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耗

作者: 琳落O_o | 来源:发表于2023-12-02 20:27 被阅读0次
琳落

最初看见这本书时我怀着好奇的心理打开了它,因为内耗这个东西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或许书中能有我想要的答案。

一般这类心理学的书我不怎么爱看,因为里面有太多例子和方法对我来说都不太实用,也不想去操作,没有专业的指导是没有效果的,还会给自己带来烦恼。

这本书很浅显易懂,首先我们得了解是什么东西让我们产生内耗。我总结下来都是一些每个人都有的原生情绪,主要是一些消极的情绪,比如:愤怒、羞耻、悲伤、沮丧、尴尬、恐惧等等。

我们都知道情绪是最难控制的,却也是必须要拥有的,如果没有各种情绪的产生,生活就会很枯燥。

书中给出了很多对待这些消极情绪的方法,首先要接纳它们,不要排斥也不要回避。大方承认此时此刻我就是这样的;其次与之共处,把它们当做身体的一部分,一个朋友,热情地和它们打招呼,悄悄内化;最后把那些不安的感觉转移,不在乎它们。这样多多练习就好了。

举个例子,如果是羞耻感到来。首先要做的不能躲避,从容接受它的到来,在心中和它打招呼“嗨,新朋友你好呀,谢谢你能在这个时刻到来陪伴我,但是你的到来并不能影响到我,请自便,我要做我手中的事情了。”这样一个简单独白后,不好的感觉就会消失一半。这个时候学着转移注意力,做一件事 ,换一个话题,或者喝口水。这样一套流程下来羞耻感不说完全消失也会减少很多,时间长了便也习惯了。

为什么要进行练习,要去重视消极情绪。因为正是它们造成了内耗。它们只要一出现,就会浪费时间,损耗精气神甚至致使抑郁的出现。内耗的成本不高,造成的损失却极大。

我们每天都会经受各种情绪的洗礼,不好的情绪太多或者太长对身心有害而无一利。哪怕浪费一天时间我们也承担不起。

当然了,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消极情绪在某些方面也会促使我们做出一些更棒的事情。比如愤怒有时能帮助我们获取权益,羞耻在某些时候能倒逼我们自律等等。我们要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它们 接受它们,合理利用形成反内耗才是终极目的。

当然书中也提到很多例子,可能会对你有帮助,也提及了关于失眠该如何解决。

至于书中的精华,我只道出一二,心理学这类书有时候也值得一看,从中了解一些生理和心理常识也是好的,推荐给大家,希望在某些方面能获益。

相关文章

  • 反“内耗”

    为什么现在有不少人,工作强度并不高,既不是辛苦的体力活,也不是高强度的脑力活,却总感到累呢? 而有些人从事着高强度...

  • 反内耗

    所谓内耗,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组织内耗,另一种是精神内耗。 今天主要讲精神内耗。 什么是精神内耗?简...

  • 反内耗

    你知道吗? 很多时候你对生活感到的疲倦,是自己在消耗你自己。 在这个时代,比内卷更可怕的是自我内耗,内卷是一群人的...

  • 反内耗

    晚上儿子学习完,一起洗漱时,发现儿子挺开心,哼着小曲,还挺活力十足,反倒是我感觉没太有力气。我还是5点就到家了,虽...

  • 内耗

    说实话,对于内耗,其实不是很理解,只是知道网上总是看到内耗二字,现在又出现反内耗。 于是问一下度娘。 所谓内耗,意...

  • “反内耗”体质

    今天听了一个新名词叫“反内耗”体质。用我的话来解释就是“胡思乱想”体质。 内耗这个词就是说明人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内...

  • 反“自我内耗”

    今早闹钟未响,就自然醒来。一眼开眼,想到的还是昨天对领导说出了创业的事和工作上师傅出现的问题。我又在自我内耗了。。...

  • 读《反内耗》

    最近在读这本书,书中的很多观点不但治愈更能开解人,摘了一段关于接纳的阐述 接纳是什么? 说到接纳、很多人会困惑:接...

  • 停止心理内耗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反内耗”体质,只有停止心理内耗,这样才会一步步变强。 心理内耗往往有如下特征: 1. 经常觉得...

  • 内耗

    6/5 ~《反内耗》 与传统定义将内耗聚焦于群体视角不同,我将内耗定义为“个人因注意偏差、思维困扰、感受与理智冲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内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zh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