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闲话电影』简书电影院
影评|《山河故人》非语义世界的荒凉

影评|《山河故人》非语义世界的荒凉

作者: 一阐提者 | 来源:发表于2016-10-03 15:26 被阅读0次

关键词释义:数据的含义就是语义(semantic)。简单的说,数据就是符号。数据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被赋予含义的数据才能够被使用,这时候数据就转化为了信息,而数据的含义就是语义。

2000年作为转折点,电影中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两类人,旧世界的人(梁子),新世界的人(晋生),以及在这夹缝中的沈涛。

电影中匠心独运的一点也在于把《山河故人》的片名放在了2014年开端,仿佛经历了一个长长的前传,才开始进入了正片,也就是在2014年之前发生的,都成为了一种久远的过去,作为一种象征意义存留,成为了过去事件的统称。


先谈谈叶倩文的《珍重》这首歌。

一首歌分为两个部分,旋律——非语义性的,歌词——语义性的,也就是说歌词赋予旋律含义。

《珍重》这首歌在电影中的三次出现,都带有非语义性的特征,听歌的人并没有听懂歌词本身的含义,更多的是对旋律本身的喜好,旋律变成了电影中的线索,串联起了两代人的命运,而旋律的非语义特征也显示在了人物的特征上来,电影中三个人物的命运特征也正是这样的无指向性的无目的性的前行。电影中的人物追求的更好的世界,更好的环境,以及更好的教育,都是一种符号化的存在,也就是说这种追求不够具体,不具有实际的现实意义,一种想象中的新世界。


三个时间

梁子,停留在旧世界的人

沈涛,在新旧世界夹缝中的人

晋生,不断前往符号化的新世界。

1999年:新旧交替

1.33:1的画幅

镜头的开始,是在一间舞蹈厅里面,一群洋溢着青春喜悦的年轻人,跳着热情的舞蹈,庆贺着即将到来的新世纪,这样的一种的紧密相连,也构成了对后面剧情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强烈对比。至少在这一个舞蹈厅的为起点的情景里,大家都是平等和谐。

旧世界里,人们能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这一段中有一个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就是在年会中,满镜头都是人,人挤着人,正是这样的塑造就显得新世界的人情越来越淡薄。

随着剧情的深入,此时迪厅出现,迪厅作为新世界的典型特征,变成了沈涛梁子晋生三人命运的转折点出现,迪厅内迷乱、躁动、狂热,沈涛沉浸在其中,梁子作为旧时代的旁观者在一旁注视着,此时晋生出现,他作为新世界的代表配合着沈涛,两者在这一刻交并在了一起。

于是三角关系分裂,形成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人。

沈涛选择了能够满足她对新世界想象的晋生,而梁子就此远离了已经不再属于他的“故土”。

2014年:故土离合

1.85:1画幅

2014年主要围绕三段:

沈涛与梁子的重逢

沈涛与父亲的分离

沈涛与儿子的重逢与分离

画面的开始,是富有遗留意味的合影,一群旧时的煤炭工人,最后聚集在一起,做着象征离别的合影。

其中耐人寻味的依然是梁子的身份,依然是煤炭工人,这样符号性的底层人民特征,从开始到结束,标志性的将其隔绝在了新世界之外,而其身患重病,也是其悲剧性命运的写照。

身患重病的梁子,只得无奈返回故土。旧时的恋人相逢,梁子虚弱不堪,而沈涛也将经历生离死别。

在故土沈涛与晋生离婚,沈涛的父亲在去故人家的途中去世,张到乐返回故土为姥爷奔丧。

张到乐一幅新世界的装扮登场,在这里道德伦理出现了最大的危机,母亲的角色变成了一个符号性的象征,成为了张到乐无法亲近的存在,而另外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新世界的母亲,却更像一个幻象。

从而构起了第三段张到乐的精神世界的缺陷。

2024年:远离故土

2.35:1画幅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符号化的新世界存在,更好的环境,更好的科技,更好的教育,然而却是一派荒凉的场景。

在澳大利亚,父亲一身旧派的装束,与之前追求新世界的形象形成极大的反差,同儿子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以至于与儿子的沟通需要通过谷歌翻译才能进行下去。

与之前语言作为身份的象征不同的是,在这里语言成为了新旧世界的鸿沟。

MIA与张到乐的恋情,反倒像是在这样的荒凉的彼岸,彼此互相依托,张到乐在MIA身上找到了沟通过去的桥梁,在与父亲对话中MIA充当这样的翻译工作就可见一斑。

最令人扼腕的是最后沈涛的登场,偌大的房屋内,旧地新时物是人非,一个人一只狗孤独的怀念人影斑驳的过去的,真正的把《珍重》里的歌词演绎了出来“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据此我们由此片引起我们的思考的,导演通过十年的间隔,描绘出了三个时间段,过去,现在,未来,旧有的道德伦理成为“过去”,在“现在”这个时间段崩坏,而新的道德伦理却没有形成,我们对于“未来”只有一个符号化的非语义的模糊概念,如果只是等待十年后,会有所改变的话,那么遗留下来的只是“非语义世界的荒凉”。


四种语言

影片中还有值得玩味的是语言:山西晋语、汉语普通话、英语、上海话。

不同身份之间的交流所使用的语言是不同的,举一个例子,张到乐在2014年与上海后母对话用的就是上海话,语言在这里成为了划分身份的存在。

而在第三段中张到乐与父亲之间的鸿沟,可以说新旧世界的差异,也是通过语言来进行。


关于配乐

电影中还有一段非常独特的钢琴曲,每次钢琴曲响起的时候,都是人物关系极其脆弱的时候,这时候响起的钢琴曲仿佛一种要断了的弦。

相关文章

  • 影评|《山河故人》非语义世界的荒凉

    关键词释义:数据的含义就是语义(semantic)。简单的说,数据就是符号。数据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被赋予含义的...

  • 【山河故人】影评

    【山河故人】描绘的是一些人的出生,成长,爱情,老,病死。 出生:沈涛与张晋生的孩子到乐的出生。生孩是肉体的痛苦痛苦...

  • 《山河故人》影评

    评分:8分 对于我来讲,能打8分算是一部好的电影。仔细回想,这部电影不容易,一部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电影,无论任...

  • 我们最终都会分离

    “人世间抵不住的,就是我们终将分离。” ——《山河故人》有感 有个朋友看完山河故人之后 说想看我的影评 期待我能说...

  • 山河故人影评

    物是人非,山河犹在 ——评《山河故人》主题 影片《山河故人》是由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导演借用三个时间和三个空间维度分...

  • 山河破碎 故人依旧|《山河故人》影评

    《山河故人》讲述了自1999年到2025年二十六年间历史变迁过程中,张晋生、沈涛、梁子这一代人和他们的故乡的故事。...

  • 山河破碎,故人依旧 —— 《山河故人》影评

    山河破碎,故人依旧 ——Mountains may depart, but the people will rem...

  • 谁是谁的故人——《山河故人》影评

    “每一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山河故人》 当电影院的屏幕上打出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山河故人的时候,电影已经...

  • 影评 | 山河常在,故人孑然

    孤独是种怎样的体验?是一个人去吃火锅忍住不去上厕所,还是像我这样提前买了两张音乐节的票,却找不到人一起去。孤独的定...

  • 故人贾樟柯(影评《山河故人》)

    往往,我们很难从根深蒂固的定性思维里跳脱开来,去逼迫自己习惯某项有悖自己认知的、却确凿出于同一起源的元素。这本身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评|《山河故人》非语义世界的荒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hjyttx.html