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
不应当把知识的评定作为某种孤立的东西从教育过程中分离出来。只有当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分才能成为后进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可以说评分是教育上最精细的工具之一。根据学生对教师所给的评分所抱的态度,我们都可以准确无误地做出结论,锻炼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如何,是否相信和尊重老师。
第一:评分宁可少一些,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
我用一段时间来研究学生的知识,学生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到了一定的时间,我就对他说:“现在我要给你评分了。”是又开始了研究她的知识的下一个阶段。这样学生也很明白:他的任何情况都逃不出我的注意。
第二:如果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和情况而没有能力掌握知识,我是从来不打不及格分数的。如果学生没有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这对于他的精神是最大的压抑。我总是尽一切努力是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如果学生愿意学习而不会学习,就应当帮助他哪怕前进很小的一步。
我们要时刻牢记: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我们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第三:如果我们看出学生的知识还比较模糊,在他们关于所学的事物和现象的表象中还有些不明确的地方,那么我们就根本不要给予任何评分。
第四:应当避免提这样的问题,谢谢问题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或者从书本里背诵的东西。在教育过程中有一样非常有趣的东西――我想把它称为“知识的转化现象”。这里指的是思维逐步的深入到知识中去的情况,即当学生每一次回头来看已经学过的东西时,都能在各种事实、现象、规律性中看到某种新的东西,研究和分析这些事实、现象、规律性的某些新的方面和新的属性及特点。应当把知识的转化作为复习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