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类的素材积累都是白费功夫

作者: 文啼鸟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15:13 被阅读23次

    本着通过写作赚钱的目标,我开始寻找微信公众号约稿的信息,在自己的文章被录用后收到稿费的憧憬下,收集了不少约稿信息,看到那些公众号约稿的主题后,我对稿费的憧憬瞬间破碎了。

    约稿的公众号涉及的主题主要包括热点类、情感类、育儿类、文学这几大类,要求基本是具有可读性,有独到的见解、观点,能引起读者共鸣,同时给出例文链接供参考。

    回忆自己写的文章,以上主题哪一类似乎都不太符合。看过例文后,想着自己可以模仿者写,最终写来写去还是四不像。

    想写个故事,搜肠刮肚也没找到有深刻感悟的,自己都没有感悟的,怎么去感动别人呢?想写写情感,回忆自己按部就班的恋爱、结婚,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想想身边朋友的情感经历,也没什么让自己感触深刻的。

    写育儿类的,自己并没有多么成功的育儿经验,大多是狼狈的。写婆媳家庭关系的,能想到的都是吐槽,这么负能量的东西与大多数公众号的调性不符。

    翻来覆去,也没找到自己擅长的投稿主题。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每天看着这些约稿信息,读着例文,看着打卡群里老铁们晒自己投稿的文章过稿了,我还是不甘心,想要试一试。

    我仔细琢磨,情感、育儿、家庭这些主题离我并不遥远,这三者在我的生活中每天贯穿始终。我不是不擅长写这类的主题,是我没有对这类主题的素材进行提炼和积累。写文章不能上来就写主题,尤其是我这种小白级别的作者,上来就写主题一是写不长,二是文章可读性不高。

    水清亦有鱼说,“每一个文章,都需要一个前中后的结构,前是引入,中是目的,后是总结。”引入部分其实就是运用积累的相关素材引入文章要表达的主题,而我缺少的就是引入主题的素材。

    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作为素材,这要看我们想写什么样的主题。在准备投稿之前,我并没有给自己所写的文章进行过主题分类,我所收集的素材也都是混杂在一起的。

    就像我喜欢收集一些好句子,但是我从没有做过分类,一股脑的都存在手机里,但我很少能用到这些好句子。因为想要用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自己收集过哪些相关的好句子。没有归类的素材就像没有名字的人,很容易被遗忘。

    如果在收集素材之前,就分类进行收集,遇到某一类的写作主题时,立刻就能想到相关分类的素材。这样做,既便于素材收集,更便于写作时素材地调取和运用。不知道如何分类也没关系,根据约稿的公众号涉及到的文章主题分类去设置就好,也有利于日后进行投稿。

    弗兰克老师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句话,“别人走出来的路,带来的变化那是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路,一定要自己去走。在自己行动量不足的时候,不要谈技巧。”我的理解是,自己的路要自己走,而且要先走起来再去思考更多的问题。

    在“每天十分钟,一起学写作”每天写作打卡的我就是这样,先写起来再逐渐去思考写作技巧。没写过就不会知道自己有哪些问题,素材积累混乱一直是我头疼的问题,直到最近想投稿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幸运的是,今天的打卡主题,让我想到了根据投稿文章的主题去收集素材的方法。

    这个方法或许你早就知道,但没有经过从自身的问题出发,想到这个解决办法的你,一定不如我对这个方法的印象深刻。毕竟,这是我通过自己踩过的坑,总结并分析自己的问题,从而想到这个解决方法,这也算是我自己走出来的一条路。

    说起来,也要感谢“每天十分钟,一起学写作”小打卡和水清亦有鱼,以及打卡群里每天分享的老铁们。

    遇到写作小打卡,我收获了每天写作的习惯,让写作这条路更清晰地在我眼前铺开。遇到水清亦有鱼,我收了坚持写作的勇气和易于实践的写作技巧,让我对写作更有信心。遇到打卡群里的老铁们,我收获了鼓励和学习的榜样,让我看到写作这条路并不孤独。

    大概写作本就不是孤独的。写作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去看和听,经历越丰富,素材越丰富。自己的小圈子非常有限,要想办法突破自己的小圈子,走进更大的圈子,才会有更多故事发生,才能有更多可写的素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分类的素材积累都是白费功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em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