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说有人夜间骑车撞到非机动车道上的拦车墩受伤了,起诉了市政部门索要赔偿云云。
拦车墩存在的意义,顾名思义就是防止机动车乱停放到非机动车道或者人行道上。这不,本身的作用没发挥好,反而让本该受益的人伤了身。
拦车墩的设置,目的是为了捍卫行人和非机动车路权,这样理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注意了,这样的行为有一个潜在的暗示:设置拦车墩的路面是非机动车的标配,没有设置拦车墩的路面则被鼓励停车或被占。
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逻辑,但也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事实。不信你去看看,在设置拦车墩的非机动车道附近,但凡哪一段路面没有设置拦车墩,那么必定停满了各种车辆。
本来只需要画个标志线就能申明路权的,现在必须在设置一些个容易伤人的拦车墩,成本增加了,成效反而不够好。
这就是拦车墩等举措带给我们的警示。在城市治理中,每一项措施的出台都必须审慎,因为它看似有效的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负面效应也将伴随而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