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2小时10分钟 写作时间:2200 阅读需要5分钟
英雄人物的刻板形象
这几天一直陪着家人看央视大戏<<于长龙>>,实话说,山西影视集团出品的这部片子实在是良心剧集,情节跌宕,生动真实,十分精彩。全家人都很喜欢。
于成龙作为剧中的主角,无疑是一个经典的英雄人物的形象,刚直不阿,不畏权贵,一心为民。
塑造英雄,自然需要有英雄的样子。对公他大义凛然,为官处事一身正气。在私生活上,有一些细节也来得十分有趣。
比如有一次家中聚餐,他看到席中有一盘肉,就大发雷霆,说不过节年的,为什么如此铺张?后来得知给他的身边小姑娘过生日,才转怒气为歉意。
还有描写他为官,永远每次只做一套官服,为了节省布料。
其实这种塑造英雄人物的方法我们应该十分熟悉。在我们电视中、图书里、课本上,英雄们仅仅是为国为民,还是不够的,私生活是绝不能有丝毫失德之处的,而且似乎更加重要些。毕竟有能力的人很多,但想成为英雄,那么必须在个人私生活上严格到极限。有的时候可能都不仅仅是严格了,甚至可称为极端。例如于成龙这样的形象,节俭、自律是最起码的要求。
回忆一下,这样子的英雄描写几乎成了基本套路。总结这种性格特征就是:
中国式英雄是无私欲的
这样的例子实在很多,随便翻翻就可以举出一堆。例如古代的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现代的有:雷锋,领工服的时候只要一套,剩下的一套要节约给国家;焦裕禄,忍着剧烈的肝痛,还要冒雪走访九个村子,访问几十户群众。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肝癌后期的时候,护士噙着眼泪给他注射止疼针,他感到自己的病已无法治疗,便摇摇手说:“我不需要了,省下来留给别的阶级兄弟吧!”;至于很多报告文学里面的主人公,为了搞科研,搞演习,为了按期完成国家项目,连老婆生孩子,父母病重都难以回家陪伴……
我有时想,如果能够时光回溯,我们能回到那些历史上英雄的时代,亲眼看看他们的生活,他们也未必不是一个有各种私人爱好的人。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的文宣、故事里面他们就变成了这样禁欲的、无任何癖好的形象呢?以至于对自己、对家人几乎到了严苛的程度?
为什么这些故事里,不断的使用这样一种叙述方式呢,而且几乎是千人一面的程式化的方式?其原因不过是为了迎合。迎合谁呢?自然是迎合读者!
为什么非要如此塑造英雄?
认为英雄是一个没有私欲的人,正是植根于我们心中的企望。
英雄在我们文化中往往是一个完美的存在,可以为别人付出一切,但不能为自己谋取任何利益,甚至为家人孩子谋取利益也不行。与此相对的,如果因为百姓福祉,如果对家人孩子冷淡相处,照顾不周,却是被鼓励的,并且往往会被描写成必然付出的代价。
既然是文化属性,那么也不是现代人才有的口味,从古代就一直是这样的。
例如和尚。无论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还是邻国日本,和尚都是可以结婚吃肉的,只有中国的和尚是不能吃肉娶妻。中国人无疑把佛教文化往中国式英雄的概念里面套入了。所以我们对佛教的观感一直甚好,信服者众。佛教香火之繁盛,位于中国宗教之首。
可以看出,我们不需要英雄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只需要他们成为一个符号。
我们文化中具有反欲望的倾向。个人的欲望往往跟很多负面词汇联系起来,例如穷凶极奢、欲壑难平、人欲横流、势欲熏心、适情任欲、蛇欲吞象、克伐怨欲、权欲熏心……主流文化不宣扬欲望的纵情,而讲究“克己”,消除欲望被认为是一种美德。“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但对于活生生的普通人来说,欲望极难消去。更何况,正当的愿望和过度的欲望也只不过一线之间,难以界定。
所以,当英雄人物形象在建立的时候,往往矫枉过正,干脆让英雄变成没有欲望的符号。这样,我们不用纠结英雄的形象是否彻底的光辉伟大--私欲都消失了,你还说英雄不伟大,难道你能做得到吗?
这样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仰望英雄了。我们永远不能像英雄一样断绝私欲,与家庭亲人彻底割裂。虽然我们活得更加自然,但也不能像个英雄般光辉伟大了。
英雄的代价
当我们仔细分析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另外的一个特点也很有共性:
英雄们往往都不够快乐
基本上,一个英雄人物展现的表情里,80%都是皱着眉头的。他们快乐极少,永远有无穷无尽的忧虑袭来。
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英雄在被刻意剥夺私人欲望的同时,个人情绪也在被悄悄抹去了。他们可以悲痛,可以豪情,可以欣喜,但就是不能快乐。快乐这种情绪太过具有私人属性了,所以必然被有意无意的被隐匿掉了。
非黑即白是小孩子的世界观,可惜遗憾的是,我们很多成人世界观也并没有逃出这样的窠臼。
我们可能更倾向于把英雄和平民割裂开。英雄塑造起来就应该伟光正,光辉万代,不遗余力。但平民就更加局限于小家庭小利益,不顾大局。一个常见的桥段是非要英雄来触动我们的格局,我们才能进步,而英雄却天生具备高大英明的光环,这不是很假的描写方式吗?
对英雄人物的高标准往往达到非人的高度,我们甚至愿意让他们近神。
神一样的英雄总是与我们的生活割裂的,如果想让英雄之气来自我们的内心,就首先要消解厚厚包裹在英雄这个符号上面的壳,让他们也真正与普通人联系起来,等同起来。
我宁愿希望英雄是这样的人,当他们追求大义的时候,勇于奋斗,格局开阔。但平时他们也是正常的人。也会爱妻儿爱生活。总之他们也只是普通人而已。当公私冲突的时候,多考虑一下自己,也并非是什么万恶不赦之罪。
有一个现象,现在对中国英雄式的定义,越来越有扩大化的趋势。常见在微博上面,对公众人物,例如明星的道德标准定的十分之高。购买日货被斥不爱国;晒晒日常被指责炫富;发牢骚被认为耍大牌;还有在国庆日没有及时转发阅兵式的,都会被铺天盖地的职责谩骂,可以说很多人的正义观如此脆弱,很容易被深深戳痛。
所以很多在微博、公众号大喊果取关的那些人,内心深层次的想法可能也是这样。
“关注”这个动作代表他们的认同。这种认同十分之深,甚至有种膜拜感,这种感觉已经类似被人为拔高的英雄观了。所以他们容不得对方与他们的想法有不一致的地方。假如出现了不一致,这一点瑕疵对这段关系是致命一击。他们是很难接受这点的,所以需要立即脱离这段关系。但关注只是交流,并非为了崇拜,不要要求别人各方面都无懈可击。如果无法平和的接受这点,不就是类似对英雄观的一种矫枉过正么?
英雄无需被神化,我们做好自己没什么不好。我们也无需全心的崇拜英雄,英雄也可以有种种缺点。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点,这个世界一定是会更美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