印度当时的思想状态和认识水平。即使是作为先进知识分子代表的戈拉和苏查丽妲,也依然无法摆脱社会成见以及落后封建思想的束缚。
尽管戈拉的这种偏执的宗教观是出于对祖国的无限的爱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但是泰戈尔一贯追求和谐统一,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希望宗教的和谐。
03
所以在文中他借用帕勒希先生的口对种姓制度和不可接触制度以形象而尖锐的批评:“一只猫紧挨着你坐着吃东西,倒没有什么妨碍,可是某些人只要一踏进你的房间,食物就得扔掉!种姓制度使人对人这样蔑视,这样侮辱,怎能叫人不谴责它呢?”
泰戈尔认为人的本性是独立的,宗教信仰也是自由的,可是如果社会竟在饮食、接触和就坐等问题上把人束缚起来,这是毫无意义的。
04
泰戈尔的创作灵感和他的身世也是颇有渊源的。梵社是19世纪初孟加拉著名启蒙运动者罗姆·摩罕·罗易于1928建立的一个宗教改革团体,它提出反对种姓制度、偶像崇拜、寡妇自焚等等进步的观点。
1933年由泰戈尔的父亲戴温德罗那特继任领导,但在1865年分裂为两派。一派是仍旧由戴温德罗那特领导中的原始梵社,他们虽然反对印度教的种种仪式,却并不完全否定印度的文化传统。他们痛恨崇拜欧洲文化的现象,竭力鼓励人民研究印度古代宗教哲学。
05
泰戈尔借正统派印度教徒和梵社成员间的矛盾斗争,揭露和批判了正统印度教徒的某些弊端,希望对传统进行改革。
但是他不赞成吸收过多的基督教观点,而是希望立足在印度文明基点上,强调民族间的平等和谐,对西方文化有分析有选择的吸收。
提倡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借鉴。因而对梵社中少数亲英分子试图否定印度的一切持否定态度。
06
在作品中他批判了以哈伦为代表的亲英梵社成员,并把他的思想行为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嘴或行动进行批判。
或者也正是因为泰戈尔的这种态度才于《戈拉》出版的第二年辞去了梵社秘书职位。正如他自己所言:“从表面上看,似乎许多外国风俗已经传入我们家庭,但在它的心中燃烧着永不颤摇的民族自豪的火焰。”
本文由“文海之林专题”助力。
文海滔滔,木秀成林。
文海之林致力于“寻找、等待优秀的文字,传播、见证文字的蜕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参与方式:
1、直接投稿至【文海之林文章投稿区】专题。
2、优秀作品,将被收入【文海之林】专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