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70780/351dfe037bceaba4.jpg)
最近组织了一个百日打卡活动,今天是第21天,到今天虽然还有很多人坚持每天打卡,然而21天他们真的形成习惯了么?答案是否定的。部分人是为了完成任务,部分是是为了获得奖励,可能只有少部分人在这21天之后会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21天效应(百度百科)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根据我国成功学专家易发久研究,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然而,21天并不能养成一个习惯
无论是7天、21天、还是90天当我们想形成一个新的习惯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无时无刻会有各种因素干扰着我们。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意志,甚至可以说是逼迫自己,才能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只有每天不断地提醒自己,坚持,不要放弃,才会有希望克服这个时期。但是只要有一个因素影响了我们的计划,可能就会打破我们的新习惯,所有一切功亏于溃。
形成一个习惯为什么这么难?
1、旧习惯会与新习惯的抗衡。
当你已经习惯了一种固定的思维定式的时候,想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改变,你的旧思想观念就会在心里筑起一道城门,堵住新观念的进入,只要有一点稍微的松懈就会被拒之门外,只有通过一点点的坚持,不断地根深蒂固你的观念,才有机会变得强大,推开城门,攻破城池。这需要你7天甚至21天的思想斗争,这期间你会很痛苦,要不要早起,早起看书真的有用么?我多睡一个小时会不会一天精神更好,很多旧的观念影响着你。
2、理念和新习惯的融合需要一个过程。
第一阶段需要用己不自然的,用意志进行克制自己,可能只能达到表面的接受和顺从,对外显示尽管已经有了新的观念,但本质还未改变。最好需要有什么奖励或惩罚作为激励,如果完成了会有奖励,失败了要接受惩罚,比起惩罚,再坚持一段时间似乎更容易让人接受。第二个人阶段是内心认同阶段。需要你主动接受这个习惯,觉得这个习惯对你有用,你需要肯定它对你的帮助。主动地,有意识的接受这个习惯,知道认同。第三个阶段是内化。让这个习惯完全融入你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刻都影响着你。
3、新习惯需要不断的重复坚持才能有效。
实践证明只有很少部分人能够21天形成习惯,更多的人需要不断重复21天的内容进行根深蒂固,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只有不断地重复坚持才能产生效果、
但是,我还是希望你依然能够坚持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在开学第一天,就曾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学一样东西,就是把胳膊尽量往前抬,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他示范了一下,结果,所有学生都笑了。
“老师,这还用学吗?”一个学生打趣道。
“当然,”苏格拉底很严肃地回答道,“你不要觉得这是件很简单的事,其实它很困难的。”听到这话,学生们笑得更厉害了。
苏格拉底一点也不生气,他宣布说:“这堂课我就教大家好好学这个动作。学会以后,从今天开始,每天你们都要把它做100遍。”
10天之后,苏格拉底问:“谁还在坚持做那个甩手动作?”大约80%的学生举起了手。
20天之后,苏格拉底又问:“谁还在坚持做那个甩手动作?”大约50%的学生举起了手。
3个月之后,苏格拉底又问道:“那个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谁在坚持做?”这一次,只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
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的柏拉图。
也许21天并不能形成一个习惯,但是这21天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努力,可以看到自己微小的改变。你由每天抽一包烟到现在只抽5根烟,你由原来的每天2点睡觉到现在偶尔很晚睡觉,由原来的不看书,到现在21天看一本书,这些所有的改变,都是你21天的收获,是你努力改变自己的的结果。
也许21天不能让你养成习惯,但是21天后你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