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我们都知道学习的事情是孩子的事情,家长担着这个责任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怎么样做孩子能够自己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呢。
前几天有一个家长和我说儿子让妈妈教他做作业,妈妈为了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就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应该你自己来完成。孩子哇就哭起来了。妈妈很郁闷,对我说:“难道我要辅导他吗?这样他产生依赖心怎么办?”
昨天晚上一个女孩子用手机短信和我交流,说心情特别不好。她因为晚上既要练舞蹈,还要练习弹琴,还要运动,就和妈妈商量怎么安排这几项活动。妈妈说:“练舞蹈是你的事,关我什么事?”然后就走开了自己特别伤心。
我特别理解这两个家长,本意是想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但是妈妈的回应,听到孩子的耳朵里就是“妈妈根本就不管我”,冷冰冰没有温情。
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顺利承担他自己的责任,而不伤害亲子关系呢?显然不是家长说“是你的事情”,或者家长走开孩子就自动承担的,需要一个过程,或者说需要一个契机。
我们常常说,家庭教育是一个机会教育,需要把握每一个教育的机会点。家庭教育是一个熏陶的过程,是一个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不是靠哪天家长突然给个界限,把孩子推开,他就不依赖了,就承担责任了。
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是通过哪些方式让孩子自己承担起了学习的责任。
孩子在低年级还没有能力承担学习的责任,因为在学前班和一二年级的时候,他对学习的方法还没有掌握,对学校的规则还不能完全理解,自我管理还没建立起来,写作业的事情对他来说是个新挑战。这个时候是需要家长在旁边给他精神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支持,不会做父母可以辅导一下,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在我的身边我是有底气的啊,我不孤独”。他就更有勇气参与学习这件事情。
但是随着他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我们就要适时的退出。我记得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孩子开始有写作文的练习了。有一天孩子说:“妈妈,这个作文我不会写,特别难。”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冷冰冰地告诉孩子说“这是你的事情,和我没关系”孩子就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关心和爱得不到支持,他对学习就会感到恐惧压力甚至焦虑,而且会因为妈妈的拒绝而难过。我选择的方式是说“宝贝儿,放心,妈妈当年的语文都是考第一的,写作文儿是妈妈最拿手的事儿,妈妈来辅导你”。孩子的心就定下来了。我和孩子一番讨论之后,指导着孩子写了一篇非常优美的作文,我记得是叫《美丽的秋天》,孩子也很开心把作文抄到作文本上,我也心满意足地去做自己的事情了。但是在抄作文的过程中,孩子忽然伤心地哭了起来。原来这是一篇看图作文。孩子大哭说“写错了。”我借机对孩子说:“哎呀,宝贝。太难受了,你这么难受妈也很难受,看来妈妈真的靠不住呀。虽然妈妈非常爱你,非常想帮你,但是你的事情只有你才知道,妈妈不知道,所以妈妈是靠不住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孩子一起的时候也说了几次这句话,孩子就笑着说:“妈妈,你不要再讲了,我已经知道妈妈是靠不住的了。”这件事就是让孩子知道“妈妈爱我,妈妈想帮我,但是妈妈帮不了我,因为我的事情只有我自己知道,妈妈是帮不了我的”。在学习上,这是我印象里第一次给孩子植入“学习是他自己事情”的观念。
对于小学生检查作业并签字是每个家长都要做的事情,到了三年级我就开始对她说:“妈妈可喜欢检查你的作业了,写得这么漂亮,这么整洁,赏心悦目的很好看。只是妈妈会有一个担心,现在妈妈帮你检查了,考试的时候怎么办呢?妈妈觉得把你检查作业的能力就给你扼杀了。要不宝贝儿你自己学着先检查检查,如果你不会,或者自己实在弄不懂的,爸爸妈妈再指导你?”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容易交流,这时候的爸爸妈妈和老师在他心目中还有权威,很容易听从。于是孩子开始自己检查。我很快就跟爸爸说:“我们孩子超过其他所有同学了,别人需要爸爸妈妈检查,咱们闺女都会自己检查了,我们只负责签字就行了。我们怎么养了这么棒的孩子啊。”这个时候妈妈的表扬,让孩子很容易产生成就感。自此,再没有给她检查过作业,作业就成了她自己的事情。
小升初的时候,我们在一起讨论考哪个学校,我说:“宝贝儿选的学校必须是你自己喜欢的。你在里面学习的时候才愉悦,如果是爸爸妈妈选了一所学校你不喜欢,学习起来状态也不好,妈妈希望你有一个很好的学习状态,心情愉悦的上学。于是他就选了一所学校,就是他现在所在的这个中学,每天挺开心的。
这个春天,因为疫情需要在家里网络上课的时候。孩子已经很顺利地自己承担学习的责任了。从早上早读,一直到最后的晚自习,都是自己来安排。妈妈爸爸只做好后勤,因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这个认知的种子已经在她的心目中发芽了,理所当然是她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某一天告诉她说“学习是你的事情,和我无关,不要找我”。
要想让孩子自己承担学习的责任,最忌讳的话“快去给我做作业”,“你又给我考个不及格”,等等。因为孩子作业没写好,因为考试没考好,家长气得不行,这都是家长承担学习的责任,不肯放手的表现。
孩子考的成绩好,我会说“你肯定很高兴,分享你的快乐,我很幸福”,如果孩子没考好,我会说“这次没考好,让你很难过,妈妈很心疼”,学习的问题始终是围绕着她自己转的,我只是妈妈,只负责爱她。
那么,希望孩子自己承担学习责任的家长朋友,就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吧,只是在孩子的情感情绪世界里,一定要让孩子感知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只有坚信父母始终支持自己的孩子,才更有勇气和能量承担自己的责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