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兜兜更新了公众号,最新一期的文章是她辞职后一年多来,游历全国各地时,精心挑选出来的一部分照片。
去大理听风花雪月;去西藏追着信徒朝圣的脚印,一步步踏进自己心中的神殿;去青海追逐白云在地上投下的影子;去内蒙体味大草原的粗犷与豪迈……
和一年前一脸菜色、无精打采的她相比,照片中的她,比之前黑了,瘦了,但脸上大大的笑容比正午的艳阳还要耀眼,再也寻不到落寞的痕迹。
兜兜的那一篇文章,我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舍不得关闭,打心眼里替她高兴,一个渴望自由不被束缚的灵魂,终于抵达了她想去的远方。
同时还会有一些失落:那些我想去的远方呀,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出发呢?
小贝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小小梦想:做思维导图的老师。她在一家培训机构用导图教六年级小朋友们语文。
每天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颜,她仿佛也回到了十几岁时的无忧时光。二十五岁的小贝和十二三岁的孩子们站在一起,竟丝毫没有违和感。虽然在那里工资并不怎么高。但思维导图也是她心中的远方。
远方不一定是个很远的地方,也许只是心中搭建的,自己想停驻的天堂。
我有些贪心,既想践行那句“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又想当旅途完毕回来,可以把自己心心念念的爱好当作一辈子的事业来做。
可是我不能,虽然我也想追逐诗和远方,但还有生活要过。
2.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诗和田野”,当许嵩用略带忧愁的嗓音唱出这句歌词时,断然没想到在文青中掀起的血雨腥风。
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安放灵魂的青少年们,听的热血沸腾,仿佛一下子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义无反顾背起行囊,奔向远方。
这句歌词的原作者高晓松,当然更有毫无顾忌,追逐诗和远方的资本。清华大学高材生、高知分子家庭、才华横溢,无怪他可以口出“硕士学历在我们家就是文盲”的“狂言”。
普通人奋斗一辈子想追逐的功名利禄,对于他来说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认命,我们拼命想抵达甚至穷其一生也到不了的终点,对于有些人来说那只是他的起点。
既然功名利禄如同尘与土,那么他想去追求的只有可以挥洒心力与创造力的属于他的诗和远方——精神的殿堂了吧?
有人说,高晓松尤其值得敬佩,他明明最有享受生活的资本,却偏偏闲不下来,去追求什么诗和远方。
在我看来却是,那些有形的物质,对于求而不得的人来说是享受,但对于已经拥有的人来讲,那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也想追求诗和远方,但依旧还有眼前的生活要过。
3.
我只是一个在普通农村家庭生长起来的普通女孩子,没有殷实的家底可以支撑我去遨游四方。
也许有人会说,谁说追逐远方一定要从家里拿钱了,你可以自己一边打工,一边出去游玩呀。我也想过,可是,我不想父母整日为我的安全担忧,夜不能寐。虽然可以口头上说着,我很好,你们不用为我担心,可谁又能阻挡的了爸妈那一颗为儿女操碎的心呢。我没能给他们带来太多荣耀,但最起码不要再给他们本就不容易的生活增添烦恼。
找工作时,薪资依然是一个决定性因素,至于工作的趣味性,是否和自己兴趣爱好契合,统统被放到了一个不太重要的位置。我也想跟着自己的心灵出发,去做一份发自内心喜欢的工作,哪怕没有报酬,我喜欢我任性。
可是,我不能。因为我害怕自己挣钱的速度,赶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已经经历过亲人没钱看病,借钱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能看着她离世的苦,一次就够了,我不想再来一次。在城市落脚,给父母好一点的生活,给自己的安全感,这些统统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的。没有人可以依靠,那么就只能用自己的双手来打拼。
诗和远方是我的渴望,但绝不是全部,我还有平凡的生活要过。我还需要,给自己树立起的安全感,手有余粮,心理不慌。
4.
不管是路途漫漫的诗和远方,还是在心里构建的诗和远方,都是需要足够的经济基础的。那平凡的我们,只能将它当作海市蜃楼般的存在,永远可望而不可及吗?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我们要说服自己一直臣服于眼前的苟且,直到那个所谓的经济基础搭建好,我该如何与自己躁动不安的灵魂共处呢?
在周末闲余,邀二三好友去爬山踏青,寻一处人烟稀少的地方,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听风浅吟,听花开的声音,听鸟儿在歌唱,听万物在生长。也许,你从未注意过的某一个角落,就成了一道醉人的风景。寻找那个失落已久的自我,这是不是也在追逐诗和远方呢?
山脚下摇曳成一道风景的小花下班后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捡起爱好,当作给自己的奖赏,或捧一本书,或品一杯香茗,或拿一只毛笔泼墨,或执一杆画笔寻梦。也许坚持着,坚持着,靠自己的爱好与兴趣,竟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有一天,终于可以将曾经的诗和远方,变做了生活。
一年中选一两处念念不忘的地方,做一次短期旅行。不是说走就走,而是再出发前已做足了准备,怀一颗期待的心,准备迎接给自己的惊喜。从目的地归来,自己记住的不是“也不过如此,还不如不去呢”,“走到哪都是人”,而是用心看景,以景触情,还有圆梦。这样,我也到过我想去的诗和远方中的遥远的那个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