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文青春文艺调频
一切都在散场——再见,那些曾经闪耀的人

一切都在散场——再见,那些曾经闪耀的人

作者: 文子微 | 来源:发表于2018-09-16 01:01 被阅读161次

        天下无有不散之宴席,盘点80 90 00年初,似乎在我们的生命力有太多可以记忆和怀念的人,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舞台上明星纷呈,而最终无一例外地散场,如今剩下的只有沉默,大时代的列车驶入这无望的涵洞,青春散场,却留下无尽怀念。

    图片来自网络

        的确良的白衬衣,夏夜的竹床,缝纫机的走线声,球形电视机里的雪花点,收音机里的单田芳,这不单单是某种对童年,少年时代的怀念。市民时代,城市成为文化的中心,小青年从喇叭裤和扛在肩上的放音机里寻求解放,端着铁饭碗的职工,业余时间读书看报围在一起探讨生命、宇宙、人生和国家大事。大学生被包了分配成了天之骄子,他们热爱舞台喜欢舞厅,可以谈情说爱吟诗作画。大部分人手上没有贷款,生活一马平川,不多不少,从繁杂生活中解放出来的人,开始寻找自己喜欢的生活。那个时代的诸多标记,值得怀念,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他承载的符号属性。

        春晚舞台:那还是一个抱着18寸彩电当宝贝的年代,电视是凸起的,人物是变形的,电视机上还有雪花点,可是就在这模模糊糊的银屏上,我能记得的人物太多了。

        费翔,80年代,唱《冬天里的一把火》,成为当年的摩登青年的偶像,街上的小青年拿着一个巨大的放音机,带着夸张的墨镜。费翔如今还在舞台上,但是已经没有往日的激情。让人联想起了摇滚,崔健的《一无所有》,零点的《你爱不爱我》……还有一只眼的江西籍摇滚歌手罗琦。当年风起云涌的摇滚一代终于散场,崔健在90年代被禁声,成为第一个被禁播,禁演的歌手,沉默很久后,据说有人找他上春晚,但是崔健提出必须他想唱什么就唱什么,终于和春晚没有办法达成一致,而再度沉默。早起的摇滚音乐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是一种叛逆和解放,在迅速盛开的同时也注定了时代命运,今天的摇滚还在,变成了晦涩,奇怪和痛苦地嚎叫,摇滚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传播无法理解的符号,歌手在无人理解的舞台独自狂欢!!

    费翔 崔健

        姜昆,当年姜昆和唐杰忠的相声是每年过年大家的期盼,看到姜昆出现大家就互相招呼,坐在电视机前观看。 姜昆的面孔还在,但是他不讲相声了,本世纪初他做了领导,之后几乎看见他都是在电视上参加会议。当然整个相声行当也逐渐衰败,马季、侯宝林、马三立相距逝世。当年主要的娱乐形式就烟消云散了。其实反观相声的发展史,其一是一种传统手艺的传承,第二是拨乱反正后的一次思想解放思潮,第三是改革开放初期市民文化的发展。渐渐的、批判讽刺不再是时代主流。精英忙着打理满地的房产、捂着不可告人的钱袋子,屌丝则在搬完了砖头的间隙,看看快手抖音,相生这门艺术,水土不复存在,就自然消亡了。

      00年初,南派的奇志大兵曾经风靡一时,但是共贫贱易共富贵难,后面师徒二人分手,再后来,他们都没有再拥有昔日的辉煌。

        小品,小品曾经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娱乐形式,我在学生期间也经常演出小品。说起小品,稍微有些岁数的人都会津津乐道,首先提起的是现在的小孩不熟悉的,陈佩斯和朱时茂,陈佩斯是著名演员陈强的儿子,85年-98年,年年春晚都有他,他不但演小品,而且还演出很多电影《二子开店》《瞧这一家子》《好汉三条办》十多部电影。99年陈佩斯因为春晚的格调变现手法等方面与当时的央视闹出了些不愉快,所以没有再次登上这个舞台,这次是他的永别,之后央视旗下的公司盗版了他的几部小品出版发行,因此陈佩斯把央视告上了法院,虽然官司打赢了,央视全面封杀他,从此他告别了舞台,影视公司也宣告关门了。

    陈佩斯 朱时茂 赵丽蓉 巩汉林 黄宏 赵本山

        除了他们,赵丽蓉和巩汉林也是非常著名的一对组合,其实我们今天熟悉的本山大叔,只是当年众多新星中的普通一枚,不过赵奶奶的生命静止在那盛开的文艺时代 ,她死后被安葬在八宝山,从此巩汉林也逐渐淡出了。

      此外还有蔡明和郭达,赵本山和宋丹丹,黄宏和宋丹丹,黄宏和本山大叔都是蓝帽子派,他们一出来头上顶着一顶蓝色的帽子,这便是当年老百姓的象征,他们曾经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当然还有巩汉林和牛群。但是之后的道路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局,老赵发达了,有了自己的飞机,徒弟们给他三拜九叩,过上了帝王般的生活,然后又突然各种传闻说老赵要被搞了,他突然惶惶不可终日,如大难临头……,黄宏竟然变成了将军,做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变成了不可一世的牛人,然后……, 从他们的人生轨迹可见一斑,时代发展,犹如奇梦怪想!人生似乎再也回不到原点,宋丹丹毅然挽着这两位当年老搭档的手走出两会会场,当年的友谊日久弥芳,而飞来的富贵却充满利牙。他们已没有了当年的模样。小品的战场已经沦陷,现在唯一留下的是当年的小字辈,蔡明,虽然在那个时代她是普通一兵,但是今天她却成了小品的台柱子。今天小品已经没有多少人还会去关注,剧本越来越少,内容越来越空,这种艺术形式成了标本。

        影视市场,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好的作品层出不穷,我在很小的事情,在外婆家过年,大家纷纷说,马上西游记要上演了,我们激动等到暑假,《西游记》我们一代人的骄傲。那时候的特效还是用胶片加胶水剪辑,特效水平现在的小屁孩都能做,但是西游记栩栩如生,直到今天仍然奉若经典。那时候西游记主角唐僧一连换了三个演员,剧组经费捉襟见肘,没有威亚就使用吊车,当时每集片酬9元不到,每顿饭5毛钱,到了消费水平高的地方,导演要自己掏钱请演员吃饭!别的不说,就比一比当年《西游记》的美女吧。

        80年代的演员难免有舞台感,有点娇柔作态的感觉,而且之前的岁月国人生活条件不见得很好,五官都没有今人立体,但是非常明显的是,他们是活泼生动的人,眼神中充满的是快乐的光芒。

        接着86年,87年电视剧《红楼梦》就上映了,红楼梦剧组参照红楼的生活方式,在一起艰苦磨合,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万元户都很稀罕的年代,不计报酬地拍出这样的鸿篇大作。从此中国人再也无法超越,和《红楼梦中人》几个亿和刘志军的恶心故事相比,那时候赢得百姓就赢得一切,并不是赢得刘志军就赢得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和这甄嬛传的年代相比,那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随着陈晓旭的离去,87年的《红楼梦》成为了人们缅怀的一个永远的美好记忆。

      再说说90年代的港片,90年代的港片,来源于市民文化,受众是广大中产阶级,虽然那时候香港娱乐圈黑社会横行,但是电视终究是市场主导的文化,在一个真大众娱乐的环境下面,产生了一大批深入人心的好作品。

        弹丸之地的小小渔村,在整个80 90年代以叫人惊讶的速度生产着电影,制造着性格各异各有绝活的新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叫今天的小孩也开始怀旧。

        当年的港片,今天虽然电影厂还在忙着,但是已完全变味,当年的明星,有的老去,有的出走,有的疯了,有的死了,有的变成新权贵。人一旦成了权贵,又如何保持心中的纯净,奢侈的财富就是没完的宫廷斗争,谁又有时间去创作好的作品。有些虽然留下了,但是已经不是昨日的他(她)。在时代大潮中,每个人像一片孤单的叶子,被潮水卷起,身不由己,谁也不能逃。

        最后一批散场的是那些名嘴。从当年的赵忠祥,杨澜。到白岩松、方宏进、崔永元、柴静 、到娱乐节目的李咏,毕福剑等等。是时代不适合他们,或者是他们不再适应这个时代。总之他们有的出国,有的做了教师, 有的开始过着拧巴的生活,有的开始逐渐没有了声音,个别是犯了错误,有的变成了娱乐的机器人,渐渐的一个个身影消失在了舞台。散场的幕布拉下,还来不及告别。

        这是一个散场的故事,摇滚不再,相声消亡,小品没落,影视剧开始变成《爸爸去哪》或者《泰囧 》,名嘴也纷纷没有声息。当年熟悉的人和事都发生了变化,当然你可以理解这是时代在前进的大变革。但我的脑海里,犹如一场曾经欢乐的宴席,今天到了分别的时候,我和你们分别,和时代分别,就算我们还活着,我们已经变成了陌生的模样。散场吧,我们的时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切都在散场——再见,那些曾经闪耀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cx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