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551084/24b0eaebd916841b.jpg)
努力是我们经常谈起的,但究竟怎样努力才是有效的呢?为什么我们经常心血来潮的去做事,却没两天就坚持不住了呢?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努力的全过程。
最开始我们可能是受到点刺激、看到些希望、激起了欲望,无论是哪种,我们在短时间内有了行动力,但是往往在执行的过程中,意志力被不断消磨,最后有了放弃的念头,再往后就是强弩之末了。这样反复几次,我们开始不相信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么没耐心。
其实行动在刚开始的时候是很消磨意志力和热情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窗口期过去之前,努力降低意志损耗,把有意识的努力变成无意识的习惯,因为行为最终完全变成习惯以后就不需要消磨意志力了,到那时你想要努力做到的事情,已经变成你的自发行为了。
而想要实现这种转变,就要在努力的窗口期,不断调整和喂养自己的习惯,就如同手机APP签到和做任务一样,要给予自己奖励,循循善诱,形成粘性。
这里我们拿早起做一个例子:
比如你想要形成早起的习惯,强行逼着自己连续早起不仅身体会感到不适,心情不快,造成很快放弃,同时还会打击自己继续早起的信心。
但如果一周先早起一两天,也允许自己偶尔偷懒,再通过早餐的美食、音乐,甚至是刷手机,建立自己对早起的积极认知,逐步引导自己,喂养自己早起的习惯,随着你感到吃早餐的好处(比如一上午精力充沛),或者上班不用紧紧张张的(身心感到舒畅),自然就会愿意早起。当然早起的前提还有早睡,这对现代人来说可能更加困难,同样,早睡也需要习惯的喂养。
于是我们可以总结,凡是我们想要形成的习惯,都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和热情,如何尽快养成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没日没夜的逼着自己做事,意志力很快就会消磨殆尽,甚至会引起自己对事情的反感。所以长远来看,引导性的努力更加有效,因此努力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力的去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