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成长励志研究▪性▪学习
一段有效的沟通起始于用心倾听,问题是你会倾听么?

一段有效的沟通起始于用心倾听,问题是你会倾听么?

作者: 大铭小亮 | 来源:发表于2018-12-28 09:37 被阅读22次

长辈们教导孩子人情世故的时候都会说到这样一句话:“锣鼓听声,说话听音。”意思就是教人学会听话外之音,言外之意。比如,女朋友说“我生气了!”不一定是真生气;老板说“你做的很好。”不一定是真的夸赞;对手说“你赢了”不一定是你赢;同事说“下次我来请客”,也许根本就没有下次;把话听到耳朵里,只是你的本能,把话听到心里,那才是你的本事。

话说回来,把话听到心里的本事并不是天生的,后天的锻炼也可以做到。在《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中,作者将其称之为“积极倾听”,即解读别人所说信息的过程,要求不仅从对方的语言中获取信息,还要结合非语言信息、谈话情境、情绪情感等方面对讲话做出积极的回应。


s29520436.jpg

作者之一罗纳德·B·阿德勒专业从事沟通类写作,他有通过培训、演讲、社团、讲课等形式传授沟通技巧,为商务人士、高校学生、职场菜鸟打开社交渠道。另一位作者是美国北肯塔基大学教授拉塞尔·F·普罗科特,他与罗纳德于一次会议上偶然相识,进而发现彼此对沟通技巧的塑造和培养持有很多相同的观点,因此两人一拍即合,共同出版了《沟通的艺术》,并以其丰富的电影、电视剧、真人秀素材和操作性极强的知识和技巧,迅速获得大学生们的热烈推崇。

《沟通的艺术》这本书把沟通的里里外外都讲的通透,作者从自我、他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分别阐述了影响沟通的因素和塑造沟通高手的方法。一段良好的沟通起始于专注的倾听,不止用耳听,更要用心听,听出言外之意,听出真实情感,沟通才算开了个好头。如何做到有效倾听,作者用大幅笔墨详细的进行剖析,如能做到以下三点,就算是打开对方的心窗了。


适当的提问

有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聊天,可能是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够,不知道从何说起。如何在一段谈话中获取对方更多的信息?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提问。通过抛出问题,引导对方主动的输出信息、想法和观点,这时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不论是支持、反对还是中立,总能抓住对方的中心,说出一番有理有据的话来。

但是提问也是有方法的。比如“你不喜欢他说话的口气,是么?”回答只有“是”或者“不是”,直接把对方置于选择命题中,容易造成两难的境地。不如这样问“你对他的那番话有什么看法?”这种开放式的问题即给对方减轻了负担,又能够诱导他自由的发表看法,让聊天愉快的进行下去。

特别是与孩子的对话,大人总会不由自主的占据话语的主动权,因为在潜意识中就把孩子视为不能自主表达的对象,经常截断孩子的话,甚至干脆代替孩子表达。其实,当我们仔细的倾听,就能发现,孩子的思想往往比大人更流畅热烈,只是因为生理发育的问题被阻隔在心里。聪明的大人会用开放式的提问,一点点诱导孩子表达,往往能有意外的惊喜。

及时的释义

在倾听中,怎么样证明自己真的有听进去呢?不如把你听到的信息,加上自己的理解,复述一遍给对方听,即证明了自己的专注,又给出了积极回应,由此获得对方给与相应的尊重。

当好朋友对你说:“我觉得我真的很糟糕!”可以回应:“你是说你不太满意今天的穿搭么?”当孩子抱怨:“妈妈,我真的很不想上学!”可以回应:“你在学校碰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儿了,是吗?”当同事提出质疑:“你是不是能力有问题!”可以回应:“你是觉得我的PPT做的不太好,是么?”这种将对方潜在的含义直截了当的表达出来,可以减少误会,大大增加沟通的效率。

当然,释义对个人的理解能力和情绪管理有很高的要求,当获得模糊的信息时,你要能揣摩对方真实的想法,当面对无端的指责时,你能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做可能的分析。经过释义后的对话,有可能打开沟通的新渠道,向对方呈现一个开放的姿态,对话才有可能在积极的环境下持续。

真心的支持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难处,这个时候最想要在倾诉中得到对方的积极回应和无条件的支持,获取情感和心理上的慰藉。支持的方法有很多:提供帮助、表示赞同、同理共情,甚至只是无声的陪伴,然而当我们表示支持的时候,也要用对方法,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选择。

有的人的痛苦是要大肆发泄的,找朋友胡吃海喝,边骂边哭,你只要陪着他,听他说任他闹,过一宿就好。有的人的痛苦是安安静静的,藏在心里,默默流泪,只偶尔说出两句剜心刻骨的话,他更需要能够用同理心对待的支持,能感同身受的陪伴,一句“别怕,有我在。”就已经很好。

特别要注意的是,真正的支持和敷衍的支持很容易就能辨别出来,比如否定他人的感受,最常听到的表达类似“多大事啊!”;或者太以自我为中心,打着安慰的旗号,对自己的经历大谈特谈;再或者干脆把一切推给时间,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虚伪的支持并没有起到安慰的作用,反而有可能让对方产生防范和反感。


古希腊哲学家说过:“我们生来有两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听话中的信息,听别人的想法,听自己的观点,当我们听到足够的内容后,我们才知道该怎么说话。《沟通的艺术》对于情绪、知觉、亲密关系、冲突解决都有详细的介绍,正如倾听一样,作者从定义、要素、挑战到方法,对每一个可能影响沟通的要素都做了细致的分析,以期给读者一份最实用、细致的沟通指南,而指南上的第一步,一定是“积极倾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段有效的沟通起始于用心倾听,问题是你会倾听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zj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