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
第六期學員採訪作品點評 民宿主題

第六期學員採訪作品點評 民宿主題

作者: YolandaLIUsh | 来源:发表于2017-05-25 19:23 被阅读78次

學員一

1. 名字听起来很有禅意,请问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呢?

应该是偶然的灵感,不过有客人发来的感想:朴宿而居,欢喜而度。

2. 莫干山已经成为江浙一带民宿的聚集地,为什么还会选择在莫干山开一家民宿呢?

看了一篇文章讲的几个老外来莫干山旅行就决定留下来,后来就开始关注莫干山,第一次来莫干山是冬天晚上到的很冷住在一家民宿里,第二天起来,看着对面的山,白皑皑的都是霜,空气又非常纯净。院子里几只田园犬与人很亲和,就是那种感觉吧,特别好,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之前有打算在云南做一家客栈,也去云南转了几圈,缘分和感觉吧,第一家就定在了莫干山。而且这个地方资源比较成熟,开民宿不光为了情怀。

3. 那么朴宿喜度从梦想情怀,到 成为现实 用了多久时间呢?

从第一次来莫干山第二次就选址到装修完八个月时间就建成了。

4. 那真的是比较迅速的。可以介绍下朴宿喜度的规模吗?

占地三亩,房间八个有标间,大床,套房,和复式星空房,有带院的带露台的,睡床上都能看山

1-4題屬於基礎信息 有關於命名、地點、時間、規模等信息

5. 看来朴宿喜度的规模并不是很大,小而精致的感觉。您觉得朴宿喜度相较于其他在莫干山的民宿,吸引客人的亮点是什么呢?

一是风格上,而是服务。

6. 说到风格,我在网上一篇文章,介绍说朴宿喜度的设计和构思都是边想边做的,那么,经营至今,朴宿喜度是否已经达到你们的设想了呢?下一步,你们会做什么呢?

比预期要好,后面还要不断完善,硬件软件都要补充

7. 可以举例一下吗?

硬件的话比如房间内的一些设备,冰箱,播放器之类,户外增添了儿童游乐设施,软件的话一些贴心的服务,鲜花,果篮之类的。

8. 细节体现品味,我看过携程上客人给你家的评价,基本都是高分好评,看来客人对你家还是很满意的。

把客人都当家人朋友。

9. 您还记得到朴宿喜度来的第一位客人吗?

记得,还未正式开业的时候。是一位叫羊羊的姑娘,我们现在是微信上的好友。

10. 是生活中的朋友吗?

不是,来了以后成为朋友了。

11. 你们会走一些客人的后期维护吗?

都在微信朋友圈里,客人会介绍朋友来。一般客人来,我们都或多或少和他们有交流,聊天。

12. 民宿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给您印象深刻的客人是哪一位呢?能聊一下吗?

太多了。重庆的两位客人,住我们家给我们变着花样做重庆菜,住了两晚我家没空房了,住到别家每天还回来喜度做菜给我们吃,回到重庆了又给邮寄火锅料,在外面没吃过这么香味道正的火锅料。又介绍朋友来咱家。那个牛油啊真好。还有来自深圳的一帮客人,特别爱生活懂生活的四个人。

5-12題 關於民宿經營、特點、評價、客人故事,建議6-7題可合併。關於經營主題似乎還沒深挖,話題就結束了。

13. 是的。吃过四川的火锅,才知道其他的辣火锅都是浮云,各种调料也都是浮云。

是的,今天中午吃了海底捞,算可以的,但没办法和这个比。

14. 看来到朴宿的客人应该都是比较懂得生活情趣的,朴宿也是符合他们所期待的。这是您作为民宿主人,想通过朴宿表达的一种感觉吗?

对客人用心用情对待客人会感觉到的,我就是太用感情,和客人相处长一点时间他们走我都不舍,有一次都差点掉下泪来。因为客人也实在太好了

来朴宿的就没有身段,身价,在这儿恣意放松归于自然。

厦门的一帮朋友回去,发了一个圈我记得,他说在喜度不过两日回去了恍若已隔数月

15. 美好的时光总是舍不得离开。很羡慕你和客人这样的关系。民宿主要你来打理吗?

之前我基本都在,也就这一个月我在的少。

16. 没有客人的时候,你在朴宿会做些什么呢?

基本都有客人,空闲给房间换换插插花,和厨房阿姨聊聊什么菜好吃怎么做,拾掇一下院子里的花花草草。

17. 能问一下您之前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我原来算是自由职业者。

18. 现在的职业或者状态是你的理想状态吗?你觉得朴宿给你带来了什么呢?在你看来,民宿的核心是什么呢?

我觉得现在应该是我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每个人心中都有诗和远方,我与一些民宿主聊天的时候说过诗和远方,情怀都被谈烂,但我确实是为我最初的一个梦想,为诗和远方,虽然远方不太远(离家乡) 。民宿是有故事有情感有品质的生活空间,民宿的核心我想应该是主人。

16-18題是 關於主人本身,主人的"畫像"是否有經由言談當中描繪出來?


學員二

采访者:凡音

受访者:阿夸

采访时间:2017年5月22日 下午15:00~16:00

采访形式:线上语音采访

前言(說在採訪前面):下午三点,这是我第一次做采访。就像小时候拿到一本新书时,小心翼翼的保护着,感觉特别的珍贵,有着类似的心情,生怕被自己搞砸了!越重视越紧张。阿夸很亲切,安慰我放轻松。说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他不是那种会让人紧张的人。他以为是电话访问,但是电话录音,我不知道怎么操作。情急之下,我就问他可不可以用微信,文字或者语音。我文字他语音。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现在是阿夸最忙的时节,但是他还是愿意抽出时间来让我完成采访。为了不要太影响到他的工作,我们集中在一次,一个小时之内,完成了这次采访行动。

在采访之前,我在他的公众号以及朋友圈看到了关于他们民宿的很多报道,对于一些基本描述,通过那些报道,也都了解了。在不能亲临那个环境的情况下,我更想知道的是一个经营者怎么去转换和坚持的心路历程。如果是我,是否能够以这样的心态或者这样一种方式去做一个空间的经营呢?怀着这样的心情,忙乱的开始了这次的民宿主人采访之旅。

正文

凡音1:我有一个半路出家做农业的朋友,是种植梨园的,等采访完,能不能把你推荐给他。他说,农业是一项孤独却内心非常充实的职业。

阿夸1:可以。其实说到农业,我本身除了经营民宿之外,我还种了一片火龙果园。是的,也确实是一项孤独却内心非常充实的职业。你每天会为它付出心血,看着它一点点长大,开花结果,那个充实感觉确实是挺好的。

凡音2:是的,他也跟我说,这是一种享受的孤独。他孤独的时候,就学习农业,内心深处就变得非常的平静充实。因为他是半路出家,本身还在做其他行业。自从开始种梨,就感觉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但是他的朋友圈中,没有做农业的,所以只有去另外寻找同路人。

阿夸2:我做农业,我说半农,一半农业一半民宿。那其实在做半农的时候,一般我们会做到中午十二点。我是这样的,我喜欢,在每天上午干活大概到十点的时候,因为前面几个小时,大汗淋漓很疲惫很累,然后会喝很多水。后面两个小时,我就会插上耳机,边听民谣边做农业。

凡音3:说到音乐,就是我想了解的另一个事情。喜爱音乐,喜爱吉他,对你来说,音乐与农业,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是怎样的一种内在力量,可以让你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呢?

阿夸3:我本身喜欢民谣,我也弹吉他。晚上休息的时候,我自己也会自弹自唱。有时候确实。一个人在地里劳作,这个内心深处确实也是挺孤独的。一种孤独的充实。每次在地里劳作,上午劳作几个小时到十点的时候,我基本也算是比较疲劳,比较累了。音乐跟农业有什么关系呢?在我听民谣的时候,我都忘却了疲劳,继续的劳作,很快乐,享受美的音乐带给我的快乐,然后一点一滴的把地里的活做完。音乐在我做农业的时候带给了我一种力量。是的。我要感谢这片土地。因为你想,音乐这东西,你在一个很繁华很热闹的地方,你想静下心来去听,有时候也挺难的,而恰恰你跟土地交流的这个过程。没有任何其他东西的干扰,会让你更沉下心来。聆听音乐,倾听清理内心的声音。

凡音4:从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回乡之后,面对单一的生活步调,与昆虫、与土壤、与农业为伍,是怎样的一种转换过来的心情呢?

阿夸4:城市吧,有时候我们也会进城,吃个肯德基,就感觉好像又回到城市了,那之前是在北京,在北京读书。然后那个时候啊,各种瞎玩哪生活也比较丰富,确实回到乡村。生活就每天早出晚归,面对着土地昆虫这些。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就是说用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这个落实到实际的行动,昆虫、土壤、农业,你每天都面对这些,用一种美的视角、快乐的心情去看他们,你的心情也会很快乐。然后你会忘却以前城市的这种,跟哥们,朋友这种生活;其实,心情就是这样慢慢转换过来的。

城市和鄉村的關係,這是一個很大的、可以延伸討論的議題。選擇做民宿是否等同於一定要放棄城市的生活?當你習慣了城市生活你還能回到鄉村嗎?當你受夠了城市生活,你是逃離城市轉而移居鄉村嗎?

正文二

凡音5:昨天在读一些报道故事的时候,关于你的一些经历,当初你是怎么被说服回乡经营民宿的呢?工作中处处碰壁,又怎么在民宿的经营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的呢?

阿夸5:我们的民宿经营到目前有五六年了,那在五六年前整个海南。任何一家民宿都还没有,等于说我们是首家民宿。做到今年,政府这一块。海南当地政府,也开始重视。但是,我们已经先走了五六年。这过程是从无到有,就是一点一点地做,一点一点地看到它的改变。

有一些来过的客人,指导的点子还蛮多的,也包括一些台湾来的友人,他们会提很多关于民宿这块的建议。我们也会采纳,会付出行动,一点一点地去改变,把它完成。然后上次指点的人,再次过来的时候,看到他们点到的,我们都做了,就很感动。客人感动,那作为民宿主人,其实我们也是。也特别的感同身受。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地方,也去外面读过大学,然后回来,本身这里就一草一木都有我们的记忆在里面。

凡音6:就像我跟朋友聊起的,如果没有深深扎根于本地的那种经营与坚守,外在的华丽就会沦为空洞。刚刚说起,你们在政府号召之前,就已经做了5、6年的坚守。那现在,政府的措施,有给你们带来什么正面的影响吗?对你们的经营有所帮助和支持吗?

阿夸6:政府开始重视了以后,知道我们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有很多人是慕名而来,开着车就来了。正面的影响肯定是有的,因为政府那边他们会有一些公共的营销的入口。外面的人就更容易的知道我们,会来我们这边。对我们的经营来讲,肯定是有帮助和支持的。政府有邀请海南岛几家民宿的主人去开座谈会,有聊到现在有很多民宿都已经是那种交通比较发达的。我们目前走的还是一条土路。因为从高速路口下来到我们这不远,也就几百米,顶多一公里的距离。开个电动车,小汽车进来也就几分钟的事情。我们走的还是土路,这个在中国,以前乡村村村通的公路的时候,没有开通到我们这边的通道。

开会的时候,会讨论这个乡村公路以前修的窄了,两个车不好错开。等政府,路面拓宽的政策出来,就会给拓宽。而我们走的还是土路,这个差的太远了。每次客人来了都会说:你这个路太难走了。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为这个土路往里面走就没有地方了,没想到走进来还有一个人家——花梨之家民宿。

其实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的经营和坚守,才能够可持续地往前走,我很不喜欢那种外表的华丽,确实容易会沦为空洞,我也看到一些农家乐,走一些低端路线,总是会夸耀这个星期来了多少人,这半年来了上万人。老是夸这些太没有用;我们在几年前,意识到我们要用社会的理念来做事情。

凡音7:确实,我想起有一篇文章里,你说你骑一辆电瓶车好像,然后带着一群奥迪在泥路中奔跑。回头一看全都是灰。

阿夸7:当时就是,来很多客人,他们在高速路口那边不知道怎么进来,我就骑了一个电动车去给带进来,我在前面,有的开得慢,我就回头看,因为是土路,好久不下雨,那些豪华的车都在这个灰尘的烟雾当中,好不风光。

所謂的堅持初心,對民宿業者到底是什麼?他所承擔的代價和成本是什麼?先驅者先行者的寂寞、後來居上的第二波跟隨者、後知後覺的大眾消費者,作為民宿從業者要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這過程中可以讓我們看到什麼?

正文三

凡音8:你提到社会的理念,其实与其说民宿,我觉得你们已经有在做社会企业的概念了。我也看到了你们跟台湾的桃米村结缔,你也去了那边学习。能跟我谈谈,这个社会企业,生态村、以及去那边学习的体验和感悟吗?

阿夸8:说到生态村,我们希望这个村是一个健康的村,比如说做农业,我们会鼓励大家不要用除草剂,我们知道除草剂对于土壤,对于生态的破坏是致命性的。我们用的水里面,地下水,喷了除草剂会通过水的渗透,流到地里,破坏了整个生态循环。最致命性的就是,破坏到你的饮用水都有问题。所以,我们回来,我们鼓励荔枝农不要用除草剂,我们这边种荔枝的比较多。

说到社会企业,我们怎么用这个理念做事情呢?我们帮农民卖荔枝,鼓励他们不要用除草剂,我们收的价格要高,我们卖荔枝的同时,已经解决了荔枝农荔枝能够卖到更有尊严的价格,本来农民就应该得到那个价格,而不是被中间商、收购商压榨,我们卖了这个以后,农民赚到的钱,我们也有钱。这个叫共赢。也就是说用社会企业的理念来做这个事情。而不是说学雷锋做事情,我帮你卖荔枝,而我的面包还不知道在哪里,不是这样子。

我们去台湾,就会看到台湾,环岛、生态游,农业生态、生态旅游、自然解说等等一系列的。我们都有体会到,看到,都有听人家的解说。那我们出去学习,就要多看多听,回来我们也要付出行动,一点点去做。

我给你讲个案例,你就懂我们确实是去外面读过书也去过很多地方看过学习过,开阔视野了跟没出去过的区别在哪里。政府邀请我们去开民宿座谈会的时候,身边有好多人都喊着要开民宿。有些做农家乐的说,我要开一个民宿,我要把松鼠关起来养,然后让游客来看,搞得跟个动物园一样。如果是我们,我们会怎么做呢?我们会让这些动物们生活在自然中,我们可以拿个望远镜,或者是蹲个地方,实地去观察他现实的生活状态,这个也叫自然观察,自然教育。去台湾,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的环保理念真的是太好了。从娃娃抓起,整个社会一层一层对身边的垃圾分类、环保,对自然的友好,这种种,我们真的是差太远了。

凡音9:你很幽默诶,这是不是也是经营民宿所需要的一项技能啊?

阿夸9:也算是吧。说到民宿主人,我们去台湾,也看到就是民宿主人,他很真诚,有一次,我们去的那个叫利物民宿。主人带我们去夜观,还带我们去看《青蛙共和国》,就是青蛙比较多的桃米村,回来会做PPT的分享;我告诉你,他幽默在哪里,青蛙,公的体型比母的小,公的骑到母的身上,然后主人就说,你别看它这样哦,气场好是没有用的,因为它骑在上面,但它没有身体器官上的接触啊。

凡音10:其实,我看你们的报道,看下来,就是有一种感动在里面的。因为,我看到的是实实在在在做事情的。马云说:他是,用经商的手段在做慈善。而有些是用慈善的名目在经商。确实就像你上面所说的共赢,你们是怎么一步一步地坚持到今天的呢?

阿夸10:我们确实是实实在在在做事情的。直到目前为止,政府这一块对民宿的一个补贴,到目前为止一分钱还没有;那我们也听说就是,另外一个村的那个民宿已经拿到政府的这个补贴。那我们也不太了解他,那个算不算是真正的民宿,但没办法,人家就是有关系,能拿到钱。也许这就像你说的用慈善的名目在经商,以这个民宿的名目去拿到钱,然后后面的就不管了。其实现在的农民,你说让他坚持,其实也蛮难的。但是有些农民,他也很聪明。他也会慢慢的意识到,比如说,你要做生态村,你要做生态农业,有些农民就意识到除草剂很危险,所以,我们一开始回来的时候就希望能够这样做。那我们回来,才会有意义。

凡音11:给予未来的民宿建立者,你会有什么样的建议,有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可以借鉴的呢?

阿夸11:民宿,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是以盖民宿来挣大钱的想法,我的建议是不要做,因为你会挣不到大钱。但是你经营民宿的时候,你会一点一点实现很多你喜欢做的事情,你的爱好与兴趣,你的专长,这些通通都会派上用场,那你要是说我要挣大钱的话,那就不适合了。民宿,它会让你有一定的收入,我们说的生活的面包,还有一些日常的开支。那挣大钱就是不可能的。有些做的很成熟的民宿,做十几二十年了,都还在,又投入又维护又更新。你会发现,那个客房、餐饮还有民宿的活动,这些带来的收入,基本不会挣很多很多钱。像政府鼓励的致富致富,那是不可能的。经营民宿的时候,你会很享受这个过程,会让民宿主人投入很多的心血,这些都是你喜欢做的事情。

民宿的经验,也谈不上什么经验。我们其实也是从无到有,我们没做过民宿。光说去台湾看一下,看一两次,能看到的经验,还是蛮少的。那你回来做的过程,会摸索自己的实际的经历,去体会,去一点一点做,类似于摸着石头过河这种感觉。在岛内,甚至在中国,可能大家碰到的都比较少。但是,老实讲,民宿这块,在内地就像婴儿一样。它发展在一个很初期的这样一个阶段,就像婴儿,那他都爬了,一点一滴的学了,一点一点的成长。

如果分段落之后,标题如何提炼?当对方的表达比较丰富的时候,我们如何精炼语句?当你看完整篇你觉得要表述的重点是什么?如果要穿插一些照片你会希望是那些照片?你想读者看完这篇文章,会亲自想去这民宿住住看吗?

出去與回來,我們看過了更好的東西,我們見識了更落後的地區,自己的平衡點在哪裡?


學員三

在浏览她朋友圈的时候我就有种感觉

我的采访对象会比我想象中的典型民宿主人来得酷

以下Annie为采访者,Cherry为我们如果小院的主人曹芳

Annie1:Hello,曹芳,你真的不是那位独立歌手?

Cherry1:谁,有个歌手也叫曹芳?我会去听听的哦...

/// 不同于文艺写意的其他民宿主人 ///

Annie2:对,曹方是一个独立歌手,所以歌手演员们开个民宿在我印象中应该是蛮自然的事情,文艺圈的人做文艺的事情,那你做民宿是什么契机呢?

Cherry2:我本身还有一个身份是一家软装设计公司的创始人,早年也在英国读过城市规划,所以一直以来我都还算是在做和专业相关的事情,并且热爱它。但是我这家设计公司在杭州的钱江新城,平时我内心还蛮期待有一个清静又离西湖更近的、能和我客户常常聊聊天的地方,一直在找啊找...后来我一个朋友移民澳洲,他的一处小院子(也就是现在如果小院)要租出去,我于是就把这个地方租了下来,并且非常喜欢,一下子就付掉了两年的租金,并发挥我设计的专业力,把这里设计成我喜欢的样子,买来喜欢的家具,并最终决定在这里经营民宿了。

Annie3:这两份工作对你来说你有更热爱的吗?

Cherry3:这两种的经营体验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首先肯定我热爱做设计,读书也好,从业也罢,我一直在这个行业做到了创业,并且靠创业赚的钱经营起了这个并不能盈利的民宿。这两者还是能相互补充和给我一种交互的职业启发的,比如:设计这块的工作太累过后我可以换种心境投入到经营民宿里去放松,而经营民宿过程中更多接触大量的客人,更懂入驻客户的需求,对我做样板房设计(设计公司那边主要的业务内容之一)有极大的启发,我又带着新的灵感回到我设计的业务中去疲劳感顿消。所以目前我的状态就是非常享受这两份工作的同时存在,非常滋养。

/// 每个民宿宝宝长有它主人的一张脸 ///

Annie4:在我看来,民宿的主人们真的都是生活颇有情趣,光鲜收获也应该挺多吧?我们可以同时聊聊这些美好背后的付出吗?

Cherry4:光鲜这个就看大家怎么看,目前国内95%的民宿是亏损的,很幸运的是我们还能收支平衡。我基本不懂财务,也没有正儿八经地为小院算过账,在我看来可能我有幸保持平衡状态的原因,是因为我每次收入的钱特别乐意继续花出去,比方说:虽然我们一晚租出一间房也能收500多,但是如果万一出点小麻烦,厕所堵了,我们这景区的位置上门修理动辄都是200起,加上床单清洗,清洁维护,基本就又花掉了,加上我对这块要求又高(我的床单是和四季酒店的清洗是同一个地方和收费),我希望钱花在用户能体验到的细节上......还有我们小院的床垫,和杭州大厦里5万一个的是一样的级别和工艺,因为我爸爸就是做家具床品的,所以我自然对这块也是有更高的要求,好一点的是我也有比较性价比高的拿货渠道。 另外说付出,我认为亲手给客人做早餐烘焙,不停更新菜单,这些事情于我本身也是蛮幸福和快乐的,所以这个点算付出不算?可能也算吧,但是真的感觉蛮幸福的。

Annie5:所以大概这样,我们遇见的都是美好的人吧?还是也有一些比较意外和伤脑筋的事情?

Cherry5:有,还是有的。虽然认可和结交的朋友远远大于不愉快的事情,但总还是会有人不理解。以前我做设计工作因为都是和房产商打交道,有了合同事情都比较简单,然而做民宿遇到的问题会更琐碎更不在意料,这时候就会想到我妈妈教我的“好的时候要想到不好的时候,不好的时候也要多想想好的时候”,而且跟更多客人后来成为很好的朋友的这种鼓励远远可以很快修复委屈时候的小情绪。所有不愉快的事情都能让我做得更好。

Annie6:能坚持下来一定也更多是来自绝大多数人的肯定和喜爱,这个我相信,和你交流我也有一些基本的认识了,但还是希望你来总结一下自己。

Cherry6:我就是简单,有点天秤座的完美主义,也很敬业,有执行力,想到就去做,也常常和我团队的小伙伴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宁可吃亏不占别人便宜。这点我想说说之前去美国一次民宿之旅,那次抵达一家人家,打开冰箱是房屋主人为我填得满满的饮料和食物,我非常的感恩和欣喜,走的时候我也特意去超市买了很多的食物和饮料回来还给了他。并且都是特意去挑选更好的商品放回去。

1-6題描述了 起因、職業生涯、背後的故事、突發的狀況。並要求對方對自己目前的狀態做一個自我評價。

/// 如果你也曾有一颗养民宿宝宝的心... ///

Annie7:所以你在经营民宿的过程中一定也受到这些美好点滴的启发,你能谈谈你认为做民宿的门槛吗?

Cherry7:目前西湖边,就西湖边一共有2800家的民宿,(特别惊人的数据)我们有一个民宿群,每到周末总可以看见一些经营不太理想的在群里寻求其他店的介绍和帮助,所以民宿还真是有经营差距的。从我经营民宿的经验看来,有两点是必须的:审美眼界和专业服务。我没法去太多关注别人如何如何做,但是我在小院日常经营上最有体会的就是这两点,做好了就会得到不错的回馈和口碑,要知道口碑对于经营民宿的重要性......

Annie8:那你眼中一个好的民宿或者你对小院的期待又是怎么样的呢?

Cherry8:大多数时间主人(我)需要驻店,和客人在一起,同吃同住,发自内心的把这儿当做自己的家一样,客人就是朋友。比如,之前我这儿有两位房客发生了打架的事件,一位醉汉发出一些惊扰到隔壁(隔壁客人带了很小的baby),于是小baby的爸爸就把喝醉的小伙子打伤都进了医院。当时有人说:这情况你去劝劝两边,和解一下,和解下就好了。可是我还是放心不下孤零零入驻被揍的那位朋友,在大家冷静以后,我还是领水果去医院把他接回了酒店,并找隔壁打人的客人聊天,希望大家不仅只是冷静了就算了,还是试着去体谅一下彼此,大家彼此再说句温暖的话,所以这件事最后的结局并不只是劝解了两位住客,更是让他们彼此能重新感受温暖和关爱。

/// 当这个孩子要长大了 ///

Annie9:所以这么棒的主人,你打算往后怎么来对现有的小院民宿经营做创新和突破,还是就想经营好这样一家呢?

Cherry9:小院的模式我还是会一直延续目前的感觉,我会保留它原汁原味吧,所以暂时没有想过创新。但是会新做一家全新风格的民宿,还是西湖边上,我有信心它能承载一个新的文化去给跟小院客户不同类型的人提供服务和体验。今年10月份可能它就会投入服务了。

後面幾題描述了競爭業態、競爭門檻、口碑的重要、對未來的展望等。

相关文章

  • 第六期學員採訪作品點評 民宿主題

    學員一 1. 名字听起来很有禅意,请问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呢? 应该是偶然的灵感,不过有客人发来的感想:朴宿而居,...

  • 採訪課第五期學員作業點評

    學員一: 採訪課第五期 邹晓婉:游走在艺术和咖啡里的超然行动者- 采访作业 2017.4.26(這裡可以補上作者名...

  • PBL教學技巧知多少

    PBL教學是我在大學教書一向採取的教學模式。 在教學課程中以國際會展為主軸融入新聞採訪、媒體公關、廣播教學加上專題...

  • 期中考週也是上台報告時刻

    在高雄大學開MICE課程以PBL教學模式帶著學生做採訪讓他們 採訪會展人物瞭解辦一場活動台前幕後的過程,能否挖到此...

  • 大師出馬--談高雄如何成為半導體基地

    110-2學期進入第八週,轉眼就要期中考週了。 為了安排兩組同學的期中採訪主題“高雄如何成為南臺灣半導體基地及元宇...

  • 會動的文藝復興 藝文展

    第四度來科工館會動的文藝復興現場是陪著高雄大學的學生來做期中採訪。 藝創系的學生特別來採訪這場重量級的展覽做足了功...

  • 學習心得2

    #學習 上次的學習心得有戰友點評,大概意思是要我從更全局的角度做論述。我懂他的意思,不過對我來說,標題命名為心得,...

  • 【Z】李欣频采访稿 | 主题:业力

    2018年7月魅麗雜誌的採訪稿 主題:業力 採訪者: 阮嵐青 內容: 業力來的時候,既不好也不壞,只是一個力施出去...

  • 翻轉式教學的實踐

    稍早在跟下周某課程的聯絡窗口聯繫,窗口表示要採取翻轉式教學,講義要事先發,讓學員先預習,並帶著問題來教室,我回說太...

  • 周會收穫

    今天發現了自己的一個盲點。 讓我明白了,以解決問題為前提的挖自己的問題,才能讓我們快速的走出情緒,並能引導學員,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六期學員採訪作品點評 民宿主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mz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