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二胎妈妈前来咨询:大孩子出现很多行为问题,自己无力应对,心力交瘁。
她的两个孩子,老大六岁半,上幼儿园大班,老二出生4个月。
冰山表面的行为
她一开口,空气中就弥漫着焦虑和迷茫:
照顾俩娃心力交瘁.jpg最近老大行为很不可捉摸,常常突然就发脾气,大吼大叫甚至故意摔自己房间的玩具;
有时候又说自己很孤单,独自站在墙角哭起来;
除去去幼儿园的时间,只要在家,不论早晚,顾不上她的时候,她就老找事,发脾气,弄得家里鸡飞狗跳。
每次这样,妈妈都抓狂、怒骂甚至动手,之后是后悔内疚、焦虑无助、不知所措。
说着说着这位妈妈声音哽咽了:“
以前老二还没出生的时候我可不是这样。不论什么时候,看到孩子我的喜悦自然而然就涌现出来,我会情不自禁地说:'宝贝,妈妈可爱可爱你了!'
而孩子听到了也特别开心,笑得那么愉悦和幸福。
那时候我感觉和孩子亲密无间。
自从生老二之后烦恼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而老大的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老二出生后,爷爷奶奶没来看过,婆媳之间发生了矛盾,孩子感受到的世界相比于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说:"爷爷奶奶不爱我了,爸爸忙着工作出差没空陪我,妈妈现在也不心疼我了,只顾着弟弟,我只有生病,只有得肺炎,妈妈才会关心我……。"
现在看到老大常常满是愧疚和焦急。
以前晚上放学回来,我会发自内心想亲亲她抱抱她,那种亲昵是毫无杂念的。
现在回来为了防止她发脾气,不得不赶紧"亲亲她抱抱她",成了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在抱她的时候会想着她的古怪行为和火爆脾气,还有说的那些伤心的话……希望通过这样的"关心"减少她的脾气。
从妈妈激动而脆弱的情绪状态看,孩子的行为问题只是表象,这个家庭一定是出现一些系统性问题,这些问题让妈妈很有压力,她自身已经很疲惫、压抑、焦虑、无助。这些情绪反应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老大深切的感受到,并通过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反映出来。
冰山底下的深层原因
通过深聊,妈妈道出了压力来源:
冰山下蕴藏巨大能量.png
出了月子自己的妈妈走后就没有人帮忙。公公婆婆很自私,一边花了自己很多钱,认为理所应当,一边还不愿来帮忙。两个人都退休在家没事,别说帮忙,老二出生后连月子里都没来看望过。用婆婆的话说:"自己生的孩子自己想办法带,我自己也要养老,去大城市不适合‘养身’"。
丈夫一年要出几次长差,每次都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
二胎出生后,家庭负担变重了很多,但是丈夫感受不深。
每段在身边的日子,都期望丈夫体谅和分担,但是丈夫不是看手机就是看球赛。
有时候忙不开,让他给老大讲个故事,他都会找老大说:要不今天不讲故事了;
有时候要陪老大练琴,让爸爸看会儿老二,也希望增进父子情感,结果爸爸就把老大竖抱着趴在肩膀上,自己无聊的走来走去,别说情感交流了,孩子的视线都被挡住,啥也看不见,而丈夫还是不是走到琴房,看看什么时候结束,好早些把老二交到妻子手上。
看到丈夫对孩子这么不用心,妻子心里拔凉拔凉。
她无奈甚至无望的抱怨:
自己一个人照顾两个娃,一个出生不久,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一个处于幼升小过渡期,要辅导各种作业和艺术课;现在老大出现这么多行为问题,焦头烂额,还要应付婆婆家一堆事,老公不操心不上心帮不上忙,真是心力交瘁。就这样的条件,还生什么老二,很多时候真想自暴自弃。
如何化解?
这位妈妈的故事是一部分二胎家庭的真实写照。虽说“为母则刚”,做妈妈的不仅需要坚强,而且需要智慧和支持。面对增多的家庭人员和加重的家庭负担,需要妈妈尽量做好提前准备,调节好自己,协调好家庭各个系统,促进家庭的和谐发展:
1.要和爱人充分沟通,得到爱人的理解和实际的行动支持。
这位妈妈说,如果爸爸在家的时候,能够和自己一样重视和操心,自己的怨气和工作量都会降低很多,哪怕平时累一点,在一起的时候有人支持理解和依靠,心情也会好很多。
除了日常总体需要承担更多,在老二很小时刻不能离开妈妈的时候,爸爸还要注意多一些单独陪伴老大的"特殊时光",以弥补老大"失宠"的失落感。
比如有的爸爸会在周末单独带老大出去玩,或者请假带老大单独去旅游。
丈夫的支持很重要.jpg
2.提前准备并确定家庭后勤支持系统,至少有一个适应和过渡时期。
老二出生以后,原有老大的工作量不变,还增加了老二的工作。老二越小,需要的时间和精力越多,所以一般来说至少前几个月需要有人帮忙。如果老大上学了,白天还好,但晚上需要有人辅导,所以除了要有人帮助妈妈。
一般是老人帮忙,如果没有老人帮忙,就需要请保姆。这个需要提前确定下来。像这位妈妈没有提前确定人员,自己妈妈出月子要离开,老公经常出差,自己一个人长期连轴转,很难长期支撑,容易压力过大,积累下来不及时化解还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3.提前帮助老大养成自立的生活习惯
提前了解一些养育方法,了解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情绪问题,会让你自己更轻松。
比如这个妈妈常常会因为老大晨起这段时间的磨蹭,和晚上下学回家这段时间的作息而被折磨得头大。
以前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她觉得孩子小,能忙过来,所以每次代办,帮穿衣服帮洗漱。现在两个孩子了,照顾老二都没有时间,老大任何的磨蹭都会激起妈妈的情绪。
提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从吃饭、穿衣做起,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其次是培养时间观念,让孩子会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基本的事情。
可以通过和孩子协商建立日常惯例表来帮助孩子养成习惯。
根据经验,这个工作是熟能生巧的,而且在不断的鼓励和认可中,幼儿园的孩子就能学会在特定的时间段独立完成约定的事情。
日常惯例.png
4.给自己留一些空间,学一些情绪调节方法
孩子出现的行为问题是妈妈巨大的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反应,而妈妈的这些压力和情绪需要学会自我调节,和有一些时间和空间放松自己。
自我调节非常重要。情绪是自己的,需要有自己负责。
妈妈可以学习一些情绪调节方法,一些比较常见的方法:比如在情绪来临的时候,自己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自我安抚,可以问自己:我现在的感受如何,为什么,我的希望是什么。
比如可以学习一些正念知识,每天抽10分钟做个正念;
哪怕在生气的时候记住深呼吸,暂时离开生气的环境也是有帮助的。
化解情绪,最重要的是能自我满足需求。给自己留一些时间和空间。
比如让爸爸帮你看一段孩子,你去公园转一转;或者你独自去看一场电影;在周末抽个半天去和闺蜜见个面喝个咖啡聊聊近况……
当人感知到自己处于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人有联结,事情有不同的角度,生活有更多的色彩的时候,情绪就容易调节过来。
家庭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的任何一个个体和子系统都是互相联系的,互相作用的。任何一方的破坏,都可能打破系统的平衡与和谐。所以,妈妈需要用智慧,让每个成员都做出应有的贡献,才能把整个系统建设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