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咨询师之前,从识字开始,我读过很多古代高人治病救人的民间传说。比如,有个少女,突然双腿瘫痪了,家里请来当地所有的名医,却始终没能帮女孩站起来。这一天,有个四海云游的老爷爷碰巧路过,听说了少女的故事,说愿意去看看。老爷爷到了女孩家里,叼着旱烟杆、笑咪咪地围着坐在椅子上的女孩走了一圈,突然伸出烟杆狠狠地朝女孩的腿敲了过去,女孩一个激灵、居然从此站起来了!
小时候看到这个故事,觉得太神奇了,这个爷爷一定是神仙;成为咨询师以后来看,才知道很可能这不只是传说,中国自古就有心理治疗高手在。女孩的突然瘫痪,其实是由心理原因引起的身体障碍,现在叫做“癔症”、也叫“歇斯底里症”,老爷爷经验丰富,一眼看出了问题不在身体而在心理,所以出其不意、直指人心,女孩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做回了真实的自己,身体才得到了解脱、重获自由。
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没有上小学。我问教我读书写字的外公:“我以后能不能也像这个老爷爷那么神奇呢?”外公说:“能就能,不能就不能。”
小时候不懂什么叫“能就能,不能就不能。”做了20年心理咨询师,我突然顿悟了。用我们在正念里学到的知识来看的话,就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当我和来访者都准备好的时候,该放下的自然会放下、该站起来的自然会站起来。就像在正念课程中分享过的立蛋游戏,如果你静心尝试,会发现:最后那一瞬,真的是蛋自己立起来的,而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
顿悟是禅宗的一个修行法门,完形学派受到禅宗的启发、将它纳入自己的核心观点中,完形治疗创始人皮尔斯还曾经亲自参禅。
顿悟法门是相对于渐悟法门来说的。《六祖坛经》记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当年刚入佛门修行时,他的师父出题让弟子们写一首偈语来阐述自己对佛法的领悟,于是大师兄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心灵就象一座台镜,要不断地擦试,不让它被尘垢遮蔽了光明本性。慧能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心本来就是清净的,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呢?
从佛法的修为和境界上来看,慧能直接看到事物的本质,一念开悟,显然要高得多,所以他最终得到了师父的衣钵传授,成为禅宗第六代法脉传承“掌门人”。神秀和慧能的不同观点分别被称为“北禅”和“南禅”;他们所主张的不同修行方式,也分别被称为“渐悟”和“顿悟”。
顿悟法听起来潇洒传神,不需要多年苦修,所以很多人在生活中面临困扰和问题时,也期待有高人能对自己当头棒喝、好让自己立地成佛。然而事实上,禅宗大师们也不是随便棒喝的,禅师“打人”也要看对象,不得度者、也就是还没准备好开悟的人、他们不会轻易施棒。
换句话讲,顿悟的背后,其实也有着经年累世的历练和积累,只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对的事,所以才能在一瞬间完成自我超越。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理可顿悟,事需渐修”。
而在咨询中,也经常会有来访者问:“林老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顿悟?虽然我也知道成长和改变必须靠自己,但过程真的太痛苦了。”
我有时会半开玩笑地说:“有,那就是继续朝前走、直到顿悟那一天。”
回头看少女的案例,你会发现:虽然看起来她是在一瞬间就获得了解脱、就像禅宗公案里经常说的“当头一棒、当下顿悟”,但在那之前、她其实已经在不能站立的状态里待了足够久。
禅宗里关于顿悟的故事有很多。有一个故事叫“照影顿悟”,说的是南朝时期,浙江义乌有个姓傅的年轻人,每次捕到鱼后总是将鱼笼沉入水中,祈祷说:“要离开的就离开,愿留下的就留下来。”结果,他的鱼总是跑掉大半,卖的钱比别人少很多,大家都笑他傻。后来,有个印度高僧找到他,拉他到水边看自己的倒影,他看到自己的头顶有菩萨才有的光环瑞象,一瞬间就顿悟了,当下成为了“傅大士”,也就是菩萨。尽管如此,他并没有迷恋自己的菩萨身份,依然在俗世修行度人。如果说他真的悟到了什么,那就是:他发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