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

作者: 明仔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00:27 被阅读0次

下午在给表妹辅导作业,突然又有一些新的想法和灵感!

表妹今年就要初中升高中考试了,也就是中考!目前是在乡里的初中上学,教学质量一般般,所以基础不是很扎实,听老舅说数学首当其冲,理科整体不是太好!所以今天来外婆家拜年,顺便帮忙表妹辅导下作业!

前两天过来是辅导了物理和化学,当时她问我一大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应该怎么记忆。我反问她知道硫、钠、镁、碳是什么,她支支吾吾说不出来。然后我就用百度搜索给她科普,由语音、视频、文字三种形式组合的百度百科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在脑海里形成较长时间的影像而便于记忆,然后经常重复,最终就刻印在脑海里。

目前是互联网加的时代,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但是绝大部分的人使用手机仅仅用于社交和娱乐而不是学习。实际上,互联网时代真的是日新月异,终身学习已经要具体到每一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的筛选并接收新的外界信息。

初中时代距离我们这代人也有十余年时间了,那个时候我们获取化学物质信息都是实体书本为主,还有一学期数次现场实验为辅。所以那个时候对图片反而印象更深刻,从而加强了公式的记忆。

那个时候虽然有mp3等电子产品陆续出现,但是我们选择度不高,整体的校园氛围就是汲取学科知识,反而让我们多数人可以更专注的学习,效果也更明显。

现在智能手机让知识获取更便捷,但是选择太多,鱼龙混杂的信息让我们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同时更容易迷失自我。同时娱乐性、社交性软件更新迭代周期不断缩短,从数年到数月再到数周,我们的注意力被这些软件的新功能、新角色牢牢吸引。

因此智能手机便捷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的重构我们,而且重构利弊平分秋色。诱惑让在深渊边缘的人挣扎着滑向深渊,让意志不坚定的人徘徊着止步不前,让自觉自律的人松懈着偶尔犯错…

这次辅导数学的时候,给表妹提了一点意见,比如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做过的题目中容易出错的部分誊抄到错题本上。因为六月份就是中考了,时间相对来说已经不是很充裕了。所以我建议她直接记录哪本练习册、第几页第几题,并标明自己原始出错的原因,简单写正确思路。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节约大量抄题答题时间,二是一个本子可以记录大量而全面的错题案例而方便复习,三是方便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其实说到错题本,其实我又想到了中断了有些时日的每日反思记录,让我明白每天反省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每天或多或少都有在试错,试错就有经验和教训产生,如果每天都去复盘反思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巨大的隐性财富。日后重复的翻阅回顾就可以真正向“吃一暂长一智”靠近,因为人性其实是善忘的,历史不断轮回重演便是最好的佐证…

除了说错题本的事情,还提到一个事情是如果不擅长某一块内容,那就把这个类型的题目挑几十道出来,集中时间一次性做完,对做错的题目分析原因记录正确思路。一次不够就两次,这样做不仅短时间内就可以熟练掌握该类型题目方法,而且再次遇到同类型的题目基本就可以得心应手。

那这里集中时间处理同一类型的题目,其实就是之前学过的聚焦。把时间、精力或者金钱投入专注做某一件事上,短期内不仅效果明显且成功率极高,同时也会增强自身的信心和实力。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被分割成无数块,散落到数个领域里,因此庸俗而非出众是有原因的。

“一万个小时”定律其实就是暗含持续聚焦的本质,毕竟先天才能真的是寥寥无几,大多所谓的天才与后天持续聚焦密不可分。作为一个普通人,除却外界的协助和运气成分,这个其实是我们能够实现逆袭最重要的一条定律…

其实还有一个体会是活学活用的能力在下降,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些在初高中时代自己已经运用到当时的学习之中了。而如今工作生活依然适用,但是反省、聚焦的习惯却在不断弱化趋于可有可无的状态,所以这次也是进行了反思并引起了警惕。

活学活用本质就如同散文“形散神不散”,不拘泥于形式主义才能看透“万变不离其宗”,从而顺应规律行事,然后成就自我、超越自我…

相关文章

  • 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正在把儿童的大脑变成只能储存“知识”的储存器,让他失去思考的能力,然后按我们的意志在里面塞满“有...

  • 我们的教育

    七十多平米的室内, 摆放着六十多张桌子和并不是配套的凳子。 排列组合,二二二二,一三三一。 课桌泛旧,颜色不均,坑...

  • 我们的教育

    我谈经验 从事教育行业以来,我一直都是处在学习的状态当中,无论是从教育教学,还是从教研活动的参与度来看,我一...

  • 我们的教育…

    下午在给表妹辅导作业,突然又有一些新的想法和灵感! 表妹今年就要初中升高中考试了,也就是中考!目前是在乡里的初中上...

  • 我们的教育

    大年初一,去大奶奶家拜年,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她的小孙女的遭遇,听了之后心中很不舒服,写予大家。小孙女是我妹妹,...

  • 我们的教育

    即便现在农民工工资高了,那也禁不起孩子在歌厅、酒吧高消费。别说昂贵的洋酒,即便10元的啤酒,一晚上喝出几百上千...

  • 我们的教育

    一边是教师 奋力拼搏 一边是家长 不理解 我们的教育啊 培养出很多很多的人才 却得不到 老百姓的理解 为什么 教育...

  • 我们的教育

    想要瓦解一个民族, 只要抽调男人的脊梁和血性, 拿走女人的廉耻和善良。 社会风气坏了, 需要几代人去修复!!——钱学森

  • 我们接受的教育

    前几天看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大意是既然秦朝的郡县制是先进的,为什么汉初还要部分恢复分封制呢? 这其实是...

  • 我们所谓的教育

    无穷无尽的作业,孩子们的苦苦煎熬,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孩子说,班上有一个女孩,因为听说那天下午要模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hw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