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要声明的是,这是一篇纪实性的叙事作品。其中的人与事,或许会有些许程度的改编和夸张,但仅限于不影响事件本身的性质及真实性。中心人物是“我”,一个年已中年的“职场新人”,所遇到的职场中的人与事,“我”将皆用缩写或首字母代替。
现在开始:
其实我进入职场的时间还是蛮早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就从大学毕业进入北京公司了,那时候一方面是心气高,一开始工作就往北京奔,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从三岁起就开始往北京跑,每年都要来玩,所以北京对我来说,比家乡省会要熟悉许多、亲切许多,毕业后在北京找工作,可以说是我和家人的一致意见。
那时,还没有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远没有现在发达。手机没有普遍,有钱的才用得起,有的人在公车拿出一块大板砖,全车人都在看,拿砖的特显摆,自己给自己按铃声,然后再假装拿起来接——“喂,喂”的声音响彻车厢。
同事中只要有谁买手机了,差不多是公司的一件大事,买者奔走相告,把自己的电话号码认真抄给每一位……BB机却几乎是必须,北京当时有很多BB机直营店,很多寻呼台,数字的几乎人手一个,汉显的就很有些高大上了。
那时的北京,公交车上有月票,一个月花20元(记不清了)就能随便坐。哪有自动刷卡机?售票员每时每刻都在声嘶力竭。
那时的北京,地铁只有一号和两号线两条线路,上班主要靠公交,而道路又堵车严重,上下班时间在四小时左右为正常,如果一个人上班和下班时间总共只需要两个小时左右,那就是众人羡慕的对象!
那时的上班族,路上匆匆行进中,手里拿的基本都是早餐和报纸。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主要是报纸和电视,那时北京最火的两份报纸是《晨报》和《精品购物指南》。《晨报》五毛一份,上班族基本人手一份。《精品购物指南》一元一份,下班族的最爱。后来没几年,这两份曾经火透帝都的报纸就都消失了……
网络刚刚出现。我第一家任职的公司有一个专门的网络部。我曾经问过网络部门的同事:你们的工作内容是什么?答:在网上收集资讯。怎么收集?答:打开一个网站,等半个小时;打开一个标题,再等半个小时……总而言之,我们上班的绝大部分时间在~~等~~
好吧,你们等。我踏实下楼进我的资料室整理资料!
那时,公司每天订阅的十几份报纸是公司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我负责摘选出行业相关部分按日期和类别收集整理,资料室哪一年、哪一主题的内容在什么位置,我脑子里一清二楚。资料室是公司的重点,钥匙只能交由一个人保管——那就是我——管理员,所有人,包括总裁在内,要进资料室查找资料,得先找到我!
那时的网络上没有几家网站,有也是黑白页面的简单排版,网速是一分钟几K的速度。工作闲暇时,我曾用一盒十片的那种老旧软盘从网上拷过小说,当时成就感、富足感满满,盯着一分钟几十K的下载速度,不停惊呼:好快!好快!
那时的北京,煎饼果子只要一元钱,三元纯牛奶八毛五一袋,出租屋内的床位只要二百元一个,还是繁华地段……
那时的民营企业很有钱,新员工试用期基本都是一个月,没听说过两个月,三个月的更无法想象。试用期内一切待遇和正式工相同,午饭每家公司基本都管,这是最基本的——没有这两条,简直不能叫公司!
我待过的几家公司,有两家直接吃食堂,有两家直接给午餐费。交通补助也依公司情况或多或少地会有补贴。那时发工资没有卡,直接发现金,日期基本都在每个月的五号左右,很有意思,那时帝都的所有公司好像都是在那个日子发工资,所以挤公交时曾被同事提醒:注意钱包!这几天是北京公司发工资的日子,偷儿都出来了……
刚入职场,我就是一个“傻白甜”。不过,感觉那时的职场比现在好混得多:一是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好,同事之间虽也有鸡鸣狗盗、勾心斗角,但不影响积极向上的整体趋势;二是公司的主力主要是五零后、六零后和七零后,这几个后加起来的所有心眼子也比不上一个九零事、零零后的一错眼珠子,大家基本还是在朴实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嘛;另外,这几个后基本没有什么独生子,很多都是多兄妹家庭长大的,有些更经历过艰苦的日子,所以相比较现在,混人少得多。
小心翼翼多于个性张扬。
有一个流行的很久的词,叫“朝九晚五”,就是从那个时代发展出来的。那个时候,我们是真正的“朝九晚五”,中午还要休息一个小时,现在呢?还有“朝九晚五”么?基本都是“朝九晚六”甚至“朝九晚七”了。
对了,那个时候我从来没有加过班,老板也不好意思让员工加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