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共享单车正在风口上,很是热闹。因为本城市尚未开通,尚未体验一二,故而网上查查资料,了解情况。
从一篇负面新闻说起
搜索结果中有一篇用户体验报告,结论是因为存在车座无法调节、齿轮驱动骑起来费力、没有车框和退款时间长等缺点,决定暂且退出,以观后效。
顺藤摸瓜,来到摩拜单车官网,恰好首页看到Blog显示新一代产品已经支持随意调节座椅高度、增加了车框等功能,令人兴奋。这说明这个产品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产品,用户痛点在哪里,下一个迭代版本就改进到哪里。
无独有偶,在朋友圈看到另一个莆田共享单车创业失败记,主要包括车丢失率奇高、无法定位等问题。对创业者的勇气表示钦佩,但是细究起来,感觉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共享单车到底是什么
恰好看到喜马拉雅FM上的吴晓波频道有一期谈共享单车的,听下来很有同感。
共享单车是一种商业模式,其核心是产品还是服务?我的答案是产品优先。
其实在查看摩拜单车网站的时候我就有所发现,原来这款单车不是普通的自行车,而是一款经过精心设计的适合共享的定制自行车。
首先,要方便人们找到和归还它,所以用上了GPS定位。这是最核心的技术变革之一。有了GPS还能防丢,甚至将来设立专线(只能在指定区域内骑行),创造N多新的骑法。
其次,使用App打通人和车的连接,包括注册开户、骑行路线,用车记录,缴费付款。这就等于给传统自行车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公司掌握了系列大数据,为后续服务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第三,全新设计,简洁耐用,比如一体成型的车架,安装简便;轴承传动替代传统的链条传动,解决链条易坏、易掉等问题;实心轮胎,彻底告别爆胎。外形独特,容易识别,变相防丢防偷。
GPS和App让摩拜单车成为一辆“活的”单车,它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行驶的单次历程和累计历程,使用频率如每天租借量等,从而知道何时该保养、转场乃至退休。
掌握数据就能掌握未来。千万不要小看了这辆车,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自行车,这一点甚至领先未联网的汽车。
汽车是最有条件和可能实现随时联网、数据互通的车,很遗憾目前的进展还不那么顺利。电动车也有机会,至少充电是个问题,如能巧妙解决,共享电动车也会随之兴起。自行车的一个优点是动力来自人体,在运动过程中适当转换部分能量为电能,就能为GPS和App保驾护航了。
共享单车开启万物互联新时代
早在两年前,我迷上了骑行。出差到外地后,非常希望能租借到一辆山地车通过骑行体验这座城市及其周边。很遗憾那时候没有找到。
摩拜单车开启了人车互联的新时代,从这一点上来说,只要能随时随地、数字化连接确保物品和人/单位的关系,就提供了物品共享的基础条件,一个万物共享的新时代即将来临。
当然,摩拜单车还在持续进化中,未来值得期许的地方很多,比如与芝麻信用关联,不用交押金,也就解决了退押金的问题;个人专属摩拜单车,相当于私人订制,只租不卖;骑行越多,费用越低;推出山地车租赁服务,满足高端骑行者的需求等等。
为这个共享新时代庆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