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死也要活着!”是《活着》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那是一种对生活焦灼地渴望,更是一种不被命运屈服的精神,时刻给你无限的动力和无穷的力量!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讲的:写下《活着》这样一篇小说,就是展示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生活态度。而《活着》恰恰就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人是怎样像“千钧一发”的头发丝那样顶住了生活的层层压力,命运的重重磨难却依然百折不挠的故事,演绎了一曲命运的绝唱,一首生活的壮歌!
《活着》—— 一曲命运的绝唱,一首生活的壮歌!活着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
作者余华在序言中写道: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里的福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在我没读这本书之前,我还无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深意,当我认真地把整本书读完,一种莫名的感动在我心头涌动,它化成了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指引着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我们去深刻的反思: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为了功名利禄?为了灯红酒绿?为了读万卷书?为了行万里路?为了男欢女爱?为了青灯古佛?一切都是浮云!所有这些不过是生活中的一种方式、一种追求,是生活的形式,却并非我们活着的实质。一切浮夸的东西最终还是在生命的某一时、某一刻终结,而活着的真正意义却永远不会消逝。因为,我们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别人眼中的自己。
我们有时会被这个喧嚣的世界所庸扰,为了过一份体面的日子,往往很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只觉得别人看上去很幸福,而不知道自己也很幸福;只要感觉别人看自己的目光不怎么羡慕,就抱怨自己不够幸福。其实,别人的幸福也许只是表面文章,比如:开着跑车,住着豪宅,但却还着贷款,吃着方便面。因为你所追逐的正是别人的表面幸福,所以,你不会真正地幸福。
当你活出了真实的自己,你就幸福了,你的一生也就没有白活。真实的自己,就不会向命运低头,即使生活的道路充满坎坷;真实的自己,就是面对命运的不公,可以微微一笑,不过分追求平等;真实的自己,就是不会妄自菲薄,轻言自己的懦弱,凡事都努力到底;真实的自己,就是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着雪中送炭的热情和两肋插刀的精神…
活着就是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本来福祸之间的相互更迭是很自然,很平常的生活轨迹,正如老话所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然而,一切发生在主人公福贵的身上,却是如此地让人扼腕痛惜,让人心痛不已。这也应了一句老话:“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当我读到福贵的第一次痛失骨肉——儿子有庆时,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甚至能听到自己轻声的啜泣。那是一种你意想不到的悲惨结局,前一秒钟还欢天喜地,后一秒就魂断肝肠。读者读到福贵的命运的凄苦、悲惨都忍不住痛苦万分,更何况是痛失儿子的亲爹那?
俗话说:“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的。”可是这样的不幸,终究还是没有放过福贵,并且接二连三的发生在福贵身上。当儿子献血被抽干,女儿生孩大出血,老伴撒手人寰,姑爷命丧黄泉,就剩下唯一相依为命的小外孙苦根也撑死在他眼前,试问还有谁能HOLD住不被命运击垮,还能按部就班过,泰然自若地活?然而,福贵,在经受住百般打击之后,却毅然决然地和命运不停地抗争,直到最后一个亲人离世,还不屈而又坚强地活着!
福贵的顽强告诉我们,活着就要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平常心。
“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虽然福贵的一生,从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到辛苦劳作的佃户,经历了贫富差距的极度变化,又从儿女双全的幸福家庭转变成孤独终老的鳏寡老人,经历了悲欢离合的人间戏剧,但是,他对生活的态度却依然是积极向上的,乐观大方的。他在劝春生要坚强、要活着的时候说:“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还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可不能去死。”他知道,即使再怎么承受痛苦,经历磨难,也不能放弃活着,“好死不如赖活着”。当所有的亲人都离去,只剩下苦根的时候,他安慰自己说:“这样的日子苦是苦,累也是累,心里可是高兴,人活着就有劲头。”尽管他安慰自己和他人的方式有着很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但是在那样是社会背景下,那样的命运安排下,能有这般的啊Q精神,也终究是好的。这就是他的那颗面对灾祸突然袭击时的泰然之心,面对亲人离去时的淡然之心,和面对自己孤独终老的释然之心,这就是他的那个乐观豁达的平常心。
活着就是要把握生命,且行珍惜
诗经曹风中有一首诗名为《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蜉蝣的生命非常短暂,朝生暮死,但是在临去天堂之前,她却能无畏无惧地展示着自己的浮华与美丽,虽然生命即将终结,蜉蝣依然把最好的自己展示给众人,给世人留下无限的美好与怀念。
蜉蝣命虽短暂,尚且懂得去珍惜,我们在有生之年,也该学一学蜉蝣的这种精神。奋力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努力地为理想奋斗,在日月穿梭,斗转星移间,展现生命的力量,展示生命的意义!
我们无法回到福贵生活的年代,体验当时他所承受的饥苦,可他的精神却影响和感染着我们乃至我们的后人。正因为我们回不到从前的旧社会,才更该珍惜眼前的新生活。小的时候我们就常在课本中学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今天,我们更能体味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我们走过青春年少的岁月,举起生命起航的风帆,奔向人生终点的征途,我们最应该明白的是:只有在不同的阶段完成不同的人生使命,才可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完整从而实现完美。不做蜉蝣朝生暮死,却学蜉蝣完美诠释!把握生命,且行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