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个标题,完全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很好奇:学习之母是什么?变成后娘又是怎么回事?
原来,民间教育学爱说:复习是学习之母。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复习的重要性。确实,我们的圣人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知识如果没有复习,那么学习的效果可以说是大打折扣,所以我们都很强调复习,可是我们真的做到高效复习了吗?学生们也真正领悟到学习之母的重要性了吗?这个善良的母亲为何会变成凶狠后娘?
没有选择没有方法的复习,是可怕的。它一下子把之前学的一堆东西放在眼前,然后说一句:开始复习吧。大量的事实和结论一下子压到学生的肩上,让他们一股脑的复习并消化,这是会“消化不良”的。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复习方式呢?
一,有的放矢,依据学科和具体材料的特点。比如理科方向的,数学、物理、化学就需要做练习,在练习中盘活原理,学会知识迁移,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中重新思考概括性的真理,只有真正思考了,会运用了,知识才能活起来用起来。
文科类的复习与此不同,更需要站到一定高度,俯瞰你学过的知识点,放过细节,抓住要点,怎样提纲挈领,从次要的内容中超脱出来,抓住重点,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要的东西上。
二,标注重难点,必须要牢记的公式、规则、定理及其结论,隔一段就进行复习。(数学物理每周复习一次,化学两周一次,生物三周一次)
三,促进知识的内化。有些学生经常会觉得考前大脑一片空白,难免心生慌张发挥失常。我喜欢说,考前认真复习,允许脑袋短暂空白,如果知识内化,见到题自然就游刃有余。如果因为慌张漏题错基础题丢计算分,说到底还是心态的锅、内化缺失的祸。
怎样在考前复习更加高效,那就用具体对抗焦虑。执笔练题,从吸收知识的快乐,到操练的煎熬,这就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当你通过输出通过讲解通过计算获得成功,那么知识才算是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题。
我们总是提如何高效复习,那就得让思考真正发生,让只是真正盘活,内化成能力,不要让学习之母成为后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