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食物造就人。因为对人体来说,除了“吃”是摄入,其余活动都是消耗输出,比如运动、思考、熬夜等。
那吃什么?怎么吃呢?不能偏食,要注意搭配。每一种食物都含有自己独特的营养素,但不全面。只有通过进食多种食物,适当搭配,平衡膳食,才能让身体获得所需的营养。这些营养从临床医学角度准确地描述,叫作七大营养素,包括:
碳水化合物(又称为糖类,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等)
蛋白质(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脂类(分为脂肪和类脂,脂肪又叫甘油三酯,分为必需脂肪酸和非必需脂肪酸;类脂包括磷脂、胆固醇、胆固醇脂、糖脂)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矿物质(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水
准确地说,平衡膳食是指选择的食物能满足成人和儿童对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求。
2 各种细胞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基因决定了心脏怎样跳、肝脏做什么功、肾脏干什么活,决定了人应该睡多长时间、应该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应该喝多少水、应该吃多少食物以及运动的时间和程度。
当人们顺应基因确定好的细胞需求去生活,就能长寿;如果一味地任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几点睡就几点睡,生活方式与基因编码不对等,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3 食物进入人体内吸收和释放的顺序,基本上都是首先使用碳水化合物,而脂肪和蛋白质排在后面,在碳水化合物转化成的葡萄糖不够用的时候才贡献出来。
食物摄入不均衡,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太多,人体消耗不掉,就会造成肥胖、糖尿病等疾病;而为细胞提供结构和形成调节物质的营养素不足,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呆小症等。
该消耗的消耗不掉,形成负担;该形成结构的不足以形成结构;该形成激素等调节物质的营养素也不足,最终造成人体功能缺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病从口入”。
4 对现代人来说,最好的食物是:低能量密度,高营养密度。如果是体力劳动者,那就要高能量密度,高营养密度。
所谓能量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中所含的提供给细胞的能量营养素有多少。比如馒头和油煎馒头比,肯定后者能量密度大。
所谓营养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中所含的营养素有多少。比如馒头和饺子都含有碳水化合物,饺子里有肉、油和蔬菜,在能量密度和营养密度上都超过馒头。
一碗米饭里基本上就只有碳水化合物和少量植物蛋白,缺乏大多数营养素。我们把这种只有能量而没有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叫作空能量食物,比如白米粥、甜饮料、白面馒头和大米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