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灵走向心灵的诗

作者: 风定荷华 | 来源:发表于2019-07-21 22:51 被阅读4次

法国文学家、音乐评论家罗曼 ·罗兰曾说过:

“艺术正如生活那样,它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不可能有什么能使我们认为:还有比本身就是时代的海洋的音乐更美好的东西。”

这样对音乐与艺术之美的诠释,正是罗曼 ·罗兰本人用心感受艺术的真实写照,只有他能“用音乐写小说”的独特方式,真正体会无边无垠的旋律,带给人类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另一种美好。

从心灵走向心灵的诗

艺术和音乐是无国界的,它们能超越世俗的羁绊,让精神得到升华,让心灵与心灵靠近,在音乐与艺术的海洋中恣意徜徉,每一个音符都能触碰最柔软的心房。

著名作家肖复兴在《我的音乐笔记》用散文写音乐的方式,来抒发对音乐的欣赏和热爱,看似随意的笔触,更好地诠释了音乐带来的诗一样的田园牧歌。

肖复兴在《我的音乐笔记》总序中说,能让他坚持十年写音乐的原因,也许就是情感、心灵、音乐三位一体呈现出来的奇迹。 于是他用十年写下了荣获首届冰心散文奖的《我的音乐笔记》,该书多次再版、加印,可见其文集所传达的音乐精神深入人心。

肖复兴,著名作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到北大荒插队六年,当过大中小学老师十年。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小说选刊》副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凭借《我的音乐笔记》获得首届冰心散文奖。

从心灵走向心灵的诗

翻开《我的音乐笔记》的目录,《那一晚忽然洞开的窗子》第一篇,其名字就如一首小提琴的旋律令人不经意倾听到,肖复兴用语言为我们娓娓讲述的那些经典永流传的古典音乐。

在《我的音乐笔记》中,肖复兴用其优美隽永的文字,分三辑在我们眼前展开一幅用语言描述的西方古典音乐的画卷。

肖复兴在后期出版的内容简介中这样介绍过:

“《我的音乐笔记》分为三辑:第一辑大多是听音乐会或听唱片的感受和感想;第二辑为有关流行音乐和民间音乐方面的理解和断想;第三辑写有关古典音乐的印象和感悟。”

其实,第一辑除了感受和感想外,肖复兴是以一个个音乐家的故事串联起一段音乐史,史诗篇章中包含了20多位伟大的音乐家:

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舒曼、李斯特、肖邦、威尔第、瓦格纳、勃拉姆斯、德彪西、布鲁克纳、马勒、柴可夫斯基、西贝柳斯、拉赫玛尼若夫、斯特劳斯、托斯卡尼尼、肖斯塔科维奇.....一直到鲍勃迪伦、约翰列侬、老鹰乐队、恩雅。

每一个音乐家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中显得饱满立体,而由此诞生的音乐,在人物的故事中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其流淌在历史长河的音律,随着时间化为永恒。

从心灵走向心灵的诗

第二辑是有关流行音乐和民间音乐方面的理解和断想。

我看到的则是,作者用散文般的语言委婉地描述大提琴小提琴、单簧管双簧管、钢琴、竖琴长笛......等乐器,他用另一种文学方式来阐明器乐、弦乐的美:

“钢琴更像是从山涧里流淌下来 清澈溪水或激荡的瀑布,而弦乐才有一种夜色中月光融融在白莲花般的云彩中轻轻荡漾的感觉;

小提琴如泣如诉的回旋能让我们想到少女面向日记的倾诉;大提琴更适合心底埋藏已久的感情,那是经历了沧桑的感情,那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感情。”

肖复兴的语言完美表达了各器乐所能表现的音乐意境和无法言说的情愫。

第三辑写有关古典音乐的印象和感悟。

“音乐起于词尽之处”,我看到的是,肖复兴让我们在音乐家的背景、故事、音乐家故地等等的语言描述中,感受到了音乐的宏阔、神秘甚至对音乐本质的思考。

我们对古典音乐的印象,大多来自前人对古典音乐的诠释和欣赏,我们通过这些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但音乐留给我们的感悟,却是每一个音符带给我们自身除了感官的愉悦外,还有来自对旋律外的心灵之悟。

从心灵走向心灵的诗

肖复兴还在《我的音乐笔记》中,很好地将音乐家的音乐与历史背景进行融合,对音乐与文学,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完美融合,进行过最好的说明。

如在《答案在诺贝尔文学奖上飘》中写道:

“当听到鲍勃·迪伦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我很有些兴奋。一脸褶子的鲍勃·迪伦,已经获奖无数,但诺贝尔文学奖,却是破天荒第一次给了一位摇滚歌手。起码,让我们对于文学与音乐的关系,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没有文学的介入,好音乐难以诞生;同样,没有音乐更早对于文学的启迪,文学不会出现复调和多声部。”

阅读《我的音乐笔记》,听作家讲音乐,就像画家谈诗,真的别有一番滋味。

我们听音乐时,有时真的不知如何去理解音乐,或是音乐与生活,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尤其是对西方的古典音乐。

从心灵走向心灵的诗

如此,我们为何要从音乐中找到如何理解音乐的答案呢?

其实,音乐自身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和令我们频生出来的思绪,或者音乐中的舒缓、流畅、激越、震撼,如泣如诉,只能用心聆听和感受,音乐的真谛,的确不能用任何完美的语言来表达,而音乐深处的思想、精髓更是无法进行具象化的说明,就像门德尔松说:好像是说过了,但又好像说得都不能令人满意。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神秘,不可触摸而又亲切令人神往。

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全世界每人都能用耳朵来聆听旋律所表达的欢喜、哀愁、激昂、悲愤,而最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音乐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如我们中国的古诗词一般: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如果用古代的萧、古琴等乐器演奏,那又是另一种别样的意境呈现。

故而作家肖复兴在《我的音乐笔记》中,用艺术的文学描写来感受音乐境界的精华部分,堪称“言有尽而意无穷”。他用自己的心灵来追随音乐的文学情节,高度提炼了音乐原作的意涵,用对音乐美感的描绘,领悟了旋律在心灵的流淌,他是用文学的心灵理解音乐的心灵,他用十年时间撰写的《我的音乐笔记》何尝不是一篇从心灵走向心灵的诗。

相关文章

  • 从心灵走向心灵的诗

    法国文学家、音乐评论家罗曼 ·罗兰曾说过: “艺术正如生活那样,它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不可能有什么能使我们认为:还...

  • 书评《我的音乐笔记》从心灵走向心灵的诗

    艺术正如生活那样,它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不可能有什么能使我们认为:还有比本身就是时代的海洋的音乐更美好的东西。——...

  • 走向心灵

    ——读《黑麋鹿如是说》随笔 《黑麋鹿如是说》是由印第安先知黑麋鹿讲述的一段原始种族伟大的生命史与心灵史。它的重点不...

  • 《生命语文》(熊芳芳著)读书摘记

    第1章 卷首语:语文天生浪漫 >> 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博大。 >> 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

  • 从诗,从简|心灵的浣洗

    远处渔火忽明忽暗 在深蓝色夜里投射出 诡秘又魅惑的光影 此刻我正在船上呓语 水中的倒影是天上的星河 不觉身上起了丝...

  • 《诗》心灵

    希望是堕落的前奏, 将希望与恐惧隔绝于心灵之外。 自身的痛苦他人终不能理解, 事物比我们想象的总有落差感。 每一个...

  • 《诗》心灵

    纯洁高尚的心灵 即使全世界的泥泞 也无法使之改变

  • 心灵的诗

    隆冬的黄昏 寒风凛冽的站台 夕阳的唇吻红了整个校园 渐稠的暮霭将远山化为隐隐的轮廓 教学楼单纯的线条还原为知识的海...

  • 2021-01-02

    诗 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

  • 现代诗‖ 诗是心灵的窗口

    《诗是心灵的窗口》 文/ 唐 风 诗是人民心灵的窗口 诗是心海激情的奔流 一首诗如同一位英雄的名字 凝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心灵走向心灵的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xb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