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叙心情随笔
30不急,40也不会慌

30不急,40也不会慌

作者: 四海流沙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20:29 被阅读2次

    还没来得及变油腻,却已经到了中年。我想起了苏轼跌宕波折,只伏不起的一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在诗词中对自己一生的写照。他35岁调任离京,辗转三州,年过60被宣返朝为官,北归途中殁于常州。

    命运总是爱开玩笑,天意弄人莫过如此罢。苏轼等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等到了65岁,等了整整30年,却倒在了返途路上。

    80后嫌90后太幼稚,00后嫌90后太老土,90后的圈子里又在相互埋汰,这就是现状吧。国外将男人的成功普遍定义在40岁,日本更高达50岁,而在中国,30岁便称作而立之年,相比较来说,我觉得真的太过于着急。

    曾仕强说“日本公司的高管全部都是半百以上,鲜有30岁这样的,这种现象所谓之阴阳道理就是要沉稳的人来带头,让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去推动。”我们现在的人都过得太急迫了,以感情为前提,以物质为基础的婚姻观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也是这个社会诟病所在。

    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需要花费共计15年的光阴,加上学前班、幼儿园、读研的时间来计算,人生五分之一的时间都花费在了读书上,毕业出来也要20多岁。30岁结婚太晚,25结婚最好,也就是说普通人急迫地需要用生命二十分之一不到的时间去博取这一生第一笔近200万的财富,对于一个初出社会的小刺头来讲,更像是一种讽刺。

    于是,“拼爹”这个词不在是褒贬,而是现实。我在学车的时候,有一个当兵回来的兄弟和我是同一批,当时我们和教练三人聊到了结婚问题(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两人的事情就变成了整个社会事情)。兵哥在部队呆了5年,拿到了20多万的奖金,计划着结婚。跟我们详细描述买房买车办酒席的开销,父母承担着绝大部分,他的20万根本不值一提。其实一年4万在这个社会可以说是很少的了,可问题是工作之后的前五年有谁能一年存下4万?

    有研究表明,出了学校,人的增值不是一个匀速上升,而是一个加速度上升,但前提是你要找对方向并且持续深耕。也就是说用平均年收入的算法来考量一个人的赚钱能力并不准确,如果找对了自己的领域并且持续专研,收入这个东西在理想情况下应该会在某个时间点呈指数暴增。问题就在于找对领域和专研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了,国外的社会经济学家告诉我们这个时间段一般是8年,这和他们40岁的年龄倒是呼应。

    回过来想想,如果你想让做了20年学生的孩子毕业后能用5年左右的时间到达别人专研了十年甚至几十年的位置是有多难。有的人毕业后兜兜转转了5年都还不一定能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都还没能找到自己的特长,哪还有心思踏踏实实工作,一心一意赚钱。于是总有很多人投机取巧,想着发财大计,他只是不清楚自己无一技之长。

    于是我告诉自己:作为一个男士,如果没找到自己的一技之长,没找到自己在社会生产中能久留的位置并且获得足够物质财富之前不要急着去寻找另一半,除非遇到一个真的愿意做你的糟糠之妻,而且是在自己父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示以30岁门槛前的自己,致以35岁时的苏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不急,40也不会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nd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