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应该这么学才对

作者: d325acc31232 | 来源:发表于2020-05-24 21:43 被阅读0次

从小到大,学英语或许一直是我们的难题(学霸例外),学习英语其实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英语学习规划和内容。就像外国人学习我们汉语,一个俄罗斯的小姐姐在中国待了7年多,才只能马马虎虎讲一些日常的中文交流。如果能把学习英语看做是我们的兴趣爱好来去学的话,那就好很多啦!毕竟你要知道,英语级别从低到高分别为:四六级,专四,雅思,托福,专八,SAT,GMAT,GRE,LSAT。

我们或许都很努力,但是错误的方法会导致我们付出得最多,成绩却最差要学会从这几个学英语的错误方法出发,找出自己的不足点。

第1. 自己的发音不够准确。

第2. 不会合理利用时间,不积极寻找机会练习。

第3. 听时养成了不良习惯,如闭眼,走神,翻译,过于放松或紧张等。

第4.训练内容太难或太易,不够实用有趣,训练方法不得当,太急于求成,缺乏耐心和毅力。

第5.词汇量太少,语法知识缺乏。

第6.大脑反应速度太慢,不会用英语思维,边听边翻译成汉语。

第7.对自己信心不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好英语呢?

01

首先,高分不一定高能,很多英语高分的学了哑巴英语,交流能力差。高分未必高能,可低分高能的概率当然更低。

基础足够好,进入英语的环境,几个月就能如鱼得水。反之,如果基础不好,即便进入英语的环境,也可能是几句寒暄过后,深度的对话完全没法展开。

在所有的语言里,英语可能是最简单好学的语言之一了。如果英语的困难指数的30,那么法语的困难指数的50,日语的困难指数的70,而汉语的困难指数——100。(突然对自己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感到骄傲)

所以,能把中文学好的人,当然一定能学好英语。

这就是信心。对应这份信心的,就是一个诀窍:坚持。

从阅读角度而言,英语比中文难。但作为非母语的语言,大家读英文觉得难,没有读中文来得容易。

所以,要坚持。坚持每天读半小时的英文书,或者20分钟也行。

读,是精读,弄懂句子的意思,把不懂的单词查字典,记在小本本上。喜欢的句子,记录在小本本上。

更重要的是,不懂的句式结构(语法),好度娘问问,或者找老师问问,记录在小本本上。

这样坚持半年,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一年,你就能感受到自己明显的进步,包括词汇量的增长、语感的提升。

语感这东西,很重要,有了它,不会的题目,蒙对的几率将大幅提高。

02

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读什么样的书。答案也不复杂,适合自己的。

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水平不是特别高的人,我建议选择简短的故事,1000字左右,打印出来一页或两页A4纸,别先读那些科技类的拗口文章,从好玩的故事开始。如果有条件,读出声来。

这样坚持下来的可能性高一些,好玩简单么。但也别囫囵吞枣,每篇故事里至少找出来三个单词(最好是生词),记录,查字典,然后记住。

三个,不难吧?一天三个,一年365天,刨除假期,就是1000个左右的单词。

900个单词,就是英国农民的平均单词使用量,够用了吧?而1500个单词,就相当于美国的小学一年级了,也就不是文盲了。

03

一、听力。

不断听和外语有关的素材,从新闻、纪实到文化、体育,不带任何目的泛听,只是培养听觉;长此以往,外语就成为深入骨髓的东西,通过对语音语调的不断模仿,语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形成,想扔也扔不掉。

二、词汇语法。

就象交朋友一样,我们无法和陌生人称兄道弟,相处须一步步来,从相识到相知,成为朋友;但如果好朋友一直不联络,感情久而久之也会生疏和淡漠,外语也一样,即便基础打得好,如果好久不接触,还是会遗忘。

许多初学者由于无法适应陌生的单词语法,一开始就输了心态。很多人完全靠记忆背单词,因脑力精力有限,方法机械,而对此深恶痛绝,何不尝试这么做呢?

背词前多看几遍结构和对应的中英文含义,看到眼熟,再着手背单词的部分。

三、大声朗读。

许多同学不愿这样,怕难为情,宁可默读,这样只能事倍功半;默读是入眼,第一重输入,而朗读是出口,第一重输出,朗读出的单词再次进入耳朵时,入耳,则是第二重输入了。双重输入的效果当然好过只看不读,你觉得有道理吗?

四、掌握语法的原理。

多看多读,多做比较,熟悉一个语法的几种情况,才会产生熟悉和认同感。

对于语言而言,99%的人如果坚持了,就能得到回报。问题在于,知易行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英语应该这么学才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rs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