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996与007
我们现在有了双休日,过去我们一个礼拜只有一天休息,每周工作48个小时,我老婆星期天还常要到单位里去加班,在家还要买、汰、烧每天几乎没有闲暇时间。
——“1994年前后,中美入世谈判最艰难的时刻,美方突然向中方提出:在全世界都实行双休日的今天,中国必须尊重人权,也给中国人双休日,并把这一项作为入世条件之一。 1995年5月1日后起中国开始实行双休日工作制。”摘自——(李小磊《历史碎片》——《国家历史》2014年1月)
996、007的工作制度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是一种新世纪的工奴,说得好听一点叫钱奴也可以,但这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一种倒退,剥夺了人们应该享受的“闲暇”时间。
伟大的哲学家以激发人们思考的方式传达观念,并展现无与伦比的个人魅力,犹如伟大的文学作品不断激汤我们的心灵,约瑟夫·皮珀正是这种风格的思想家。
他在《闲暇:文化的基础》一书中写到——
闲暇是一种灵魂的状态,
也是一种心灵的态度,
我们得以培养出洞悉现实世界的眼力。
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命题:“闲暇是哲学之母。”一般来说,哲学意味着创造性的思维,意味着无穷的思想探索,那么,为什么人在“闲暇”中能够进行有成效的哲学研究呢?或者说,为什么人在“闲暇”中才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呢?这里的关键,是我们对人生中“闲暇”的本质,究竟是作消极的理解,还是作积极的理解。
——在汉语中“闲暇”的含义来说,它是指职业工作之余的时间,俗称“业余时间”,或者说“八小时之外”。“闲暇”的实质,是指除了公共职务工作、个人及家庭生活必须支出的时间之外的,可以完全由个人自由支配的那些时间——“个人的时间”。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个人,存在着一种我的时间,即主观时间。”“闲暇”就是一种完全属于个人的自由时间。因此,“闲暇”这样的自由时间,对每个人都具有特殊的价值。现在流行的一个新名词“斜杠”,就是指第二职业,业余爱好。
我们在科学史中可以看到,不少的科学家正是利用“闲暇”,在自己的“第二职业”中,做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这样的例子能够举出很多。哥白尼的正式职业是大主教的秘书和医生,而他在“闲暇”中从事的“第二职业”却是研究太阳系学说,正是这个研究成果,成就了“哥白尼式的革命”!爱因斯坦开始的职业是专利局的职员,而他在初期的“闲暇”中,从事的“第二职业”却是力学研究,其成果就是作为划时代贡献的“相对论”
我是做了一辈子的钱奴,到了后半辈子才决定解放自己有了“闲暇”的时间,有了“斜杠”的机会。然而在当下的社会要不做钱奴又谈何容易。对于966与007还是希望有顶层设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