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的智慧(二十六)
《菜根谭》有语,天地之气,暖而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唯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意为,大自然四季不同,气候温暖则万物充满生机,天寒地冻则万象肃杀。因此,性情冷漠的人,所得的感情回报也就很少。只有性情温和而又满腔热情的人,他的福分才能深厚,所得到的惠泽才能长久。

大年初一早晨出门,碰到一位单位的保洁阿姨,本想着如往常般擦肩而过、各走各路。没想到阿姨主动招手并大声对我说“过年好!新春快乐!”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赶紧也和她打了招呼、拜了年,然后很是不好意思又有些不知所措地快步走开了。
古人讲,良言一句三冬暖。在这个一人度过的节日里,有这么一次偶然遇到,收到陌生人郑重的新春祝福,的确是意外的美好,抵过手机里很多千篇一律的问候之语。
那一刻,眼前蓝天白云、忘却了正在行走的路,心底暖意融融、丢掉了终年难消的愁。及至此刻,己亥元日行将结束,我已不再纠结节日期间是否要停更,泡了新春的第一晚泡面,开始写新春的第一篇文章。只因为那一刻扑面而来的和气喜神。

其实,生活再辛苦,也要和自己和解。前段时间偶然在喜马拉雅看到了日本作家太宰治的自传体小说《人间失格》,一口气花几天时间听完了,现在最大的念想就是赶紧等年节过去,买一本纸版的回来仔细品读。故事主角叶藏,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一步步丧失生而为人的资格。小说最吸引我的是作者对于人性的精彩阐辨,阴暗而又真实的令人颤抖;最打动我的是,一个人面对生活总是望风而逃,除却死亡离世真的会无处可避。人啊,不管生活多么辛苦,必须得经常与自己和解,藉由一颗心告诉另一颗心,原谅了过去种种,看清楚眼下想要什么、想要做什么,再给自己打打气,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才能走出生活的不如意。倘是沉浸在生活的辛苦里,被情绪牵着鼻子走,总会有一日陷进去了不能自拔。

其实,社会再复杂,也要和他人和解。川端康成在小说《面貌》中,就曾记录过主人公对于他人之理解的过程。作为一名演员,她一直在舞台上淌眼泪,只要她一哭泣,观众也会跟着哭泣,于是她就以为,世间的面貌莫不是看了自己演戏淌眼泪便会哭泣一样;后来,当她的孩子出生,她第一次辨不清面貌,似乎忽然间熟悉的人和事都变得陌生了,又好像是自己从未了解,迷惘、害怕,她发现舞台和实际人世间横亘着一条黑漆漆的大鸿沟;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她与女儿重遇,女儿面貌竟与自己母亲惟妙惟肖,有生以来,她第一次真正的哭了。是啊,世间之人,没有人天性邪恶,也没有人天生完美,每个人都有被他人伤害的心碎时刻,每个人也都有祈求他人原谅的时候,愤怒和报复只会造成伤己伤人的共同沉沦与毁灭。懂得与他人和解,其实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让路,为自己及世界疗伤止痛的根本方法。只有在宽恕的世界里,才能奏出和谐的生命之歌。

其实,人生再艰难,也要和世界和解。在张洁独行欧美的旅游札记《流浪的老狗》中,作者说她喜欢去游客稀少的小城小镇,行李简单,穿着朴素,她不住豪华旅馆,只挑选合眼的小旅馆,出行几乎都选最便宜的大巴票。那会她已经76岁了,还不无得意说,“在独自游走中发现,流浪最大的惬意是谁也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谁,自然也就没有了看我不顺的人,和我不愿意掺和的事,实在是太太太地自在。”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和光怪陆离的事纠缠着,会有误会、不解、错过、背叛,乃至绝望,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一切又何尝不是一种成长,一种慢慢变成熟的过程呢。人在和现实战斗的时候,总会经常受伤、跌倒、落败,这时候得和这个残酷世界和解,相信所受委屈,终成治愈。

在中国古典哲学史上,“和”的思想源远流长,意涵也相当丰富。它既可指人际间“和顺”“和敬”的道德情感,也可指“和谐”“和睦”的价值观念,所谓“和,顺也,谐也”(《广韵》)。此外,“和”还有另一层含义——“生”,即生生发展之意,如《管子·内业》云“和乃生,不和不生”,《淮南子·氾论训》亦曰“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
记得三毛写过一段很美的文字,“自怜、自恋、自苦、自负、自轻、自弃、自伤、自恨、自利、自私、自顾、自反、自欺加自杀,都是因为自己。自用、自在、自行、自助、自足、自信、自律、自爱、自得、自觉、自新、自卫、自由和自然,也都仍是出于自己。”
愿每个人都能在每一天里,心中升腾充斥一团和气,与自己、他人、世界和解、和睦、和谐,从那一团和气里,将自怜生作自用、自恋生作自在、自生变作自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