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文章稚嫩,还有一些调皮之处,决定在重新写一篇,新鲜的可以到公众号中查看,可能过几天就出了。
请注意所有问题背后都有无数的问题,而答案可能只有一个,所以不要怀疑任何问题,只要是问题就是好问题!
(下面言论属于馆长个人猜想和证明,运用数学的基本原理,假设,证明假设,如反对或听信馆长一面之词,出现任何后果请联系馆长,反正他个人也无法承担。)
这个大胆的猜想就是个好问题,那么,你们觉得审美能影响寿命 吗?
(预期寿命前十名 来自网络)
日本蝉联全球各国平均寿命榜单第一
在此份报告中,最受人关注的是平均预期寿命指标(life expectancy at birth)。根据数据显示,全球总体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2岁,其中女性寿命预期仍高于男性,前者为74.2岁,后者为69.8岁。(注:平均预期寿命是在一定的年龄别死亡率水平下,活到确切年龄X岁以后,平均还能继续生存的年数,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居民健康水平的一个指标。它以当前分年龄死亡率为基础计算,但实际上,死亡率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平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假定的指标。
先看到了全球寿命对比,日本全球第一,还有说香港的,当然也有欧洲国家,西班牙啊什么的,都行,谁当第一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倒数第一的也看到一点希望。
长寿当然是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还有不死,长生,永恒等问题。
生活像一团麻,生活像一杯酒,有些人也不知道活那么久是为了什么,就是想活着,所谓的稀里糊涂过一生。
馆长4年前的文章,还有偏颇,但这个方向是有意思的,可以研究研究,最为一个课题也挺好,只是没人支持,这个庞大的体系还是很难调研的,如果有人支持,馆长愿意研究一下,审美与人类寿命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为什么能长寿?我记得有很多这样的采访,百岁老人自豪地说,看美女!看帅哥!有的说吃肉,有的说禁欲,也有纵欲的,有的说喝酒,有的说抽烟,有的说洗澡,有的说琴棋书画啥也不会就会种地,至于养生秘诀,他们不可能告诉你的,你们都学会了,人家怎么活啊?改变基因那个风气这几天没了,我也没细看,又不买,也买不起,也晚了,不买就不看!
不过心中没有美好,会留恋人间吗?后来(文章写的时候还没有这一期)“十三邀”采访蔡皋,非常美好的一期节目,曹老师说能看到一个绿色,这一天心情都是好的,能发现美食一种能力。
这个主题后面还会再聊,馆长学艺术的,也是艺术工作者,所以聊美食常态,但现在看看几年前对这个话题的认识,也挺有意思的,那会儿写东西还挺野的。(现在也没圈养哈)
我想啊,对于改变基因固然好,不得艾滋病,还可以不得癌症,未来的人类都可以长寿了,那为啥不直接从鳄鱼,王八等那些动不动活几百年的生物基因里弄点和人搞搞,让人长寿呢?或者灯塔水母(说可以长生不死)的基因,拿来吃点,可能某些高官富豪已经在用了吧?
说到长寿我们还得养生,主要还是吃什么(吃什么补什么),什么生活习惯(是动是静?),但我突然想到一个点,是不是和审美有关呢?
什么是审美能力?
度娘说是艺术鉴赏力,
艺术鉴赏力,亦称审美能力。是指人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指审美主体凭自己的生活体验、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有意识地对审美对象进行鉴赏,从中获得美感的能力。审美评价能力指在审美鉴赏基础上,对审美对象的性质、价值、形式和内容等进行分析,并作出评价的能力。审美创造能力指在具备一定的审美感受、鉴赏和评价能力的基础上,运用某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 创造美的艺术形象的能力。审美能力是后天培养的。发展审美能力,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
我觉得不对,起码不完全对,艺术本身还在混沌状态,鉴赏艺术一方面是专业范围做的事,一方面是相互抚慰共生共存的,一方面是外界给的“神力”,现在看是思考的能力。
馆长认为审美能力是一种原始的生命力,是每个生命都应该有的能力,但是后天的社会群体,知识文化,生活经历等因素让我们掩盖了这份能力,慢慢的消失了这种能力。
不能和那些早逝的艺术家比啊,他们都是生病了的,或者决斗啊,自杀什么的折腾自己,了结了自己,不是不懂得欣赏人间的美,而是觉得太孤独,要不都还行的,你们看毕加索,达利,齐白石,张大千等艺术大师都是长寿的哈。
所以我大胆的推断艺术可以让人长寿!
我们古代就开始研究仙丹,渴望可以长生不老,也不知道有没有成功的,现在也不好推断谁还活着,万一哪天来个先秦的哥们儿说他也是《来自地球的男人》呢?
日本,欧洲都是艺术之都,随处可见的艺术品,皇家贵族的不说,用心设计的民用建筑和各种设计产品到处可见,要知道能把一个东西挖空心思做设计的,那这个东西质量应该不差,不过怎么衡量什么是美的,什么才是好设计呢?
我们来看看哈,选一些美图,赏心悦目之余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当饭吃。感受一下就知道什么是“美”了。
你觉得呢?美美的不?太美了!太有想象力了!当然这也是一种美,只是一种美而已,还要接受更多的审美形式,不是说不符合一部分人的审美,节贬低另一部分人的审美。
我们知道现在的老板,领导大部分是男人,他们的审美主要来自吃啥补啥,所以用最传统的造字方法准没错!~~象形!
而他们的爱人是这样的丝巾“少女”。
短视频,摄影,建筑 连教育的审美都是嘎嘣脆的
(指那些颜色鲜艳,塑料质感的脆弱设计)
这是一点小缩影,馆长也不是吹毛求疵,叔叔阿姨们正视这些看法,这是不同年代人之间永远无法调和的审美矛盾,我记得七八十年代的审美还是有的,可是这些年真不知道是哪一批领导上任后开始了万紫千红的“脆设计”了,也可以问问您孙子怎么看?
我希望我们生活中每个物件都是思考过的,除了感情,哪管是个自然物,你也得把它放在一个舒心恰当的地方。而不是现在的简单嫁接,生硬照搬,没有底线地乱生产。
看这些馆长的心情非常难过,痛苦。
也许美景,美人能让人愉悦,可能身体自然会好一些吧!
你们也知道日本对“美”的输出,质量都很好,瓷器啊,漆器啊,还有各种文化,么么哒!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来自网络)批判学习的态度看啊,别胡思乱想,这是文化现象,不是生理现象。
我们说有品质的生活,无论你是什么职业,是能发现美,当然发现丑也是一种审美,你的去发现,去思考啊。
有一种说法是绘画先于文字和语言成为人类文明的开始,那是不是审美能力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呢?人们在追求生存能力的同时要把一些不太“实际”的能力传达下去,说是精神也好,或者说是一种超越自然的能力。
后来当人们知道这种能力的重要性时,开始为死做准备,炼丹,描绘肖像,塑像,巨大建筑,神秘的陵园,墓地,把自己最美,最辉煌的样子保存下来,这是另一个话题了,不过我们应该可以历史中找到一些答案,先辈一定传达了长生不老的精神在那些被认为美的半信半疑的历史中。
看那些大美时代印记!
最天然的颜色,气味,味道都会让人心旷神怡,为什么要加那么多料呢?而且是化学添加剂呢?是什么样的人不顾别人死活自然大胆地任意挑染那些食物的?
贫困的底层,小商小贩,投机取巧者,无良卖家,丧心病狂者,十恶不赦者,,,
汇报工作成绩,开大会,一定要色彩鲜艳,越艳越好,新鲜吗!给领导看能用“旧”的颜色吗?一定要晃眼刺眼才行,否则怎么能看到我们的审美能力,我们的工作重点!他们眼神都不太好的。
女领导就给“鲜肉”,爆炒鲜肉!
领导喜欢世界和平!领导不喜欢那是世界末日!然后审美直接影响到了很多员工的寿命!因为无论什么问题最后都落在审美问题上!所以我们一定深入了解领导的审美!
比如
我们最爱的红黄搭配 代表辉煌!还有中国美味!
(青花配红黄,太美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和对比
馆长惊奇地发现,美和寿命肯定有关系!
科学实验:
这个没有什么发言权,科学基于数学,馆长高考数学全靠抓阄答案得了33分。
希望有能力的人可以做这个实验:
让一组人生活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比较好美的地方(比如日本),另一组生活在,,,,就是我现在的样子,像我这种应该有不少。
那不用做实验了,日本就是第一组,我们是第二组,然后看数据
那反推也对吧?寿命长的地方应该都挺美的,反之亦然。
另一个问题是在当代艺术的眼中,这些想象力爆头的做法都是艺术,这些才是艺术啊?但是这取决于制作这些产品和有我们各种特色行为的动机。
不管了,我的论点是审美和寿命有关系!直接关系!在自然环境中,不受外力,疾病等外来因素的影响,没有审美的寿命短,有审美的寿命长,就这样!
《花点时间感受美》
写本书,应该好卖吧!?
片面之词全当玩笑,照片中所有人,感谢你们为全民审美能力培养作出的卓越贡献,谢谢你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