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284019/db1ba8c3e639629a.jpg)
有这么一些普通人觉得不是问题的问题,然而,科学家却会竭尽全力去研究这些问题的答案。例如,树上掉下了一个苹果,牛顿就会自问:“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了呢?”所以他发现地心引力的规律;弗兰克林看到闪电就自问:“闪电为什么会出现呢?”所以电力被他发现了;心理学家也会自问:“我们为何会哭泣?我们为何要谩骂?”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是有科学规律可以遵循的。
当一个人的感情压抑时,就会有一种力量在他身上产生出来,只有把这种感情发泄出去,他才能感到舒适。你无法一动不动地让这种感情留存在内心深处,这也是为何你会哭泣,你会谩骂。那是因为哭泣、欢笑或者谩骂能让你的痛苦减轻一点,让你感觉更舒服一点。
在女人难受的时候,或者是不顺心的时候,她们就喜欢痛哭流涕,用眼泪和发牢骚来让自己的痛苦减轻。牙科医生在帮你看病的时候不小心弄疼了你,你就会大喊大叫、竭力挣脱;在你极度兴奋的时候,你就会捧腹大笑,笑得椅子都摇摆了,笑得肚子都疼了;在你很感动的时候,你的情感也会体现出来。人们往往在发泄感情的时候会通过肌肉的运动来实现。
在人类所有情绪中,最激烈的情绪就是愤怒。在人们感情激烈的时候,就会渴望去打一架、抓一把或者咬一口。假如这些野兽般的行为无法得逞,那么他们就会用语言去发泄,这就代替了肌肉的运动。特别是在现今文明开放的社会,人们的很多情感都无法直截了当地发泄出来,所以一定会用别的可以替代的办法来发泄,这些激烈的情绪,我们暂时还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合适的发泄渠道。
那些喜欢特别刺激的人,要是不能发泄自己的情绪,那么就一定会用其他的办法。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能遇到大喜大悲的事情,普通人也无法变成大英雄,再说,普通人的感情历史也就是平淡如水,所以人们就爱去看话剧和电影,这就可以替代所有强烈的情绪并且发泄出我们的怜悯心和英雄情结。我们观看喜剧,是因为想借此大笑一场,或者大哭一场,或者产生心灵的震撼,而后再发疯似的去拍手称快,以便让我们紧绷的情绪得以放松。
谩骂和愤怒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一个人愤怒的时候,他无法去和别人打架,也没有人会和他打架,那么他就会用相对温柔的办法——谩骂——去发泄自己的愤怒。最直白的谩骂包括:“你这个该死的家伙,给我滚!”简单一点的谩骂,譬如在打不开门的时候,在领扣掉到地上的时候,或者等了很久也没有赶上班车的时候,人们就爱说:“倒霉透了!”假如这么简单的谩骂都无法发泄情绪,那么他们的呼吸就会显得很急促,神情就会显得很愤怒。谩骂还有别的原因,例如,对某件事情非常重视,于是你希望在这件事情上表示自己的关心。这就是谩骂的另一个不太重要的用处——为了表示自己的关心,也就是说,为了突出某件事情的严重性,但这种严重性是用来表达愤怒的严重性。骂一个人是“让人厌恶的流氓”,这比骂一个人是“有点耍赖皮”要更严重一些。“真是不知羞耻”这句话包含了同情的意思,假如说“真丢脸”是一个很常见的说法,这样一来,夸一个女演员“很漂亮”,那就成了奉承之词了。关于这种问题,某些方面还可以深入研究,这就是为何我们会用语言去谩骂了。本来谩骂就是一种特别严重的指责,要是人们被咒骂了,就会认为被咒骂的事情会应验,因此所有人都愿意被人祝福,以逃避不幸。人们喜欢故意说:“要是某件事情是在我身上发生的,那么我就洪福齐天了。”所以咒骂一个人就是为了让他害怕,最起码可以让他警醒,骂一个人的本意只是为了让他对你有所惧怕,但要是一个孩子骂了你,你反而不理他,那么他就会很失落。 要是咒骂涉及神明,那么这种咒骂是最令人恐惧的。人们一般都愿意用神的名义来发誓,直至今天,在西方法庭上作证,证人一般都用《圣经》的名义来发誓。如果事情比较普通,或者专门为了泄愤,用神的名义去诅咒一个人也不会使人恐惧。
世界上并没有一种通用的咒骂的语言,在我们碰到难处的时候,就会向神灵求助,德国人遇到极小的惊讶之处也会向神灵求助,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女性求助的语言。在人们确实很烦躁的时候,一般不会通过发誓的方式来祈求神灵。所以在美国议院,要是某个议员用一种不适合议院法的语言时,他会反驳说:“誓言是一种毫无必要的亵渎神灵的语言。”事实上,他这么说也不是完全错了,与人类别的情感一样,咒骂也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和惯性。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