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不同,味道也千差万别。
——题记
说起苹果,从常见的国光,富士,黄香蕉,栖霞,嘎啦果,新疆阿克苏的冰糖心,到进口的蛇果,日本著名的青森苹果等等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也基本都吃过的。至于产地嘛,最有名的无外乎就是山东,尤其是烟台。而我的老家,山西,一个以煤,醋和面食出名的地方,怎么也难和苹果联系到一起。但是今天我偏要念叨念叨(夸一夸)我们老家的苹果。
我们老家的苹果究竟有多不出名,我百度了好一阵子,也只是查出了万荣这一个挂的上号的品种,再往下一点儿,还有个吉县苹果,名气怕是小到只有吉县周围生活的人才知道吧。而用来制作我最爱的苹果汤的苹果,是爷爷家门口那片田地里几棵苹果树结的果子。我妈说品种可能是富士,老家人都这么说,可是打死我都不信,这个味道明显和超市里卖的味道不一样嘛。转念一想,怕真不是应了那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吧。
一般我从超市或市场上买到的富士苹果都是新鲜红嫩的,口感是细嫩清脆,甘甜多汁的。而我们老家的那个“富士”苹果也是够特立独行的,论外观,黄色打底,随意添上几抹红晕,表面也并不光滑,偶尔还会有各种大小不一的雀斑,放在市场上绝对是五块钱搓堆儿卖的那种,总结一下就是长的够朴素的。论果肉,切开之后果肉也是偏黄色的,水分一般,口感略硬,不是爽脆型的,吃惯了脆爽口儿的人,还真不一定喜欢。但好在这个苹果酸甜适口,果香浓郁。如果把苹果再多放上一段时间,果肉慢慢变得绵软,就成了我们俗称的沙瓤,最适合我们这种懒得啃苹果的人了。由于水分流失,酸甜味儿也更加浓郁了。最妙的是,果香也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逐渐变为一种成熟的苹果香,闻一下,再吃上一口,让人有种说不出的踏实感。
在我看来,生吃老家的苹果,实在是无法突出它的魅力。老家的苹果最适合烹饪,高温的洗礼,会使整个果子得到升华。
就说最简单的,也是我最喜欢的苹果汤吧,别的果子根本做不出这个味道来。汤色金黄,还没靠近就能闻到浓浓的苹果香,品上一口,微甜带酸,由于没有加入任何其他的调味料,完全就是苹果自身煮出来的酸甜味,可谓是齿颊留香,清新爽口。再看被切成小丁的果肉,淡黄色,漂在汤中,久煮不烂,颗粒依然饱满,甚是喜人。夹起一个放在嘴里,咦,外面柔软,内芯儿还有一点儿脆爽是怎么回事儿?果肉自身的酸甜味和香气丝毫未减,真可谓是惊喜连连,让人欲罢不能。连汤带肉下肚,感觉整个人都被香香的苹果味道包裹,脑袋上仿佛全是正在盛放的苹果花。大概这就是春天的味道吧。
同样是苹果汤,上次妈妈用超市买的很贵红富士做了一份,色香味一个都不沾边儿。首先就是汤色,黯淡无光,闻一下,什么味道都没有。再看汤中的苹果肉,一个个褪去了鲜艳骄傲的红色,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无精打采,果肉也不成型软塌塌的。小心的品上一口,唉,寡淡无味,别说苹果香了,连基本的酸甜味都没有,感觉喝了苹果的洗澡水。再尝尝苹果肉,已经食而无味,味同嚼蜡了。超市的富士其实本身是很好吃的,只是非常不适合烹饪,果然是每种食材都有最适合自己的料理方法,万不可照本宣科才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我从小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生活习惯,语言等等就是个北京人的样儿,但是内心深处,总觉得自己还是带点儿山西人的感觉的。比如偶尔小气算计,愚顽固执,但也老实本分,朴实敦厚。我觉得老家苹果和老家的人还挺像的。虽然水土不同,味道可能会千差万别,但是“根儿”总是不变的。无论身处何处,千万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儿”啊。
老家的苹果吃完了,都没来得及给它们拍个照。下一次再尝到这个味道,最快也要到年底了吧。最后附上一首咏苹果诗,来自宋人李调元的《南海百咏抄》:“虞翻宅里起秋风,翠叶玲珑剪未工,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
图片来自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