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离开工作就会焦虑?为什么离开办公室就会感到空虚?一享受就会有种罪恶感?这或许是很多70后的通病,这个年龄段的人是世界上是最勤奋、对自己最吝啬的物种,他们只知道干活、赚钱,不知道生活、享受。上班成了最具安全感的行为,坐在办公室里,哪怕发呆,似乎就是坐上了历史滚滚前进的车轮里,宁静而怡人。
带着对自己无法想通的这一现象去见了我的导师,导师笑眯眯地说:“在我的记忆里,你是走路最快,说话语速最快的一种人,干什么都风风火火,你的内心深处有着极度的不安,感觉一慢下来就会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只有不停地超越别人你才有安全感。”
回顾这一路的旅程,确实如此!如果没事做,我就会急躁。我并不喜欢周末和节假日,能够让我心安的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我的办公室,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我的办公桌上,我沉浸在各种繁忙的事务中,一边处理着外部的信息,一边协调着内部的信息,偶尔停下来欣赏一下窗外的美景……
只有在这种忙碌的工作中,我才能写出东西,一旦离开工作环境,我的活跃的思维就会停滞,我的写作的灵感就会消失,我会心急如焚、焦虑&恐惧。即使我用种种方式安慰自己,我什么也不缺,我不需要像别人那样每天活在忙碌的工作中,但是这一切安慰都无济于事。我时常担心如果有一天我无法再工作了怎么办?
“如何轻松地活着?”我问导师。
导师笑眯眯、慢悠悠地说:“把你的语速放慢,脚步放慢,深呼吸,多看看身边的美景,多听听窗外的鸟鸣……”
我打断道:“身边没有美景,也听不到鸟鸣,我要去深山老林修炼吗?”
导师呵呵一笑:“你又心急地打断我了,你的写作能力很强,这说明你本身是具有发现美的心灵,你能把自己所看所想组合成一篇美文,这说明你是一个组织、策划能力相当强的人,而这些都需要心静才能做到。只是你做着做着就偏离了方向,忘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而去与别人攀比,追求别人眼中所谓的成功。”
“我成功了吗?”我又追问。
导师端起茶杯,悠然说道:“何谓成功?对外界的事物没有非份之想,以平常心去欣赏,欣赏、接纳一切,而没有占有之心,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心态平和,享受平平淡淡中的小确幸,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我问:“那真正的成功就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如何调整自己的内心了?”
导师看了看远飞的群雁:“如果我们在出发的时候就把追求放在精神和心灵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尽情地享受其中,就不会迷失自己。你说呢?”
“看来我真正要学习的是如何安抚自己的心灵,而不是如何掌控那些尚未发生的事情。让心静下来,目标才能清晰。”我自言自语道。
导师拎着茶壶走了。
我深吸一口气,闻到了青草的味道,还有甜甜的月季的芬芳……
我们真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的声音。也许我们最初都不是冲着光鲜亮丽的物质去的,只是走着走着,受到了外界的影响,偏离了航向,并执着于永远到不了的目的港。
那些我们曾经错过的美好,在疫情期间是不是有所怀念呢?
谁不想躺在自己的港湾晒着太阳,看着书,闻着花香,听着蝉鸣,感受溪水的潺潺声……
何不放下执念,尽情地去享受大自然赐予的一切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