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的语文课,每节课都有朗读,写字和写作训练的环节。
虽然现在的语文教材有了很大的变化,每个单元的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非常明确,也就是教什么的问题已经非常清楚了,但语文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无非就是听说读写活动,所以,“万变不离其宗”,于老师的课还是对我们非常有启发的。
他的“写”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化抽象为形象”
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对“饱经风霜”的理解,他让学生通过文字,把车夫饱经风霜的脸刻画出来。
2.结尾续写
很多课文的结尾都是戛然而止,能留下意味深长的效果。我们可用此,这个让学生来对结尾进行续写。
4.我们经常说的是造句,在这里于永正,用的是“造段”
5.让人物开口说话。
可以模仿文中的一些动作语言描写来写一写其他的事情。总之,要让人物多活跃起来。
每一节的阅读课都把写挤进去。想一想。学生一学期的练习写的次数会有多少?学文如聚沙,学理如聚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