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往南,郁郁葱葱的丘陵地带,盘绕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省级公路,旁边有一个小镇,江南华天云母制品有限公司就在这里。
那天,李胜利起个大早,开车去华天公司面试。年前的一次现场招聘会上,李胜利偶尔到江南市民广场闲逛,看到华天公司招聘公司高管,顺手写了一份简历交给负责人,聊了几句话就走了。后面都忘了这个事情,没料到两个月后,他接到华天公司人力资源部的面试电话,于是就赶过来了,后面才知道是疫情耽搁了时间。
八点刚到,李胜利经门卫引导,上到办公楼三楼右侧的门口,敲了两下门,听到里面一个沧桑的男声:“进来!”
“您好!我是过来面试总经理的,我叫李胜利,您贵姓?”
“我姓邹,是公司负责人。你坐下来。公司总经理职务已经招到了,我们现在只招聘副总经理。”那位邹先生快六十岁年纪,带着一副眼镜,口里叼着一根烟,不紧不慢的审视着李胜利。两人聊了三个多小时,中途有不少人过来向邹先生汇报工作,都称呼他为邹总,他也不避嫌。邹总最后对李胜利说:“你做副总经理比较合适,什么时候过来上班?”李胜利沉吟片刻,考虑到自己虽然住在市里,但是这里也是他的出生地,所以他就回应道:“邹总,我明天就过来上班。”
第二天,李胜利正式入职华天公司。上班后他才知道,公司这次招了四名高管,一位总经理助理(并非老板说的总经理)、自己这位副总经理、一位品质总监和一位人力资源部经理,分别由张明、李胜利、王军和胡明光任职,另外还有一位在职的行政副总经理刘小华,据说想要辞职了。
华天公司总部在省道旁边,全公司共有四百多人,这里除了行政、采购、市场、财务、总经办等重要职能部门外,还有造纸四车间、云母带事业部、云母管事业部。沿着省道前行两公里,左拐进入一个小村庄,尽头是华天公司二分厂,这里主要是造纸二、三车间;隔壁是华天公司一分厂,主要是云母板事业部、造纸一车间生产基地;另外邹总老家正在筹建云母工业园,后面考虑搬离一部分产业过去。董事长兼总经理为邹家雄,大家都叫他邹总;总助张明协助邹总处理工厂事务;生产副总李胜利负责管理造纸、云母板、云母带和云母管事业部;品质总监王军负责管理各事业部的品质部门;人资经理胡明光负责管理行政事务,和行政副总刘小华一起,同时向总经理汇报工作。
华天公司主营云母绝缘材料,在国内同行业中排名靠前。公司主要为机械化生产企业,主要原材料全部从南非或印度等地进口,因此工厂内部到处堆满了云母片状物料,生产环境极为混乱,新来的总助张明主抓安全生产和工厂环境整理。他四十来岁年纪,带着一副眼镜,身材笔挺,做事很有魄力,说话毫不留情,因此得罪了一部分管理人员,这些人表面上对张明恭恭敬敬,暗地里却散布他的谣言。
李胜利接管各生产事业部不久,云母板事业部就发生一起严重泄露事故。一楼搅拌车间操作员小马忘记关闭阀门,私自跑到二楼车间观察出胶情况,导致一楼化工胶水外溢,全部流到外面的地坪上。李胜利二话不说,立即跑到溢胶地点,指挥关闭阀门,运来消防沙,将搅拌车间内外面全部撒上一层沙子,然后安排工人用铁锹铲走,拖到环保公司处理。事后,李胜利急忙向总助张明和邹总汇报,同时对操作员和管理人员追责。李胜利知道自己身为生产最高负责人,负有领导责任,于是连同自己一起实施处罚并上报,邹总认为他刚来,能够积极参与事故善后处理,并能主动承担责任,同意全厂通报处理结果,但实际上没有罚他的款,其他管理人员看到李胜利副总率先处罚自己,他们也心甘情愿接受处罚。李胜利个子不高,五十来岁年纪,走路快的像一阵风;表面斯文,说话干脆利落。“绵里藏针”四个字,是邹总当面对他的评价。
华天公司各事业部都有自己的品质部门,品质总监王军来了后,统一划归他管辖。王军每天拿着一个笔记本,在各车间巡查,并着手起草产品检验标准。王军四十来岁,个子不高,秃头,喜欢到车间和员工沟通。一周后,他将制定的标准资料发给张明总助和邹总,后者则召集各事业部品质经理、生产经理、品质总监、副总经理等一起评定资料,评审过后,大家沉默不语,摇头的居多,邹总立即宣布会议结束。
所有高管上任的第一个月月底,人资部经理胡明光发出书面会议通知,召集公司各事业部管理人员对三位新任高管进行现场业绩评定,优胜劣汰。三位高管分别得到小道消息,这次评审分数最低者,将会被淘汰出局。一时之间,风起云涌,三位高管显得不淡定了,都在担忧自己的前程,他们都是本地人士,都来自沿海城市,拥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好不容易回到老家有份不错的工作,现在严峻的现实摆在眼前,他们只好硬着头皮暗暗较劲。
现场评审的日子到了,阔大的会议室坐满了各级管理人员,现场鸦雀无声,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只有投影仪的光打在大屏幕上,照得人心里发毛。最后入场的是公司邹总,他气定神闲的坐在中间的老板椅上。人资经理胡明光宣读评分规则后,邹总宣布评审会议正式开始。
首先上台的是总助张明,他在大屏幕上用PPT文档详述了自己的工作业绩,神采飞扬。讲完后,邹总示意他退出会议室,大家一起评分。然后分别是副总经理李胜利、品质总监王军述职。李胜利也是精心做了一个PPT文档汇报,里面文图并茂,非常醒目;而王军只是打印了两页纸质资料做汇报。持续三个小时后,无记名评分的结果终于出炉,最低份为品质总监王军,意味着他将会被淘汰出局,总助张明和副总李胜利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夕阳余晖,凄清的照在华天公司门口的牌匾上,王军背着那个刚来上班的黑色背包,神情落寞的走出公司大门,连公司平日接送的中巴车也没有座,直接叫了俩摩托车飞驰而去,只有头顶的金光还是那么耀眼。
上任第二个月,正当张明和李胜利暗自庆幸安全着陆时,又传来不好的消息,人资经理胡明光传达邹总指示,月底重新对总助张明和副总李胜利进行业绩评定,两人现场PK。两人听到消息后,心里颇不是滋味。
此时,副总李胜利已得到小道消息,谣传他们两人中最终只有一人能够留任。李胜利知道自己的分量,那个张明可不是个简单的角色。张明刚来两个月时间,大刀阔斧,励精图治,把整个华天公司现场环境整理得井井有条;当初堆积如山的废料和废旧设备,已全部得到有效清理;上任以来没有出现严重安全事故,邹总非常器重他。但是张明做事急于求成,想尽快站稳脚跟,于是借用权势压人,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执行力,但是让他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得罪了一个老板的心腹,这个人叫陈冬,是云母板事业部经理,因现场执行不力,被张明痛骂了一顿,并扬言要干掉他。后面陈冬心虚了,赶忙发信息给张明道歉,表示愿意跟着张明一起干。张明收到信息后,晒给其他部门负责人看,并说:“你们都给我小心点,他这么牛的人都被我搞得服服帖帖,何况你们这些人!”此话传到陈冬耳朵里,他的暴脾气一下子激发出来了,火上浇油,立刻想到了一个阴招。
副总经理李胜利心底坦荡,不骄不躁,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依然与各事业部管理团队打成一片,从车间工艺改良、节能降耗增效、提升产品质量、狠抓安全生产等方面发力,成绩斐然。他表面上好像对评审不太关注,只对同事们说,拿了老板的钱,管好事情是天经地义的。同时将做好的改善项目做成PPT文档,暗中发送给邹总审阅。
转眼到了现场评审的日子,同样的会议室,同样的评单团队,总助张明志得意满的坐在邹总旁边,谈笑风生;副总李胜利落寞的坐在邹总身边,一言不发。评审开始,首先是张明上台,用PPT声情并茂的展示自己的工作绩效,颇有大将凯旋回归的气度。讲完后,邹总示意张明离开会议室,所有人开始打分。人资经理胡明光收集评分结果,呈报给邹总审阅。邹总看完,脸色立即严峻起来。接着是李胜利上台展示PPT文档,他说得云淡风轻,波澜不惊。讲完,依照规则退出会议室。
当天下午五点,邹总通知李胜利到总经办谈话。邹总满脸笑容的告诉李胜利,由于你的特别表现,大家一致通过评审,给你打了90分的高分,公司正式聘用你为副总经理,希望你以后继续好好干。
与此同时,人资经理胡明光、行政副总刘小华约谈张明,郑重通知他,因评审不合格,公司不予录用,当天下午需离开公司。
张明激动的问:“我评审分数多少分呢?”
刘小华说:“68分,你的工作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但是你的做事方式很多人不能接受,导致打分并不高。”。张明非常惊诧,眼眶变得通红,他有点哽咽的说:“怎么会这样呢?”他本来回家想找个稳定的工作,结果却落到这个结局。
来时有多风光,走时就有多落寞。还是那个黄昏,夕阳如血,心凉如水,张明缓缓走出华天公司门口,身边没有一个送别的人,他独自上了自己的小车,渐行渐远,最后隐没在黄昏的雾霭中。
张明走后没有多久,办公楼三楼走廊,陈冬满脸堆笑的握着行政副总刘小华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胜利收到副总经理聘用通知书后,立刻有人告诉他,要不是陈冬说服众人打你的高分,你未必赢得了张明!李胜利躺在办公椅上,暗自吸了一口凉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