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时候,我迷过一段时间的笔迹心理学。那时候,图书馆、书店、网络凡是能读到这类书的地方,我都找遍了,并对每本书都很用心的做笔记,找规律,写心得,并汇总归纳各家之言,确实下了不少的功夫。
我还曾经找了个在大学做教师的朋友,让她给我拍了好多学生的考试卷子发在微信里,供我分析之用。
等我把分析结果逐一发给她看时,她独对其中的一份有了反馈,说是总体靠谱,只是对“吝啬”和“认真踏实”有异议,她这么一说,我便明白:这是她女儿的笔迹。
我又反复分析了那份笔迹,虽然对“认真踏实”没太大的把握,但对“吝啬”的笔迹特征还是有把握的,再回想她诉说女儿乱花钱的种种事例,结合对她家经济条件的了解,我感觉对她也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我还懂得了在发现别人一些含有贬义色彩的个性时,要么不说要么婉转的说,才容易被人接受和认可。
如果一个人有一万元可供花销,但她只舍得花去两千元,而另一个人有一千元可供花销,但她却舍得花去八百元,前者比后者而言,就是吝啬的。
笔迹心理学的应用,尽管在国外已经很流行,但在国内仍属偏门。好像没多少人对它感兴趣。
前几天,有个陌生的网友发来她的笔迹,让我又有了重温旧识的机会。
看来,功夫没有白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