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梁女国---西行路上的楚门世界

作者: 逐星之默 | 来源:发表于2018-01-21 20:02 被阅读128次

西游记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是西游记中的另类故事。西梁女国的故事中鲜有妖魔鬼怪,也没有权谋斗争,又因其中似有还无的情感线被女性读者和观众追捧。女儿国也长期作为男人们的乌托邦,寄托了几多幻想。然而,剥去这部分华丽的外表,笔者尝试触碰故事的本质,竟然发现,西梁女国一节表现的却是全篇西游最为黑暗现实。它,是包裹着着贪婪、肉欲、屠戮、欺骗等外衣的糖果,看似华美,实则酸涩异常。那么,我们就来谈谈在隐藏在吴承恩妙笔下的真实的女儿国。

首先我们来看,取经队伍经过女儿国,是在什么样的大背景下呢?首先,女儿国位于通天河和火焰山之间,地位敏感。而在刚刚经过的金兜山一役中,唐僧刚刚在此经历道德滑坡—偷窃。这场闹剧的最后以如来花费十八座金山为取经团队“买路”告终。

通过金兜洞事件,取经队伍又经过一次洗礼。首先,目前几人所到之处已经位于太上老君势力范围,其次,因为几人的贪财劣习,导致“老板”损失了大笔财产收拾残局,若说心中不带愧疚悔恨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几人来到了西梁女国。

我们通篇来读关于女儿国作者做出的铺垫,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女儿国并非没有男人,可但凡男人来到女儿国,都被作为“人种”对待,沦陷于女儿国的男人(凡人)无不被求欢致死。可见,女儿国并非男人的天堂。

2.女儿国的国民除以子母河为媒介产子外,也可以普通形式生育。没有男孩的原因,竟是因为全部莫名夭折。

3.女儿国民风异常彪悍,对尊卑概念印象模糊,与传统研习“女经”的女性大相径庭。然而女儿国并不是女权社会。硬要理解的话,似乎国民认为自己的地位要比外面的人高贵。

4.商道极其闭塞。“这里的货品运到西梁女国价值可达百倍,那里的货品运回来也值百倍”。但是交通却比较通畅。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商道闭塞,只能总结为该国有相当严格的出入境制度。但在唐僧师徒身上我们没有看到这一点,那么这个出入境制度应该是针对“平民”的。

5.作为西行路上的大国,女儿国握有相当资源。可在国中没有一个妖精作乱,可以说国泰民安。似乎有人或者组织暗中维护着女儿国的治安,可这原文并未涉及。

6.作为女儿国添丁的重要手段,子母河取水可以说予取予求,但落胎泉的泉水却很难得到,成为如意真仙重要的盈利手段。这一点相当奇怪:女儿国国民都了解子母河的秘密,她们不会轻易喝河水。如果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喝过水后又完全没有堕胎的必要。所以女儿国国民需要喝落胎泉水时,一定是出于“意外”。然而凭借我们的推测,我们想象不到这种意外的发生情况。而外来访客的稀少也必将导致落胎泉水并没有什么市场,可如意真仙为何要坚守这样一口没有市场的泉水呢?

阿加莎·克里斯蒂告诉我们,在质疑一件事或者一个现象时,往往需要对事情通篇考虑,在不合乎常理的地方找出蛛丝马迹,继而加以分析,那么剩到最后那个结论,即便再离奇也是真相。那么通过以上几点不和谐,我们做出以下几点总结。

1.女儿国并非贞洁之邦,她们中的多数甚至绝大多数成年女性有性经验,而女儿国的教育也与守身如玉无关,是一个崇尚享乐的国家。

2.有神秘组织控制着女儿国的出入关和治安,凡人想通过女儿国非常地难。该组织就像《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人人都知道他的存在,却没人敢叫出他的名字

3.女儿国国民常常会意外受孕,受孕国民需要以高价在如意真仙那里购买落胎泉水堕胎。

当我们抽丝剥茧去芜存菁地将所有线索理清,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当初那个极其大胆的假设也渐渐具备了血肉,而发现真相的我们瞠目结舌摇头苦笑。

原来,女儿国这个地方,其实是东方神的销金窟,是天上人的秦淮河,是凌霄殿上的公务员藏匿禁脔的黄金屋。而这里的大老板,正是刚刚收了如来十八座金山贿赂的太上老君。

回头看看这一章后半段的标题,“心猿定计脱烟花”中的烟花二字原来早早暗喻了女儿国的真正面貌。

可根据我们的分析,还有几个疑点与推论存在偏差:首先,在女儿国出生的男孩去哪里了?笔者认为,女儿国只有女人是这座“青楼”最大的噱头,故男孩一旦出生就会被送走甚至杀害。

很难相信这样的结论是吗?我们要清楚的知道,所谓的“人性”,在西游记这本书中是几乎见不到的。普通人类是妖怪的食物,是神仙香火的来源,幼年男女还是制作长生不老药的重要药引。作为道德标杆的唐僧能手刃生父,作为主角的另外几人也会毫不顾忌地对人肉大快朵颐。如此来看,我们得出的这个结论,算不上残酷。

那么,为什么说太上老君是女儿国的老板呢?

首先,女儿国地理位置正处于太上老君的势力范围,结合前后几章来看,经过这段路的时候取经团队艰险异常步步为营,生怕触及老君的逆鳞。然而事与愿违,唐僧师徒三人偏偏在金兜山犯下“行窃罪”。老君步步为营,揪住这点死缠烂打,大大敲诈了灵山一把。过女儿国不久,取经团队不可避免又要经过火焰山,这里就更加接近太上老君的权利核心了。在如此敏感的地理位置上,除了老君,又有谁有本事建起女儿国呢?

基于种种迹象,我们可以顺藤摸瓜进行推测:首先,女儿国由太上老君一手建立起来,是太上老君重要的盈利手段。堕胎泉是太上老君造出的,其目的和火焰山一样——先付款,再使用(通过)。女儿国最重要的盈利来源当然是嫖资,除此以外也会兼售老君所炼丹药,毕竟壮阳药和避孕药是太上老君最常炼制的(孙悟空偷吃丹药后导致性无能)。其次包括如意真仙在内的铁扇公主团队已经属于老君集团的高管,他们分管着太上老君手上的若干资源。另外,金兜山事件并不能使老君完全消气,更可以说老君的报复才刚刚拉开序幕。一切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他最大的逆鳞——红孩儿被佛教组织收入麾下,押为人质。

故而,“吃水遭毒”一难,“西梁国留婚”一难,“琵琶洞受苦”一难,“性正修持”一难,小小西梁女国,竟占了四难。窃以为,这里的“难”应该读为二声。这些“难”,虽无生命危险,可是真够难的。

然而,在女儿国这种大环境下却有两个难以理解的人:女儿国国王以及蝎子精。

首先我们来说说蝎子精。她作为一个妖精并没有被太上老君所遣散或者缉拿,在取经团队到来前只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实在不是一个称职的妖精。作者借观音之手介绍了她的来历,原来她竟是如来的徒弟之一,被如来的“性骚扰”激怒蛰了如来一下,逃出了灵山。于是她种下与西方佛教之间的仇恨,躲在女儿国是为了借太上老君的羽翼保护自己。而老君也乐于收容这些跟灵山有仇的人,只要你不闹事,想躲多久就躲多久。可一切平衡被取经团队的到来打破,本来就急躁易怒的蝎子精居然绑架了唐僧,目的竟不是吃了他,而是堂而皇之要跟他“成亲”。这简直匪夷所思,令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笔者在网上找到了相关解释,大致是说蝎子精跟唐僧前世金蝉子本是同窗关系,两人日积月累产生了感情。后来因为如来的迫害一个狼狈逃窜,另一个献出肉身以饷众人,帮助灵山教众续命。故而蝎子精在听说唐僧要与女儿国国主成亲时仓促出手以致大亏。这种论点虽然入情入理,但却没有任何理论可以证明。笔者拿不出更好的解释,所以愿意承认这种观点。

再来谈谈女儿国国王,比起蝎子精,她更让人难以理解。第一,作为王,女王在吴承恩的描述中不见威严,不见气场,有的只是作为女人的柔媚娇美,赛貂蝉,追西施,甚至堪比月里嫦娥。这不该是一个女王的气质。其次,见到唐僧后马上春心洋溢,说话都开始“俏语娇声”,全无国主威仪,让人不得不怀疑女国是否从无外使来访,或者所谓的“女王”只是个空架子。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女王心思单纯,全无城府,说话做事直来直去,对于唐僧的权宜答应身心不疑。按照被宫廷剧洗脑的群众思维,这样的人,如何担任一国之主?吴承恩难道只有这样的水平吗?

当然不是。我们说过,女儿国是一座偌大的城市,城市的本来面貌其实是青楼,但即便是青楼,规模大了,也一定有一套相当繁杂的体系结构。首先,它不能以青楼自居,得是“国”。既然是国,那么保安就不能是保安,是“国有军队”,服务员不能是服务员,得是“女官”,高级主管不能是高级主管,得是“太师”、“丞相”,总经理不能是总经理,自然是“女王”了。

但不同的是,这里的“总经理”,可能连自己公司主营的业务都不知道。

金凯瑞的经典电影,楚门的世界,构造了一个奇特的世界观。主人公楚门从小生活在一个影棚之中,所有的生活细节被无处不在的摄像机拍下来,放到电视上以娱乐大众。讽刺的是,这一切楚门不自知,一直以为自己和别人没有不同。实际上,身边都是演员,身边所有的角色和事情发展都是被安排好的。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女儿国主对一切毫不知情,那么我们可以认定,女儿国,就是西行路上的楚门世界,无论从模式上、运营上还是目的上,都是。而女王,就是世界当中的那个楚门。不一样的是,楚门世界的中心是楚门,也是世界存在的意义。可女王,只是女儿国的

一件附属品,一个让“国”更加“国”的标签罢了。

其实即便如此,从小锦衣玉食,前呼后拥的生活也是该被人羡慕的。我们下一个考虑的问题是,老君为什么扶植的“国主”是什么样的身世呢?

在考虑这个问题时,我脑子里突然窜出一个名字——铁扇公主。

从她登场,我们就知道她的称谓是“铁扇公主”,可她到底是哪里的“公主”呢?说是积雷山的公主,那么公主、大王好像也没有两口子的感觉,不如叫“铁扇娘娘”好了。当然,探讨这样的问题不会有答案,但我更愿意相信,“铁扇公主”,实际上早先就是女儿国的公主。不为其他,只因为这两者都跟太上老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地理位置上距离颇近。而且按此思路来讲,老君保养铁扇公主这段私事,就是我们很熟悉的“总裁爱上女下属”的情节了。

然后,我们推论:女儿国的存在时间已经很长,老君在建设它的时候设置了相当严谨的体系制度,包括把这座青楼包装成一个“国”。然后,他为这个国设置了皇族宗室及朝会,它们也确实在正常运营,毕竟女儿国也有正常的民生。但对于整个女儿国的机构设置、行规运营,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笔者不能完全印证这种推论的正确性,但这已经是我们根据吴老先生只字片语能得出最有可能的结论。这里不得不佩服这位几百年前的文人先辈,短短一段文字所包含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佛偈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不过如此了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梁女国---西行路上的楚门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pq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