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54519/cbcb58d35b6b78e1.jpeg)
近代经济学思想告诉人们,“事物的价值是主观的”。同样一只苹果,在张三眼中的价值为1,在李四眼中的价值可能为5,到了王五眼里,其价值可能接近于0。一块古董名表,在废品回收价目表上,其价值还常常不如一口烧锅,但是到了古董商那里,价值就抵得上一套房产。西方有这样的谚语:“一个人的佳肴,往往是另一个人的毒药”。各人自有各人的一片天地。
所以人与人不必事事攀比,过分的攀比毫无意义。攀比之心过盛,尤其是热衷于在物质上跟他人攀比的人,精神世界大多相对地狭隘、无聊与贫乏。灵魂底气不足的人,往往只能通过炫富,获取心理上的平衡与自尊心的满足。那些以攀比为己任的人,一生缺乏真正的自我、快乐与幸福。
一个人攀比之心是否严重主要不是看他平时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平时做了什么。因为有时候,一个人不太经意的“说”仅仅是对于他非理性和潜意识欲望的宣泄,但是一个人的“做”往往代表他经过较为深思熟虑的价值取向。
另外,作为人不可能毫无攀比之心,区别在于,有些人仅仅把攀比作为一种生活的娱乐和游戏,就像打牌赌一点小钱有激情那样,但有些人则走火入魔,把攀比作为一种安身立命般的终生使命,作为一种倾家荡产的豪赌。
媚俗症患者不一定是攀比狂,但攀比狂则十有八九是晚期媚俗症患者。这样的人,连穿件衣服,背个包包,吃一顿午餐或晚餐都要看看是否比周围人吃得豪华,而不问自己的胃口和经济能力。
当相互攀比在社会上成为流行症状,那么这个社会的精神世界,就十有八九患上了比较严重的疾病。人们的生活就会充满嫉妒、焦虑、愤怒、仇富、仇贤和紧张,大家拥挤在区区几条通往所谓的成功山顶的路上,争先恐后地攀登,热火朝天地内卷,相互撕扯,像关在笼子内的困兽,相互争夺得头破血流。这样一来,规则往往无法遵守,社会就有动荡的可能,法治与和谐社会也无从谈起。
如果大部分人都懂得尊重自己的偏好与价值判断,走适合自己并且自己爱走的成功之路,顶尖的山头就会被削为平台,登顶的路也不再那么稀缺与陡峭。人们的心态才会变得包容、平和、轻松、充满希望感,人才会变得富有爱心。而且,生活会变得五光十色,民众的创造力也会如火山那样喷发。
减少攀比,需要从自己做起。一个人跟攀比保持距离,心中才能看见真正的海阔天空,情怀中才有真正的天高云淡与山清水秀。与此同时,自然界中的海的味道,植物的味道,菜篮子中的各种瓜果蔬菜的清香,才会一点一滴地渗透入自己的内心。才能造就一种智慧理性、刚毅果决、朝气蓬勃与积极进取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