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从年少时的宅心仁厚到晚年时的心狠手辣,经历了几乎是两极的变化。
纵横古今,万变是真正的不变。曹丕从最初的意气风发少年变为后来多疑狡诈的皇帝,陈群从最初胆小如鼠的人臣变为后来仗义执言的大贤,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也都是如此。在变化的过程中,有的人为势力,有的人为家庭,有的人为信仰,有的人为仇恨。而对于司马懿来说,其实“死亡”二字才是促使他不断转变的重要线索。
在剧情中司马懿曾说过,老天爷是最公平的,因为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最终都摆脱不了死亡。而司马懿一生中,朋友的死、敌人的死、亲人的死,都在一点一点的影响着他。
1、杨修之死
初见月旦评,亦敌亦为友。
杨修是司马懿早起的政敌,鸡肋事件之后,曹操下令杀死杨修。两人虽为对手,但毕竟惺惺相惜,行刑前司马懿专程来为他送行。
二人是敌,却也是互相了解的知己,生逢乱世,身不由己,令人唏嘘。杨修承认自己失败了,但是他并不觉得有何不甘,他对司马懿说:“我今天先走,等到将来你走的那天,你来告诉我,这时走和那时走,有何不同。” 两人举起杯中酒,一饮而尽。
杨修思维缜密,城府极深,却因才智外露缺乏远见而早早地送了性命,对于司马懿来说,也许自己稍有不慎,也会如他一般。
正如杨修所说,待到司马懿走的那天,又会如何呢?
2、诸葛亮之死
“夫人,我告诉你,我看见诸葛亮了!”
诸葛空城计之后,司马懿对夫人春华如此说道。对于他来说,见到孔明是一个万分激动的事。诸葛亮是他人生中的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他敬孔明,羡孔明,理解孔明,但从来没有畏惧孔明。
他羡慕孔明什么呢?诸葛大名,名震四海,忠孝仁义,万古流芳。可是他司马懿,战场为国杀敌,身后却总遭小人暗算,总被理解成心怀鬼胎,从未被曹家真正信任过。
曾经有人评论,当时司马懿在魏国的可用资源是远远不及诸葛亮的。诸葛亮位高权重,蜀国上下皆听命与他,可使举国之力以展自己的过人之智。而司马懿战前御敌,身后政敌,每一步都得走的小心翼翼。
空城计一战,司马懿被一人一琴吓退,慌忙撤兵之中,儿子道出了真相:“爹,如果杀了诸葛亮,是不是咱们家就完了。”原来司马懿将计就计,暂时放过诸葛亮,是为了防止魏国失了强敌就对他兔死狗烹。
诸葛亮几次北伐,都被魏国打了回去,最后一次,计划周密,困司马于上方谷之中,以大火烧之,以强兵攻之。谁料天有不测,忽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灭了上方谷的火,救了司马家的命。这场战斗失败之后,孔明终于心力憔悴,郁郁而终。可叹人算不如天算,一代传奇,诸葛孔明,将星陨落!
司马懿大战成名,功成名就,魏国大患已除。
可他的内心,就真的安定了么?诸葛已死,我司马家今后又会如何?
回到魏国后,朝局动荡,权力斗争不断,带着这个心结,司马懿的人生又开启了新的变化。
3、春华之死
一个男人,一生是为了什么?
纵横官场,一展宏图,得遇知己,白头偕老?
也许这些都不属于司马懿。
儿子被曹家抓走,结发妻子春华,再也支撑不住,一病不起。
遥想司马懿年少时,不想入仕的原因,就是怕家人也卷入这危险的乱世。后来被曹操相逼,为了保护家人,不得不闯入到这混乱的时代中。对他来说,外面如何困苦,如何磨难,只要春华在,这个家就在。当所有人都把憎恨投给司马懿的时候,只有春华能给他温暖。
春华本是江湖女子,女中豪杰,嫁入司马家,用自己的一生陪伴了司马懿。司马懿惧内,春华说一,他不敢说二,种种举动,都体现着对春华的爱。这是他的结发妻子,是他的精神支柱。有她在,家就在,司马懿就在。
儿子被抓,春华一病不起,在司马懿屈辱的对着曹家磕了三个响头后,终于把儿子带回到了春华的病床前。春华看着儿子,看着司马懿,不舍的闭上了双眼。
她走了。
一个男人,最终,没能保护好陪伴了自己一生的妻子。屈辱、内疚、自责,这是他应受的,也是他不得不受的。
后来司马懿的家臣候吉与小婉结冥婚,司马懿抱着春华的灵位,坐在铺满红布的屋子里,笑着对候吉说:“你这布置的可真好,若是换成白布,活脱脱一个灵堂啊。”
一句怎么也让人笑不出来的玩笑,一个再也见不到的人和一个冰冷的牌位。
白发苍苍的司马懿,在这个时期,已经铲除了曹家的势力,成为了魏国实际掌权者。但是,春华却是永远回不来了。
那这一切的奋斗,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一人,一灵位,须发斑白,独入夜深。
4、自我之死
司马懿养了一个乌龟,养了整整一辈子,他给这个龟起名叫心猿意马。
每当他思考时,总会摸着这个河边捡来的小龟;每当家人围在一起吃饭时,心猿意马也总会在旁边踱步着;甚至上方谷之战,蜀军悍将一箭摄入仲达心脏,却多亏心猿意马在胸前抵挡,使得司马免于一死,逃过一劫。
这是小龟心猿意马,也是司马懿内心中的心猿意马。空城计时,仲达与孔明城外相望,在司马懿的思绪中,与诸葛亮有一场对话。
“孔明,我在你的书信中,看到了依依东望四个字,你告诉我,人的一生,依依东望的究竟是什么?当然是毕其一生的荣耀,是倾其一生的抱负!”
“你错了仲达,依依东望的,是人心啊。”
在这段思维的对话中,孔明变成了老年的仲达,而仲达变成了年轻时的自己,两个不同时空的仲达缓缓看着对方。依依东望,望的是自己最初入仕的那份愿望,望的,是曾经的自己,望的,是那个心猿意马的年轻人,是那个想救民于水火的才子,是那个马上就要走入这时局中的司马懿。
心猿意马,是司马懿心中最后的那份单纯,最后的那份坚守与初心。
在候吉冥婚的第二天早上,司马懿与他驾车去河边,将要放生这只小龟——心猿意马。舟车劳顿,年迈的候吉时限已到,静静地在他侍奉了一辈子的主人身边闭上了眼睛,司马懿挽过衣袖,接过缰绳,驱车继续向前。
到了,也该到了。
仲达抱着心猿意马,坐在河边,看着河水中的自己,轻轻地,将陪伴了自己一辈子的心猿意马放入了水中。
小龟游走了,他的故事也结束了,清风拂过,仲达缓缓道来,
“原来,依依东望的,是时间...”
滚滚尘世,独自徘徊,依依回首,东望时间。
老者闭上了双眼。
“...再见了,我的心猿意马。”
(本文描写的人物事件等取材自影视《大军师司马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