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无知

作者: 澡花可视化读写 | 来源:发表于2023-05-28 07:28 被阅读0次

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昨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什么是教师的真工作》,其中谈到“敬畏无知”的问题。今天,小澡哥继续和大家分享吾师探讨“敬畏无知”的读书笔记。

真正的无知不是知识的缺乏,而是拒绝获取知识。正如剑桥三一学院院长休厄尔说的那句名言:“我所不知道的东西,就不是知识。”

一个令人震惊的大事实不是无知,而是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无知往往带给人盲目的自信,而不是追索知识的志趣。人往往很愿意生活在已知知识的孤岛之中,而不是选择走出孤岛,来到大海边,更不是主动到未知的知识大海中生存。

人已知的知识面就像是一座孤岛的面积,前沿的知识就像孤岛的海岸线,未知的知识就像茫茫大海,一望无边。一个人认识到已知的知识越多,所能触碰到的前沿知识的海岸线就会越长,所能遥望到的未知知识的海洋就会无穷大。在这个无穷大的未知的知识海洋面前,人往往是没有信心的,唯一颗敬畏之心,可以伴人如履薄冰前行。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一方面强调“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我一无所知”,另一方面持有“承认我们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之母”的观点,最终意识到“自知无知乃一切真知之始”。

人往往所知越多,越觉无知。爱因斯坦以形象化的方式说:“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園之外是那么多的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周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大得很呢。”

承认人人在无知面前平等,阐明了“无知之智”在信息时代的特殊价值。每个个体化生命都在宇宙间占据着特定的时空点。这就是为什么人人都必须以无知的态度面对他人,面对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生活样式。因为每个人拥有不可替代的生活阅历、心灵体验、人格特征、知识结构和社会地位,所以每个人对宇宙奥秘和人生真谛的认知和感悟都存在自己的局限性。

一个拥有无知之智的人,会以富于弹性的态度,不断反省自己,随时准备放弃自己原有的见解和信念。一个拥有无知之智的人,会以开放的胸襟,不断接受外部信息,随时准备接受新的知识和见解。一个拥有无知之智的人,会以宽容的态度面对他者的信念,以同情的理解看待他者的生活方式。

这就是说敬畏无知之心是人生成长的本色,这就是无知无觉心之本。这应是每个教师最深层的信仰。只有有了这种深层的信仰,教师才会自知无知去求知,自知无畏要拼摶。

去求知什么?“知无不言”。要拼搏什么?“言无不尽”。如何去求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作为教师的鲁迅诠释出的人生真谛!如何去拼搏?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是作为教师胡适一生的追求!因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以说是教师的天职范围,也就是教师的天职边界。换句话来说,“无知无觉心之本”即“正心”。

相关文章

  • 敬畏“无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为了考验他两个还在读小学的孩子,就把他们叫来,对他们说:爸爸有一个很大的厂房,里面是...

  • 敬畏无知

    她应该知道!怎么就不知道?!必须知道!完全没有理由不知道! 事实她可能就是在自己的以为里,就是没现实感,就抱住了她...

  • 教训

    无知者无畏 不作不死 不敬畏自然 不敬畏生命 所以搭上了自己 一个惨痛的教训

  • 舍即是得

    文/夏初荷 有人说,你越学习,越能看见自己的无知;因为无知,才会对万事万物心生敬畏;因为敬畏,才会对生命多出一点豁...

  • (一)敬畏无知的未来

    文/枫妍 今天发《我读过的那些书》文集系列第一篇 我从中学时代,便是刘同的忠实读者,很喜欢他分享的故事,也喜欢他通...

  • 2018-7-29

    有人说,你越读书,越能看见自己的无知。因为无知,才会对人心生敬畏,也才会对生命多出一些豁达!

  • 杂感·敬畏

    以前年纪小,不懂敬畏。长大后麻木,不知敬畏。不懂所以无知,不知所以迷惑。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年轻人,要远离一...

  • 家族关系――从无知到敬畏

    工作之后我对关系,更了解一些了。一个人的日子也让我以一种警醒的态度面对生活,许多懵懵懂懂的事情茅塞顿开。很多无感的...

  • 无知者无敬畏之心

    写东西写着写着发现了一个比较深刻的问题,对于一件事情认识越深刻,思考得越为透彻,越会觉得自己不懂得越来越多,自己所...

  • 保持敬畏之心

    今天看了一篇关于“敬畏是给无知预留的容错空间” 里面作者独到精辟的见解很有说服力,想与大家分享共勉。 无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敬畏无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lr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