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与孔孟之道/作者:邵明

孔子与孔孟之道/作者:邵明

作者: 房作者_0970 | 来源:发表于2024-03-14 08:39 被阅读0次

——孔子与孔孟之道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图片]无法餐传
(这是微友发在朋友圈里的截图)
我是一直反对孔老二的,多少有点与批林批孔有关。此话怎讲?因为,在那个年代我是团员,又参加了学校的批林批孔理论学习。记得,当时学校还组织我们到华师大去看大字报。什么,批林批孔批宋江,还要批大儒,这个大儒是谁?我想,我们那一代人是知道的。记得,当时的大知识分子冯友兰违心充当了“女皇”的笔杆子,那个老郭就不谈了。一直到前几年,看了《觉醒年代》才知道孔老二与孔孟之道、孔家店的“独尊儒术”是需要二分法的,不能混为一谈。

孔孟之道正式形成是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大知识分子”董仲舒为了维护专制王朝的利益,对孔孟思想进行取舍改装,形成制度文化。他跳过了孔子的——“父母在,不远行,行必有方。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思想。这一改,断章取义,原来的反叛精神与意思就被阉割了。

孔家店的“独尊儒术”,认为皇帝是天子,君权神授,坐上龙廷就是圣人。他推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提出“忠孝”观念。用来约束世人。这当然是断章取义了。皇帝坐上龙廷就是圣人,就有权要求臣子忠诚,不讲究权力获得的合法性。关于父子关系,汉之前讲的是“父慈子孝”,三纲中只要求下辈孝顺,也是利用农耕社会父权的狭窄心理,并不关注后代的健康成长。历代王朝为了皇家的利益,都大力推崇这一套说教,将它作为国家的立法思想,用来管束天下。同时鼓吹:天不变道亦不变。加强这学说的神圣性。

“觉醒年代”使我重新认识了孔老二,也认识了如今的孔子学院。五四打过一次孔家店,“蚊蛤”也批过一次孔老二;一次打的是“独尊儒术”的孔家店,一次批的是儒家圈吉周,这也是要二分法,不能混为一谈。知识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知识分子,也要为“稻粱谋”。如今的孔子学院,据说在“大儒”们的努力下,含义更多了,内容也更丰富了,古为今用复兴是必须的,走向世界也是必须的。

相关文章

  • 严肃与通俗_作者:邵明

    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启蒙 《圆桌派》第二季,许子东对通俗文学下了个定义,大意是:“一部作品里的主要人物一看就知道是...

  • 码字与当当_作者:邵明

    码字是要作岀牺牲的,时间就是金钱,码字需要化很多时间,是否等同于化了很多金钱,没有收获就是牺牲了。 像我这样的码字...

  • 生活与命运_作者:邵明

    听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之心得(二):《生活与命运》 1960年,瓦西里•格罗斯曼(1905—1964)完成长篇历史...

  • 雨与书_作者:邵明

    我这几天与雨较上劲了。上海霉雨季节雨多是常态,比北方多,比南方少,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地里位置上的优点,也是上海房子...

  • 书与智者/作者:邵明

    ——书与智者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并与智者结成了生死之交。 书与智者一样遭遇过灭顶之灾,历史长河中的焚书坑儒。 书...

  • 惰性与文字/作者:邵明

    ——视频将使你远离文字 我曾经听过有梁文道主持的一个读书节目,有许多名家岀席,如许子东、阎连科等,其中有一个话题就...

  • 曹雪芹与宋玉/作者:邵明

    ——曹雪芹的《红楼梦》与宋玉的《高唐赋》 从曹雪芹的《红楼梦》想到宋玉的《高唐赋》,这隔着千年的俩个人,两本书又有...

  • 闲暇与晚熟/作者:邵明

    ——我今天才知道闲暇两字 (网上截图)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盐半辈子 ,转眼就只剩...

  • 书法与天赋/作者:邵明

    ——享受过程,不问结果。 东汉的赵壹《非草书》里有一篇关于书法的描述——“在心与手”,赵壹的原文摘要:“凡人各殊气...

  • 创新与闲暇/作者:邵明

    ——再论996与007 我们现在有了双休日,过去我们一个礼拜只有一天休息,每周工作48个小时,我老婆星期天还常要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与孔孟之道/作者:邵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ev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