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疯子瞎想,最近一直在想:我是个怎样的人?
前不久发过一个微博 “如果我遇见我自己,会不会想要做朋友”
我认真设身处地的想了想 ,怎么都想象不到,因为真的没办法定义自己。找不到一个适合的词来形容自己。
我可能是外向的,容易结交朋友吧。
我好像又是内向的,不擅长打开心门。
我可能是善良的,总替他人着想。
我好像又挺垃圾的,用幼稚又冷漠的方式灼伤着最亲的人。
我可能是热情的,实在不喜欢空气太尴尬或者少数人形单影只的样子,如果能作伴某个孤者加速融入当下氛围我想我会愿意。
但是我好像又挺冷的。因为自己形单影只惯了,就懒得去介意别人的眼光,也不想要被别人搭话。一次无交流的聚会才是最安心的聚会。
我对自己的角色很模糊。没有底气能坚信自己是个好的人,也不敢放下善念去做一个恶人。
因此我一直矛盾着,纠结着,努力接受着,思考着。直到发现:
我描述的所有矛盾的 相对立的特点,它们的共性就是都源自—孤独。
我是个怎样的人?
我是个孤独的人。
因为孤独。
因为孤独,一边害怕孤独,一边不允许别人也孤独,总试图把别人从孤独里拉出来的同时自己又做到侃侃而谈,虽然这并不难。 就这样再不允许别人孤独的同时,被迫的宣誓着自己也不孤独。
只是内心想要的安静和嘴边滔滔不绝的反差总会让我对自己产生反感。对,我会觉得自己也很假。 原来我也会做一些纯粹的社交行动。 然后又开始无视眼前的所有眼光。我的热情与冰冷就这样被孤独玩弄于股掌之间。
因为孤独,我往往用错了善良与冷漠。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特立独行的路是少有的没有参考价值的,也就等同于错误的选择。因此,在大部分包含我的父母亲朋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女孩子 就因该考公务员,找一个稳定的工作,然后安家生子才是正确无误的人生轨迹。而在这种环境下也往往没有人敢特立独行。 我就是其中一个,被局限在框架里的人,心有不甘却不敢挑战。因此内心矛盾一次次的唤醒孤独感。 久而久之,就错用了情绪。总是把耐心和热心留给陌生人,而对观念不同而非敌人的亲友时不而的冷漠,冷处理我们之间的观念差异。再伤感他们不是真的理解自己的同时,默默的去扛下所有的期待。
其实我很讨厌这种孤独感,总觉得很无助,总是会让我愤怒。但是我并不想消除它。
《孤独六讲》里这么说 ,从我们的传统思想里 孤独是不受重视的。 因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那么至少在这些关系中都不应该有孤独感。
在你偶然的因为孤独感而发问时,我们的父母时常会不耐烦的敷衍,当有一天突然明白你的孤独时,就会立刻切断。让你不要“胡思乱想”。
孤独感在亲子教养里,在传统观念里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当你开始选择闭门不出时,母亲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你露露脸。她永远不会觉得孤独是重要的,甚至认为是危险的。
然而最重要的不是如何消除它,而是尊重孤独。
孤独是一种渴望,可以让我与自己对话,或者从一部小说里摸索自己的人生。
对我而言,孤独就是喜忧参半。 在摸索和渴望面前,更期待着有一个人能看懂我的孤独。 然后当遇见一个孤独的人;孤独的我时,即使有些反差也愿意结友同行;又或者再向另一个朋友介绍我时,说“她是个孤独的人,但不是怪人。”
网友评论
虽然还是会孤独,但是至少心不会发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