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时代最不缺的是什么:焦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词就跟所有人绑定了一样,从20-55岁的人无不透露出一股浓浓的焦虑味。2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部分还在享受校园时光、压力相对来说比社会上打拼的人少很多。而55岁的中老年人,在历经人生的一次次事件后,基本也都从生活中活出一些自己的智慧。不容易再被这些焦虑感所支配。那么20-55岁中间的人呢?得益于互联网各大媒体的强强宣传,好像我们不努力、不把自己往死里逼、人生就废了一样。
你可以看到《我见过凌晨几点的XX城市》没有在一所城市熬到凌晨的人就觉得自己生活不在正轨上吗?
《生二胎的空隙,去读完了MBA》只有把人生安排得满满当当不留任何空隙的人生才能说精彩吗?
由于看了太多类似得文章,一段时间让我陷入了严重的自我怀疑当中。
第一,我觉得自己得时间也安排得很满了,从7点20时睁眼-12点闭眼,这段时间一直非常充分得利用时间。甚至每天在做其他事情得时候同步来听书,这样能保持自己每天有一定量的知识输入。但一看这帮人,都不睡觉的呢。我是不是还不够努力呢。可是,睡眠不充足我不行啊,我得保持身体上的健康。
第二,人生一定要以事业成功为唯一目的吗?身边太多的女性,对事业一直都非常拼搏。不说一定要谈恋爱,但对于情感这块完全是丢失的状态,把事业作为生活的唯一,把事业当成唯一的目标,这样的生活值得我们去推崇吗?
所有的人都在贩卖焦虑、然后推荐各种产品;却始终没有人告诉你,人生是千姿万态的,各有合适的生存之法。事业、物质不应该作为评判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记得有一本书写道:人生最大的追求就是获得内心的自由度。你无法在外界获得绝对的自由,但可以获得相对的。但你可以从自己的内心获得更广阔的自由。
叔本华曾说过:人生的两大悲剧:痛苦与无聊。为生计发愁而痛苦、物质富裕之后又会因为空虚而感到人生无聊。两者恰恰又是对立的存在。我们不是在痛苦中就是在无聊中。而最高层次的幸福是来自对精神的追求。
所以,在这个焦虑的时代,我们依然要确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现实情况是什么、面对现实情况我们如何去行动等。内心有自己坚定的东西,而不是被各大媒体及商家所渲染的焦虑氛围带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